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彬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手術時機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近期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診行手術治療的7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觀察對象,以不同的發病到手術時間為依據,將其分為超早期組(≤6 h)、早期組(6~24 h)、晚期組(≥24 h),每組26例。根據實際病情采取相應手術治療,并分析三組不同手術時機的近期效果、再出血率等。結果 超早期組、早期組、晚期組的優良率、病死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率(30.77%)高于早期組(7.69%)、晚期組(3.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早期組、晚期組術后再出血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三種手術實際均可以獲取理想的近期效果,但超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發生率較高,因此,可將早期手術作為符合條件者的首選手術時機,安全可靠。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時機;再出血;近期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4(a)-0065-03
Short-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treating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IU Qing-bi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dong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Huidong 51635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treating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erformed with surgeri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ultra-early group (≤6 h),early group (6-24 h) and late group (≥24 h)according to different onset-to-operation time,and there were 26 cases in each group.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the corresponding surgeries were adopted.The short-term effect and re-bleeding rate in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among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ood and excellent rate or mortality rate among the ultra-early group,early group,and late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e-bleeding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was 30.7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y and late groups accounting for 7.69% and 3.85% respectively (P<0.05).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re-bleeding rate in the early and late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all can actually obtain ideal short-term effect,but the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in the ultra-early group is higher.Therefore,early surgery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surgical timing for those met the criteria,and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Surgical timing;Re-bleeding;Short-term effect
近些年,高血壓腦出血患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是一種常見自發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壓患者腦組織的血管破裂所致的腦出血情況,以腦動脈硬化、血壓異常增高為主要病理基礎,以發病急、進展快、預后差為特點,據統計,該病死亡率可達38%~43%[1-2]。目前,臨床治療多采用手術療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但術后易出現再出血,是當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合理的手術時機對患者預后恢復起到決定性作用[3]。為此,本文以我院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例,對其不同手術時機的治療情況予以分析,以便選出最佳的手術時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根據發病至手術時間的不同將其分為三組,每組26例。超早期組:男15例,女11例;平均(53.5±5.3)歲;平均出血量(63.5±12.5)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9.5±1.7)分。早期組:男16例,女10例;平均(54.3±6.1)歲;平均出血量(56.1±11.3)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9.5±1.7)分。晚期組:男17例,女9例;平均(56.3±6.7)歲;平均出血量(59.7±13.5)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9.3±1.1)分。三組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家屬知情同意下開展。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標準[4]:①均有明確高血壓病史。②經頭顱CT檢查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出血部位為基底節區,出血量≥30 ml。③出血至就診時間<72 h。④無腦疝。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證、麻醉禁忌證;②伴有呼吸障礙、急性感染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等。
1.2方法
確診高血壓腦出血、符合手術指證者,實施手術治療,即術前常規檢查判斷患者具體情況、出血量、部位等,選取最合適的手術,如出血量小,行鉆孔穿刺血腫吸除術/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出血量大且有腦疝征象,行骨瓣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血壓、心率等)變化,加以準確記錄,并按照醫囑向厇提供常規藥物治療,如控制血壓、脫水等,不定期行頭顱CT。針對術后再出血者,若再出血量<30 ml,行保守治療,即脫水、營養神經等藥物;再出血量>30 ml,再次行去骨瓣減壓血腫清除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近期效果、術后再出血情況。
近期效果評價標準[5]:以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為依據,優(5分)表示出院時恢復良好,僅輕度神經障礙,可正常生活;良(4分)表示出院時生活可自理,中度病殘;中(3分)表示出院時意識清楚,重度病殘,生活難以自理,需他人幫助;差(2分)表示出院時植物狀態;死亡(1分)。
術后再出血評價標準[6]:術后24 h內,病情惡化,行CT檢查,可見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現血腫;術后24 h后,CT檢查,可見血腫消失,在病情變化時再次行CT檢查,可見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現血腫;術后病情平穩,首次行CT檢查,可見原出血部位血腫量增加>20 ml,或是血腫體積增加>5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近期效果的比較
