寇國慶
摘要:社會經濟快速的的發展,所帶來的社會道德的崩潰,學校的教育問題也由此而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最有效的溝通教育方式則是傾聽。在社會組織的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且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針對社會上的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教育相比普通公共院校水平比較低下,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教師之間更需要的是傾聽。而且職業學院的學生傾聽有有利于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在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中更應該注意傾聽素養的養成,這更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著重培養學生。
關鍵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傾聽
在社會人際交往中“傾聽”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傾聽”也是一種重要形式,傾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方式,傾聽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力和說服力。而教育離不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傾聽對于當前職業院校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思政教育中傾聽的重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際交往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中傾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傾聽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品質,更是一種教師睿智的教育藝術。“傾聽”不僅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去感受。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傾聽,使傾聽轉化為語言,通過語言讓對方高收到你的尊重和對對方的理解認同,聚精會神的通過心聽取對方的心聲,這樣就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對方始終能感覺到兩人的交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把教師的權利放在學生之上,導致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只是單純的“你說我聽”的教育模式,現在也有教師使用這種教育模式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這種模式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如果教師有對待學生著善惡好壞之別的態度這就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氛圍。西鄉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示教師引導,教師和學生在平等身份下進行交談和學習,交談要先從傾聽開始,尋找共同的話題。因此我們可以說,傾聽是平等交流的前提,沒有傾聽沒有平等交流,沒有傾聽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師會傾聽,并從傾聽開始教育,這應該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同追求。
2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引入傾聽理念
2.1當代中職學生的現狀和特點
當代中職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逐漸成熟,但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是哀嘆自身的境遇不好而不是去努力增強自身素養,為以后的就業做準備;中職生現階段最突出的現狀是喜歡表現自我,而這樣的情況下直接導致的是團隊合作意識的淡薄;有較強的個性,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缺少集體觀念的思想。自從計劃生育的實行獨生子女的增多,他們更多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對其他漠不關忽視集體;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學習成績始終處于中下游所產生的自卑感,不易與他人交流,使他們難以被理解和認可[1]。
2.2中職生迫切需要被傾聽
面對中職生復雜的現狀,簡單的說服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真正的教育是從心里交流開始,要想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就必須先從傾聽中職生內心需求。而中職生的復雜現狀和獨立的性格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難題也是重點,需要思政教育者有耐心的去傾聽,并在此基礎上指導,這樣才能將學生和教師中的位置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思政教育者才會從說服者轉變為學生想要的形象,而這樣的轉標就會獲得學生的擁護和愛戴。教師也要有耐心的指導學生,將“傾聽”作為自身的執教理念,這也是“教育為人”理念的體現,這種教育方式更具有重要的意義。
2.3中職學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傾聽”
“傾聽”有利于思政教育者深入自身工作,使自身工作容易進行。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以維護學校規章為中心進行工作,重視學生間的普遍性而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教育者往往以規章制度為準繩,忽視學生犯錯的差異性,這就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傾聽”這一理念不是則重傳統的以規章制度為主的教育理念,而是這把教育重點放在學生身上,認真聆聽每個學生心聲,了解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最終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中職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往往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習慣,缺乏集體意識。只有深入貫徹“傾聽”這項教育政策,這就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奠定基礎。“傾聽”是被動的,在教育工作者方面是主動的,他們應該把“傾聽”作為自身的教育理念。“傾聽”能夠形成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者的平等的平臺。教師從傾聽中獲得的問題,進一步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的辦法。這種方法使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前瞻性[2]。
3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傾聽策略與建議
3.1“傾聽”態度與習慣的培養
傾聽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藝術。事實上人們說話的能力比起傾聽的能力強。因為教育者傳統傳道受業解惑的理念,決定了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變成了說教的專家。所以長久以來,學生不愿對老師說出真心話。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心里健康成長。
3.2“傾聽”方式,方法的多樣性
這所說的傾聽不單單是去聆聽個體心聲,還包括群體意愿的關注;不僅包括語言行為還包括書面文字。語言行為包括了個體教育和全體的會議,和全體受教育者面對面的交流;而書面文字包括學生的意見信等等,而在傾聽過程中方式方法多種多樣[3]。
3.3“傾聽”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和途徑
教育工作者傾聽學生的心里,是實現師生有效交流的途徑,幫助教育者及時了解并發現學生問題,及時解決。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傾聽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是如何提前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健康發展是這種手段和途徑的重點。
3.4傾聽需要教師有足夠的內涵和素養
傾聽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素養的體現,更是體現了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學生的內心話,這對于缺乏良好素質和基礎的學生是較好的行為
4結語
傾聽在教育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保持學生與教師平等交流、有效交流的途徑。但是必須了解到不能完全信賴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沒有信賴就不可能做帶真正傾聽,而這對于缺少信任中職生是欣賞和肯定。
參考文獻:
[1]夏貴金.淺談課堂中的“傾聽”與“被傾聽”[J]新課程學習.2016(06):14-17
[2]包麗莎.有效的溝通從傾聽開始[J]山西教育.2015(05):26-28
[3]肖映銘.教師要學會傾聽[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6(0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