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
摘要: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之根本,如何有效開展高中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必須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育人;立德;高中;班主任
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與北大師生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他提到,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不但要關心學生知識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關心學生的生活。高中階段,學生正處在人生觀、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德育作用越發重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對德育工作有一點自己的認識。
一、要遵循高中生德育原則
1.循序漸進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要知道對中學生的德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伴隨著 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及生活閱歷的豐富,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會表現出由低至高、自淺到深的一個過程。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好這個規律,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制訂科學的德育體系。
2.因材施教
根據中學德育大綱及教學目標,依照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層次制訂一個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設計、針對性施教的德育計劃,要將以往對學生的“好”“壞”觀念徹底摒棄,在人格上尊重學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德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良好地成長起來。
3.貼近學生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應最大限度貼近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閱歷;同時,應注重情感交流,以拉進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德育中。此外,要創設真實的德育情境,讓學生切身感受和體驗。
二、創設良好的德育環境
1.培育優良班風
班風是一個班級形象和面貌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教育質量的具體表現。紀律是學習的保證,不放縱學生,對違紀學生嚴肅處理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學生心服口服并不再犯類似錯誤。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后,我指導每個學生制定了自己的近期學習目標(期中、期末),制成表格我留一份貼在教室一份,讓全體學生你追我趕形成趕超氛圍,且相互督促激勵。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后進生表現其優點和長處,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快樂。
2.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古以來“身教重于言傳”。教師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是教育、培養良好班集體的最關鍵、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他們單純、向上,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俗話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重視班級中的小事,關注細節。這些細節包括在不同場合下得體的穿著,合適的言行,積極的情緒,謙恭的態度,因為這一切都會影響學生,都能教育學生。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學生不說臟話,不罵人,不亂扔廢紙,粉筆頭等,這些我在班級都首先做到,發現違紀的學生我從不出言不遜,而是進行疏導,紀律上約束。發現廢紙,粉筆頭等我隨時撿起,還有,上課第一遍鈴響,我也準時到教室,起到了表率作用。學生自然也就不亂扔、亂吐、亂罵了。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讓學生直接通過班主任的模范行為和帶頭作用的影響,引導他們相信言教的真理性和身教的可行性,從而產生模仿的心理意向和學習的外在行為,由此學生就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3.融洽師生關系
現在的學生感情豐富、自尊心強,需要得到老師的理解與尊重。老師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主動親近他們,真誠地幫助他們,滿足他們一些健康的心理需要,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理解。因此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主動親近學生,尊重、信任學生,滿足他們自尊心的需要,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滿足學生欣賞美的需要,真誠地幫助學生,讓學生在集體中表現自己。
4.積極和家長交流
借助微信群,家校互聯,家長會、電話隨訪等和家長及時有效地溝通學生情況,確保家庭和學校教育一致性。特別是農村中學生,由于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對教育意義認識不深,再因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因而在子女教育上未能給予足夠重視,家庭教育不到位;而有些家長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科學、正確的教育方法。基于此,需要班主任通過定期組織家長會、家訪等方式和家長溝通、交流,提高家長的認識,在學生教育上能夠形成共識。
三、積極創新德育方式
1.加強養成教育
社會加速發展,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而家庭對子女重智,輕德輕能,特別面對獨生子女,過多的寬容、溺愛,導致青少年過分自私、自我、自負,部分學生的行為、思想品質、學習生活能力與社會發展的極不相稱。這就要求 班主任應充分抓住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適時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糾正不良言行,引導、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心態、積極進取的態度、文明誠實的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利用好黑板報
充分發揮黑板報的功能,更新黑板報的內容,包括黨政基本方針和政策、學科知識、好人好事、學校教學目標及班級要求等,板報辦好時我都要讓同學們進行討論、從內容、版面、設計等方面進行評價,使學生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掌握了一些版面設計的知識、藝術字的書寫方法及其正確認識板報內容的思想傾向和每期板報的主題,從而感知美,進一步能夠創造美;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華。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的德育工作校本化,要讓校園里的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協同發生作用,形成一種全方位的德育氛圍,讓學生在其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例如學校定期開展學校藝術節。藝術節內容豐富,周期長,首先按班級、年組為單位進行,最后全校匯展。參加的學生面廣,激發了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個性獲得了展示,淘冶了學生的情操。
總之,我認為,高中班主任要重視德育教育的價值,規劃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教育目標與德育教育環節,在日常管理工作循序漸進地滲透德育教育思想。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婷婷.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2(7):148.
[2]范國儒.淺談高中德育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7(3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