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連外國語大學
根據《基礎日本語》(森田良行)中的解釋,現代日語中「痛い」大致有(1)肉體、生理以及精神上的痛苦;(2)強調程度或精神打擊的激烈強度;(3)去掉詞尾「-い」以「あっ、痛!」那樣的形式的感嘆詞用法;(4)年輕人用語中表示“矯情,做作”這4種意思。
以下面例子為參考對「痛い」的多義性進行考察。
(1)「いたくお褒めにあずかった」(非常優秀)
(2)「甘え痛い」(非常尷尬)
(3)「足が痛い」(腳疼)
(4)「借金がかさんで頭が痛い」(痛苦)
(5)「痛い奴」(矯情;做作的人)
那么這5種不同的例子得到的5種意思又有怎樣的聯系呢?簡單來說這5種「痛い」可以分別理解為(1)「いたくお褒めにあずかった」(褒義);(2)「甘え痛い」(貶義);(3)「足が痛い」(生理上痛苦);(4)「借金がかさんで頭が痛い」(心理上痛苦);(5)「痛い奴」(對人的言行的評價)。
語義的派生隨著時間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痛い」從歷史性的意思來看這5種含義主要可以分為3類。
(1)(2):「痛い」和「痛む」同根,是從表示“程度深”的「いた(甚)」而派生出來的形容詞。
(3)(4):「痛い」是最常使用的基本意思。形容由于受到打擊而產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的狀態。
(5):是「痛い」的派生意。對人的言行的形容。形容由于矯情·做作的人而令人產生不悅不滿的情緒 (年輕人用語)。
其語義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1)(2)作為語源的例子有褒義和負面兩種用法。(3)(4)現在作為「痛い」的基本用法。隨著時間的流逝是從語源義加上“痛苦”產生,并逐漸被廣泛使用。(5)在(3)(4)的意思之上又進一步對人的言行進行形容是「痛い」從基本義衍生而來。疏于語義擴張。
「痛い」從語義擴張的理解來看,一部分基于相似性的隱喻手法擴張,一部分基于接近性的換喻手法而擴張。
首先、基于相似性的隱喻手法的角度來看,「痛い」相關的語義、如(1)(2)形容“事物的程度”,而(3)(4)形容“人的感覺(生理·精神)”。

圖2
對于「痛い」的語義,用來形容的“事物的程度”和“人的感受”分別屬于不同的領域,但另一方面雙方都有“強調程度以及精神打擊的嚴重性”的含義。所以如下圖所示兩者之間存在相似性。屬于隱喻手法的語義擴張。

圖3
其次,基于接近性的換喻手法的角度來看,關于「痛い」的語義如(3)(4)形容“人的感受”,(5)形容“人的言行”。其都屬于形容人的范圍內。如圖4所示。

圖4
對于「痛い」的語義,用來形容的“人的感受”和“人的言行”都屬于同意的領域,雙方都有“感受到痛苦、不適”的含義。所以如下圖所示兩者之間存在接近性。屬于換喻手法的語義擴張。

圖5
關于「痛い」的語義關系如下所示。

圖6
本文以「痛い」為例從其多義性和語義擴張進行探討。其中分別從隱喻手法和換喻手法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使進一步理解了形容詞「痛い」的語義變化過程和特點。為以后理解這類形容詞提供了一定參考方向。
:
[1]森田良行.基礎日本語[M].角川書店,1977-1984.
[2]小矢野哲夫.女子大學生用語基礎知識1993年度版[J].1993.
[3]山梨正明.認知文法論[M].羊書房,1995
[4]大堀壽夫.認知語言學[M].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