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手段和方式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教育行業也在信息化的趨勢下發生了諸多變化。本文從目前高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滯后的原因入手,對高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
一、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現狀------信息化平臺建設總體比較滯后
我國的高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目前來說比較滯后,究其原因有:
1.對信息化的認識存在片面性。一些高等職業學校認為現在的信息化手段改變了教育的初衷,同時導致學生的學習認真程度降低。例如有人認為有了多媒體,教師不認真備課,看著多媒體念書即可,也有人認為讓學生帶著移動設備進入課堂,會分散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分心,進而降低學習的認真程度,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正是存在這樣的片面化認識,導致了一些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比較滯后。
2.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有限。當前我國中國大部分的高等職業學校成立的時間比較晚,而同時,高等院校持續在擴招,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生源發展速度相當驚人,然而與之對應的基礎設施卻進展緩慢,沒有跟上生源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對于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十分有限,這就導致了高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在短時間內跟不上學校發展的步伐。
3.信息化建設模式不成熟。目前,各高等職業學校正在運用信息化技術的有科研管理部門、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教務網絡部門等,但這些部門大都是獨立運行,并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片平臺。當進行數據采集時,一個數據表需要好幾個部門才能完整填寫,這樣不僅降低辦事效率,容易出錯,更是違背了信息化的初衷。
4.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模式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高等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在辦學模式上往往要求學生至少有半年的時間進入到企業當中進行實習,在這一點上,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做法。因此,在人才培養模式不成熟的情況之下,教學管理的內容以及環節就需要進行持續不斷的調整,科學的信息化模式也必須隨著調整,如果不能隨時調整,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二、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1.信息化建設是高等職業學校發展的客觀需要。當前,我國的高等職業學校相當一部分建校時間比較短,教學管理模式不完善,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眾所周知,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目的,這樣已進入工作崗位就能很快上手。因此,要求高等職業學校必須具有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體系、多樣化的教學管理內容等與之相匹配。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需要學校采取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進一步增強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以及反饋功能,實現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辦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也要求教學管理工作采用最為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以此來適應高等職業學校改革的需要。
2.信息化建設是高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模式趨于完善的必然要求。要想在高等職業學校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模式,就需要將信息化管理系統融于其中。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能夠改變傳統管理模式所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教學信息資源實現共享,減少資源的浪費,而且使得教學信息的處理更加準確,從而增強了信息的時效性,同時信息化技術使得教學內容與企業嚴格對接,為以后的學生就業做好鋪墊。因此,高等職業學校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3.信息化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不論是義務制教育學校還是職業教育學校,教學管理都是第一線的工作,都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涉及眾多環節的系統性工程。為此高等職業學校應該將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教學管理當中,實現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管理當中不僅能夠大幅度減少管理人員對于教學數據以及信息的手動化工作,使得人們從繁雜的日常事務當中解放出來,使工作人員能夠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實現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質量的提高。同時,信息化可以促進每個院系以及教務管理部門之間協調與合作,使得教學管理更加的規范與科學,實現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對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要想進一步實現教學管理的現代化,高等職業學校全體上下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以現代化的教育理論作為理論指導,以教育思想的變革作為先導,實現教學管理的制度創新。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當中,使教師和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一些高等職業學校中,信息技術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擱淺,導致教師以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大幅度降低。同時,一些教師在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學方式不恰當,導致教學效果并未得到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信息化技術逐漸持有懷疑態度,甚至排斥。因此,高等職業學校應該不間斷的舉辦講座、辯論等形式來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促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并配以適當的教學方式,來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2.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教學管理系統對于服務器硬件也有很高的要求,要實現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就需要極其巨大的資金投入,然而由于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當中所需要的資金大部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只是依靠單純的財政資金是無法滿足支出要求的,管理人員必須在強化國家撥款的一系列途徑的基礎之上,爭取國家的財政每一年都有特定的經費投入到教學信息化建設當中。其次,通過校企合作,加大企業的資金投入。因為信息化技術在使用及維護過程中,一些問題往往超出學校系統管理員的能力范圍,此時就需要專業的軟件開發公司的程序員來解決,而這樣就會導致過高的維護費用。因此,除了國家撥款,高等職業學校還應該積極進行校企合作,爭取企業的扶持資金。
3.完善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模式。目前,大部分高等職業學校都已經建立信息化建設系統,但是學校內部的各部門之間大都是獨立運行,并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數據片平臺,有時一個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就需要好幾個部門,這樣在工作中費時費力。因此,筆者認為,高等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除了各部門自己的信息化模塊外,還必須建立一個高度集中的數據平臺,以便學校進行數據的采集、綜合分析以及評估等。
4.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伴隨著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大時代,這就要求高等職業學校要用發展的眼光進行人才培養。首先,要求每一名教學管理人員都要理解現代化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管理經驗,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最終發展成既具備專業技術,又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教學人才。其次,高等職業學校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除了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養,還要讓學生養成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習慣,為他們以后能更快更好的適應工作崗位,并能在工作崗位上做出創新打好基礎。
總之,高等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要從改變觀念入手,促進信息化技術走進課堂,在此基礎上加速各方面的投資力度,完善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信息化建設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慧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研究與構建[J].無線互聯科技,2015(15)
[2]朱忠軍,黎煒.基于信息化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流程再造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9)
[3]楊宇,史道敏.高職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