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慎義 張鵬
摘 要: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重要構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它的健康發展是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重要標志。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的發展,文化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和變化,文化產品日益豐富多樣,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演出市場作為文化市場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也被賦予了新的責任。但是,在發展壯大同時也出現諸多問題:演出市場結構不合理;城市與農村演出市場發展不平衡; 文化演出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演出經營主體、演職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新的演出業態、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的變化等等,對演出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演出市場 種類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一、演出市場現狀
近年來,演出市場呈現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截止2016年我市共有各類專業文藝表演團體49個,與2013年比受理營業性演出行政批復(備案)從72件增長到177件,增長了145.8%;演出場次從1086場增加到1599場,增長了211.7%;觀眾從35350人次增加到約189萬人次;營業收入從468.0萬元增加到21106.0萬元;營業利潤總額從363.0萬元增加到6072.0萬元 (包括來連舉辦各類演唱會和大型文藝表演)。
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第一較為穩定的觀眾群體,文化演出市場整體呈現出多層次、高消費、高利潤的特點。第二娛樂場所中的演出日益增多,我市的諸多大型酒店、西餐廳、音樂餐廳休閑會所等場所均引進不少大型演出,涉外表演團體的數量更是直線上升。第三城鄉演出市場發展迅速。城鎮、鄉村的演出市場以更為樸實、更為貼近實際的風格滿足著鄉鎮農村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演出消費較普遍以受歡迎民間表演團體以原汁原味的地方戲曲為主要表演形式在貿易集鎮會、大小廟會、年節、婚喪嫁娶的活動中演出。
二、演出市場的種類
一是流動性演出:一般在鄉村舉辦較多,利用婚喪嫁娶、集市等特定日舉辦,邀請外來文藝表演團體參加的流動性演出;二是駐場演出:娛樂場所、賓館、飯店、特色燒烤店、酒吧、旅游景點、游樂園、洗浴等場所舉辦的駐場演出;三是組合臨時演出: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組合演出,大型體育場館、商場、地產公司慶典、產品推廣展銷等;四是樂隊演出:大型特色活動(服裝節、啤酒節、賞槐會)等活動期間舉辦的演出活動。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形式弘揚社會主旋律的演出活動豐富人們對多彩的文藝生活的需求,但低級庸俗、粗糙非法演出肆無忌憚地五花八門等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演出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其主要表現:
1.守法經營意識淡薄
演出經紀機構、參演人員、文藝表演團體法律意識淡薄、法律意識不強,個別臨時組織的演出團隊,對于演出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規,演出人員基本處于一種一無所知的狀態。
2.商業形式的演出無序開展
演出市場出現組成形式、業態多元化,大大小小的商業性質演出不斷,各類公司的開業慶典、產品展銷推廣(包括保健品等)舉行各類演出活動等。
3.未取得管理部門演出活動批復,擅自舉辦的演出
隨著服務行業迅速發展,一些餐飲、特色燒烤店、洗浴、酒吧、娛樂場所、賓館等在未取得的政府行政部門有關批復文書的情況下進行各類駐場演出活動。
4.服務行業以及鄉村演出活動存在低俗化
從我市鄉村演出市場看,演出藝人絕大多數來自民間,專業性的演出團體較少,演出人員受教育程度不高,演出內容層次不高,其演出大多和婚喪嫁娶、集市相關聯,個別演出內容宣傳封建迷信、低俗。個別餐飲、特色燒烤店、洗浴、休閑娛樂等場所演出內容也存在低俗化,社會影響極壞。
5.網絡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專業執法人員少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影響人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同時,個別利用互聯網進行違法違規演出活動等,比如視頻網站、直播間、在線觀看等表演內容和演出形式五花八門,個別內容涉及低俗色情等,但網絡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專業執法人員少,直接影響著網絡違規取證和監督管理。
四、解決演出市場問題的對策
1.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增強守法經營意識
