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夏瑾燕 楊健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現代醫學模式的變化來看,其模式由以往的以疾病為治療中心來對待患者,到漸漸關注其護理的需要,從患者的生活護理條件不斷完善,到越來越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人們對醫學的發展的期待,還要盡量減少患者的痛苦,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理上的痛苦,要盡量使得患者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減少患者因為治療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對于尿路感染的患者來說,由于其疾病和護理過程的特殊性,患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體驗,因此,對尿路感染的患者進行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此,首先概述了相關的幾個概念,包括人文關懷和尿路感染,接著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在尿路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人文關懷;健康宣教;尿路感染患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2
1 概 述
1.1 人文關懷概述
人文關懷的核心在于關注肯定人性和關注人的價值,也就是以人為本的一種價值觀念。人文關懷最初是源自西方的一種思想,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也漸漸轉而關注人的精神生活,從重視人性解放到強調自由平等,再到對人的理性思考的尊重等,都是人文關懷在現代社會的最直接體現。生兒為人就有為人的價值,無論這個人是從事什么職業,處于什么社會地位,其將康狀態如何,都應該受到作為人應有的尊重,與此同時,人文關懷還注重關心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滿足,還包括精神上的需要,只有既實現了低級需求的滿足,又實現了較高層次的需要,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作為人的價值,并且做到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
1.2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常發生于尿道,主要是由于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從而導致尿道粘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時,才會引發炎癥。尿路感染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其主要可以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兩種大類,其中,上尿路感染最常見的有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則主要有尿道炎和膀胱炎。對于尿路感染的治療常常需要結合藥物進行,除此之外,在藥物治療之外,進行一定的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直接關系到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進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于尿路表面粘膜的直接護理問題,需要做好尿路粘膜的清理工作。
2 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在尿路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現代醫學模式的變化來看,其模式由以往的以疾病為治療中心來對待患者,到漸漸關注其護理的需要,從患者的生活護理條件不斷完善,到越來越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人們對醫學的發展的期待,漸漸從治好人的病,還要盡量減少患者的痛苦,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理上的痛苦,要盡量使得患者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減少患者因為治療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
要實現對尿路感染患者護理中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首先,就護理人員本身來講,必須具備有關于人文關懷的意識,也就是說,護理人員自身需要先提升相關的專業素養,才能更加負責任地實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系統地對相關的護理人員進行人文關懷意識培養和培訓,在對患者進行護理之前,就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概念的輸入,同時,醫院可以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人文關懷意識訓練和相關知識普及,從而加強醫護人員的意識觀念,從而在實際的照顧患者工作中,能夠真正將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有一個較好的落實,而不是基于表現的功夫,實際卻不這樣。另外,還可以制定相關的制度,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和考核,從制度上來約束和規范醫護人員自身的行為,從而更有效地落實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進而提高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水平。
對于醫院的尿路感染患者來說,疾病的特殊性往往使得他們會產生一些不同于一般患者的情感和情緒,甚至是對自身疾病的緊張和焦慮。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在對尿路感染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從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角度為他們減壓。既要滿足消除患者病痛的要求,又要保證患者在住院期間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
針對患者對于疾病的緊張焦慮情緒,對患者進行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首先,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和介紹,讓患者認識到得病這件事情的客觀性,從心理上減輕患者的病恥感,也可以看做是發揮了人文主義關懷的宣教內容之一。另外,在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是過程中,醫護人員在指導患者進行疾病護理的時候,需要細心、謹慎、耐心,說明疾病治療的相關護理自身的重要性,不能由于患病的特殊性就松懈了疾病的護理進程,從而減慢疾病恢復的速度,延長了患病過程,最終使得自己的健康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另外,當患者對自身疾病護理方面具有疑問或不解的地方,醫護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基于人文關懷也要進行耐心細致地解說,讓患者對自己的將康狀況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總而言之,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護理過程中,要注意運用認知療法的技術同時結合相關的行為療法的操作,讓患者能夠在認知層面消除對自身疾病的恐懼,并從行動上表現出心情放松,情緒穩定的狀態。與此同時,十分重要的一點是,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支持,鼓勵和溫暖,讓患者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減少患者的孤單無助感。根據目前的醫學的研究表明,醫護人員對患者實行積極的心里護理有助于患者副交感興奮。由于人在神經緊張、焦慮、恐懼、壓力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血壓、心率的升高,相反的,當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時,人的血管會收縮,血液。因此血壓心率的變化可作為反映焦慮恐懼程度的一種指標。由于圍自身疾病期患者護理效果循環的研究發現,當醫護人員評價缺系統的乏一個比較精確的尺度,因此,我們參考各變慢,焦慮感下降,也不再異常緊張,從而使得情緒得以穩定。換句話說,基于人文關懷的將康宣教在尿路感染患者護理的過程中,起到了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作用,而且這作用具有正向引導患者情緒和恢復的趨勢,可以說是關鍵而且具有可行性。對于患者來說,他們不僅追求疾病得以治愈,還希望治愈康復的程度高,效果明顯,在這樣的客觀需求下,醫院不僅僅要注重醫療設備,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還要關注患者的護理,而且不單單是生活方面的護理,還包括對患者心理狀態的關懷,特別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使得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較為舒適,同時能夠降低焦慮和緊張。
3 結 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醫學的發展的期待,漸漸從治好人的病,還要盡量減少患者的痛苦,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理上的痛苦,要盡量使得患者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減少患者因為治療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而對于尿路感染的患者來說,由于其疾病和護理過程的特殊性,患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體驗,因此,對尿路感染的患者進行基于人文關懷的健康宣教十分必要。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提出了基于人文關懷的相關操作方法,旨在提高尿路感染患者在疾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舒適體驗,從而減少內心的焦慮、緊張情緒,最終達到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效果。本文在內容整合和結構安排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這將會在后續的研究中進行改進,也希望本文能夠引起人們對于醫療服務中的人文關懷的重視和關注,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真飛.導管護理對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干預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8(07):174-176.
[2] 陳 瑜.護理專業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現況調查與干預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7.
[3] 吳 為,呂楚風,劉義蘭.住院患者護理人文關懷體驗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31(23):96-99.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