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平
摘 要:認真履行校長職責,堅持原則,依法治教,通過深入課堂、研究業務、關注教師和立足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農村小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管理;策略和方法
一 深入課堂
作為農村小學校長要深入到教學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徑就是走進課堂。帶上聽課本,親切地走進課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聽課,透過課堂現象挖掘背后潛藏的教學管理的問題,逐步改進學校教學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實的依據。
(一)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學校管理制度問題。我們校長聽課可以不像教研員那樣去深層次地分析教學現象和規律,但在透過課堂教學現象中,一定可以發現學校哪些教學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還有待去完善。例如,校長不打招呼走進了課堂,我們可以更真實地發現哪些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哪些教師滲透了課改,還有誰沒有做到這些?這些沒有做到的教師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實行新一輪課改前后,農村學校教師在課堂上有了哪些變化,變化大不大?凡這些,只有在聽課之后,我們校長才能有所思考,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才有可能進一步完善。
(二)從課堂教學中尋求學校的辦學特色。一所學校在外界看來沒有特色和明確的辦學方向,那這所學校不會是一所成功的學校,校長自然也不是成功的校長。因此,校長日常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抓好教學的前提下,如何體現學校的特色。尤其是在農村學校,要讓自己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等得到別人的認可,更是困難重重。課堂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提供給我們校長的思索空間更大,關鍵是我們校長如何在聽課中去發現。
(三)在課堂教學中去發現人才和培養人才。一個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必定是一個成功者。一個將來可以走向成功的教師,也必定是在課堂上磨練出來的。我們校長要發現這些即將走上成功的教師,也只有走進教師的課堂。同時,也只有在課堂上,我們校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個性特點,從而有效地根據教師的特色調整工作崗位,從而達到教師隊伍的優化組合,才能更有效地調整學校的教學管理。
二 研究業務
(一)做一個懂行的校長。要管理好教學工作,逐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校長必須做一個懂行的校長。首先我們作為小學的校長必須參加新課程標準的通研培訓,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做到,雖然辛苦,但一個不懂教學業務的校長是很難管好一所學校。小學校長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學習,多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管理理論和新課程改革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在分析本校特點的基礎上,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校本教研對學校教學管理及提高教學質量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被更多的校長所重視。為此,一所學校的校本教研的水平,是檢閱教師隊伍的關鍵,也是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生命線。校本教研中,我們校長帶好頭,親自動手搞教研,就會帶動學校整體教風的好轉!
三 關注教師
(一)力爭在管理上做到因人而異。任何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都應該與本校本地相適應的。因此,我們校長要真正深入到教學管理中來,就必須和廣大教師一起,共同研討出適合本校教師的辦學思想。如果教師理解不了我們校長的辦學理念,那你的辦學思想就只有到太空中去實現。
(二)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在管理中,單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協同全員管理相結合,才是真正的管理。為此,我們校長就要多接觸教師,例如在閑談中討論與教學有關的問題。或許,一個新的研究難題就在這閑談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也只有這樣,在我們和老師們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校長才會被教師們從心靈深處所認可。從此,我們校長的教學管理理念也才會被教師們所隨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去為教師搞教學提供更有利的環境。
四 立足發展
(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管理。我們農村小學的校長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要立足發展。在教學管理中一切都要為創建名校而做好準備。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例如當一年級的學生入學后,就要構思六年的教育計劃。根據學生和教師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措施。而從橫向看,形成一個系統的競爭激勵機制;在區域內,自己學校與兄弟學校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的差距,我們做校長的要清楚,要思考。
(二)加大宣傳,走向外界。當今時代,甘醇的美酒到處有。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落后。因此,校長要考慮跟外界多交流,既要做得好,也要說得好。加大宣傳,走向外界。當你在將自己管理方面的成績向外界宣傳時,你也會在做更進一步的改進,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新的發展觀。
總之,教學管理是學校的工作重心。我們農村小學的校長只要敢想敢做,抓住重點,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夠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薛玉娟.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現狀分析及其發展對策研究[J].教育管理,2014.15.
[2]吳繼友.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吉林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