早期組的優良率高于超早期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4,P=0.769);晚期組的優良率低于超早期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3,P=0.749)。早期組的死亡率低于超早期,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4,P=0.714);晚期組的死亡率高于超早期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15,P=0.734)(表1)。
2.2三組術后再出血率的比較
超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率為30.77%(8/26),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率為7.69%(2/26),晚期組術后再出血率為3.85%(1/26),其中超早期組術后出血率高于早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57,P=0.035);超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率高于晚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584,P=0.010)。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危急重癥之一,致殘率、病死率較高,致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一旦發生較大的腦內出血、有占位,難以通過保守治療達到治愈目的[7-9],因此,手術療法成為當前治療該病的常用且最有效的一種方法,主要以清除血腫、降顱內壓、改善神經功能、防治出血為治療目的,如開顱血腫清除術、鉆孔血腫引流術,目前,受到臨床的廣泛推行、運用,但有研究指出,此類手術患者在術后極易發生再出血,并高于其他開顱手術,據統計,死亡率可達≥40%[10]。有研究顯示,術后再出血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藥物、病程、凝血機制、血壓波動等為主,同時手術時機也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11-13]。本研究結果顯示,超早期組、早期組、晚期組術后再出血發生率分別為30.77%、7.69%、3.85%,說明隨著時間的延長,再出血率呈降低趨勢,即手術時間越早,術后再出血率越高,因此,筆者認為術后再出血與以下因素存在聯系:①手術以清除血腫為主要目的,術中未及時發現出血血管并提供相應的處理;②術后早期創面未形成結實凝血塊,過早過量使用脫水劑,易導致顱壓明顯降低,削減壓迫止血功效;③術后躁動、氣管插管等刺激,極易引起血壓波動,致使再次出血。
有研究指出,超早期手術(發病后6 h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改善預后,其原理如下:腦出血發病后0.5 h內出血逐漸停止,且轉變為血腫,隨之血腫、壞死等病理性變化逐漸在出血7 h后出現于血腫周圍,直接損傷腦組織,并隨著病情進展呈進行性加重趨勢,因此,通過采取超早期手術,可以快速在腦水腫形成前徹底清除血腫,解除血腫腔壓力,抑制出血,達到防治一系列繼發性病理生理變化等目的,從而減輕腦損傷程度、改善神經功能、降低死亡率等[14]。但部分研究指出,部分患者發病后6 h內出血未完全停止且血壓波動幅度大,病情不穩,加上患者的煩躁、緊張等表現,極易促進血腫的增大,且術后再出血多見于出血后6 h內,所以,認為過早血腫清除術,即便可以獲取有一定效果,但易誘發術后再出血,而出血6~24 h內接受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將術后再出血發生風險降至最低,此種情況的發生與此階段出血停止、病情穩定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組的優良率、死亡率接近,與文獻[15]的結果相符;超早期組術后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組、晚期組(P<0.05),提示超早期手術、術后再出血兩者存在密切聯系,因此,可將早期手術(6~24 h)作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理想手術時間窗。筆者認為,超早期手術雖然可以獲取一定的效果,但此階段患者病情不穩,術后再出血率增高的可能性極大;早期手術,治療效果顯著、術后再出血發生風險低,可作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理想手術時機。但是,從患者出血量大、發展快、易形成腦疝角度而言,應當施以超早期手術,快速清除血腫;出血量>30 ml且無明顯中線移位者,應當以降低術后再出血率、死亡率為準進行綜合考量,選取早期血腫清除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超早期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可以快速清除血腫、減輕腦組織壓迫感等,但就超早期手術、術后再出血之間的關系而言,應當將早期手術作為符合條件患者的理想手術時機。
[參考文獻]
[1]林雄哲,蔡奮忠,宋毓鴻.高血壓腦出血不同手術時機與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的關系[J].海南醫學,2017,28(17):2790-2792.
[2]張榮軍,王曉峰,唐宗椿,等.637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特點的分析及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1):57-61.
[3]李志立.重癥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與療效的關系[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5):34-35.
[4]尹乾坤.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近期預后的影響因素[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6):82-83.
[5]葉枝華.不同手術時機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8):41-42.
[6]李克和.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的選擇對不同部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5.
[7]儲佺兵,苑瑞敏,陳廣生,等.不同降血壓藥物預防高血壓腦出血后早期血腫擴大的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 12(3):278-281.
[8]張俊,宣宏飛,謝仁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不同手術時機治療與術后發生再出血及近期療效的關系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4):551-553.
[9]曾冉,王飛紅,袁邦清,等.高血壓腦出血不同手術方式及手術時機的比較[J].廣東醫學,2016,37(3):393-396.
[10]邵俊卿,陳小飛,李藝,等.高壓氧早期治療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及血清hs-CRP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5):67-70.
[11]王振宇.高血壓腦出血行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4):87-89.
[12]余鵬飛,麥興進,符樹強.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及復發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5, 44(13):1839-1841.
[13]陳利濤,張麗興,蔡少松,等.三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0):25-27.
[14]黃堅.不同時機和手術方式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與臨床適用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5):55-58.
[15]孫永,孫輝,姚凱華.早期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00例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21):2534-2536.
[16]劉雙江.微創穿刺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手術時機的選擇[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8):1042-1044.
[17]楊凱.不同手術方式及手術時機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研究[D].泰安:泰山醫學院,2014.
[18]李紅旗,張玉芝,臧永強,等.超早期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16例臨床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5(3):31-33.
[19]邱學才,常魏,張麗娟.發病后不同時間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4):757-759.
(收稿日期:2018-01-26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