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麗
摘 要:小學數學對于學生的未來開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以最小的投入來最大程度地實現有效教學。但是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創新思考,優化數學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此,本文基于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從三方面出發來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高效課堂;合作;情境導入
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和語文、品德等學科相比,它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比較強,帶有一定的學習枯燥性。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最好集中注意力去聽講,否則很快就會跟不上教師教學的“步伐”。這就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此,教師必須注意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來打造高效課堂,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引人入勝。在此,本文從以下三方面出發來具體談談如何更好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
一 利用情境教學進行有效導入
在課堂的一開始,教師就要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因為大多數小學生十分活潑,雖然已經在聽到上課鈴響后坐到教室里了,但是可以發現很多時候他們的心還在教室外面,錯過了教師在講什么,所以之后也跟不上教師的進度了,導致一節課都無法投入學習。為此,教師必須進行很好的課堂導入,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在課堂的一開始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情境教學法來進行導入。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如果想成功地激發小學生們對分數學習的積極性,就可以在課堂導入這個部分設置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故事情境:小楓妹妹想吃披薩,于是爸爸媽媽帶她出去買了一個披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令人垂涎欲滴的披薩圖片,讓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回到家后,一家人分享了披薩。爸爸說,把披薩分為四塊,爸爸、媽媽、哥哥、小楓各一塊,但小楓不滿意,想要多分點,這時媽媽就打算把其分為八塊,每個人吃兩塊,但小楓還是覺得少,于是爸爸提議把披薩分成十二塊,每個人吃三塊。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小楓到底吃到了多少的披薩,她真的多吃了一塊嗎?這個故事和生活有關系,又很有懸念,將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二 以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參與度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應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和反思活動中逐步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師應開展一定的小組合作,為學生小組分配探究任務,給他們一定的探究時間,使他們能夠真正地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發現思考問題的多種角度。總之教師要認識到小組合作的價值,只有當每個學生都參與交流并且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歡樂時,數學課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課堂。
例如,在教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的過程中,在讓學生知道了面、棱和頂點后,應要求學生自己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并嘗試填寫表格。由于本課的內容有復雜性,教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探索。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了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一定的反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定的梳理和引導。學生親自去探究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才能對其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也認識到如何去計算它們的面積。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促進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
三 給予適時適當的引導
在任何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雖然新課改強調的是自主探究,但也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對學生放任自流,相反,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所承擔的擔子和挑戰更大。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一些必要的數學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體驗數學思維方法,發展思維水平,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將迷失方向,不可避免地會走彎路。因此,在數學課上,教師應妥善處理與學生的關系,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例如,在講“雞兔同籠”的問題時,在學生嘗試之后,主要出現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假設方法,另一種是列表方法。當然,出現的“列表方法”有點粗糙,似乎顯得有點笨拙。借此機會,教師這樣引導學生:雖然列表法看起來是一種笨拙的方法,但是它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大家可以發現幾種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懂得了三種列表法,即逐一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跳躍列表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每種方法都有什么優勢。在這種深入的指導下,學生的探究熱情被完全點燃,他們的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等來建設高效的數學課堂,同時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上就是本文關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開展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秦朝秀. 以生為本,建構高效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淺析[J]. 新課程(小學), 2017(1).
[2] 陳雪玲. 談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 學周刊, 2017, 25(2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