前期的法律法規宣傳。根據國務院的指示精神,誰執法,誰普法,針對酒吧、娛樂場所、賓館、餐飲、燒烤店、商場、旅游場所、小酒吧等經營單位一是加大對演出市場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宣傳欄、報紙、人員密集的商場、旅游景點、車站碼頭的LED進行宣傳。二是制作營業性演出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材料,發放《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相關法律內容以及申辦營業性演出活動程序等給經營者和廣大市民。三是開展演出行業法律法規培訓,對承辦演出業務的公司、演出團體、演出場所進行法律法規和具體業務學習和培訓,讓演出團體和演出場所負責人對演出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對違法違規演出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案例教育使其提高守法經營意識、自律的經營管理理念。
2.強化事前告知備案,實現管理事項節點前移
強化事前備案管理,是提高營業性演出管理有效方法之一,實踐中一旦演出的負面影響產生,很難采取有效的措施彌補,負面影響是深遠的。因此,事前告知備案管理、管理事項節點前移是防止發生相關不良事件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舉措;法律法規對此有明確規定,但是在實踐中,大多對此足夠的重視不夠,重視大演出、忽視小演出;重視固定場所演出、忽視流動演出;重視有組織的演出活動、忽視演出內容等,是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必須加大日常監督管理力度。
3.加強屬地管理與協同聯動,實現管理全覆蓋
營業性演出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狀態。營業性演出市場涉及管理部門多、演出市場區域面廣、市場監督管理在人員少, 加強屬地管理與市場監管(工商)、綜治、公安等部門的聯合行動,實現共同治理的合力、實現監管范圍全覆蓋,加強屬地管理與協同聯動是行之有效市場管理方法,解決了管理力量嚴重不足問題,提高監督管理效能。
4.加強網絡專業培訓學習提高執法人員技能
組建和培養一支網絡執法專業隊伍,通過定期組織網絡專業培訓、組織網絡執法人員到網絡執法經驗豐富地區學習、請有網絡執法經驗人員授課學習、一案講解學習、上崗前網絡執法知識的考核等提高網絡執法技能,徹底解決網絡監督管理難、違規取證難的問題。
5.發揮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
一是在法規中明確寫人行業協會的作用,使演出行業組織在演出市場中服務、溝通、協調、公證、監督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得到體現。協會的主旨是服務,服務于行業,為政府出謀劃策。二是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向政府傳達企業的共同要求,同時協助政府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等。三是制定并執行行規行約和各類標準,協調本行業企業之間的經營行為。四是監督對本行業產品和服務質量、競爭手段、經營作風進行嚴格監督,維護行業信譽,鼓勵公平競爭,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五是協會服務渠道多樣化,涉及對演出經紀人資格、演員從業能力、舞美舞臺工程資質等方面進行管理,對需要演出服務的場所,提供各種資訊提供服務,使演出內容合法,演出活動合法,為演出市場的良性發展能起到推動性作用。
6.全面實施的“演出市場”網格化監督管理機制
強化“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行業自律、綜合治理”的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方法,構建了“演出市場監督管理”全方位立體化大格局,全面實施“執法監管、街道社區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宣傳預警”五級網格化監督管理,各網格依托職能科學劃分監管區域,建網分片,既獨立運行、又相互協作,既橫向配合、又縱向聯動的“演出市場”網格化監督管理機制,解決看得見、管不著,管得著、看不見監督管理死角和盲區,減少行政執法成本、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小結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演出市場的規范與否關系到文化市場的整體形象,關系到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在規范和凈化傳統演出市場的同時,加大對網絡演出等方面監管管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大,在娛樂方面,互聯網豐富了網民的娛樂生活,同時出現了視頻網站、直播間、在線觀看等表演,其演出形式五花八門,個別涉及低俗色情、暴力、反動言論等,因此加強對網上網下演出市場的監督管理迫在眉睫,我們正確對待演出市場的現狀與問題,加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法規、專業知識、業務技能的學習和培訓,加強網上網下的演出市場的監督管理力度, 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藝演出作品,豐富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玉柱. 2004中國文化市場發展報告.民族出版社,2004.
[2]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3]顧江.文化市場建設中的政府介入機制.江海學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