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學習者的信念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已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但在其界定和分類方面也一直存在爭議和未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澄清其術語和定義,根據文獻對相關研究進行分類,指出前人研究的局限性,并為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學習者信念 概念 分類 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75-02
一、引言
目前,越來越多的語言教師和研究人員已意識到學習者主觀因素的重要性,并將學習者作為語言教學與研究的中心。因此,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已經成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的重中之重,其中,討論尤其熱烈的話題之一便是學習者的信念。
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的看法會影響學習第二語言的方式和結果。學習者所持有的關于教師角色、自主性、語言學習的本質、語言學習的能力和動機的信念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Cotterall[1]指出,學習者的信念將深刻影響他們的語言學習方法,并可能阻礙學習者對語言課堂中提出的想法和活動的接受程度。學習者根據不同的個人特點,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學習另一種語言的任務,其中之一就是他們對語言學習的信念。研究證據表明,鑒于學習者信念的復雜和多維性質,二語學習者確實擁有的先入為主的信念,這不僅可以影響他們習得二語的方式,而且還會影響他們對特定教學方法和課堂活動的反應。Riley強調,學生的信念對他們學習成績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因為他們的信念將決定學習中的一切動機、態度和過程。特別是在學習者對語言學習有著錯誤的信念和誤解的時候,他們不會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這將加劇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困難。許多學生低估了語言學習成功需要的時間。實際上,在掌握第二語言所需時間上存在的一些不切實際的信念顯然可能會導致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此外,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學好二語的學生在不愿作出任何努力的同時,亦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語言學能的缺失,因此對自己更加失望,最終形成惡性循環。顯然,學習者信念舉足輕重,因為它會影響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的期望和在學習中的付出。
如上所述,“學習者信念”是外語教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中國大陸,相關研究仍然較少,學術界仍然存在許多有爭議和不確定的問題。而全面了解學習者的信念對于分析課堂環境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為學習者在他們所參與的課程中總會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二、學習者信念的內涵及分類
1.內涵
與二語習得研究中的許多其他術語不同,“學習者信念”一直以來并沒有一個非常明確和被廣泛接受的定義。許多學者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將其成為“凌亂的概念”,因為總會有人用不同的術語來指代“學習者信念”。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術語的存在并非是一個壞現象,且“凌亂的概念”一說也非意味著定義的混淆,而恰恰反映了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習者信念的屬性進行定位和解釋。其中,較為有影響力的術語包括“學習者表征”、“語言學習認識”、“語言學習理解”等等。作為相關研究先驅,Horwitz[2]將“學習者信念”用來表述語言學習者關于語言學習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自此以后,大量的學者便開始沿用“學習者信念”一詞。定義是“與語言學習有關的各種問題和爭議的意見,包括語言學習的難度,語言能力,語言學習的本質,使用的策略,動機和期望”。
2.分類
對語言學習者信念的分類主要是基于Horwitz[2]和Wenden[3]的研究。
Horwitz將語言學習者的信念分為五類:①外語能力;②語言學習的難度;③語言學習的性質;④學習和溝通策略;⑤動機和期望。
Wenden將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的信念分為三個方面:①使用語言(強調積極使用語言,特別是聽和說的重要性的信念);②了解語言(指向需要學習語法和詞匯的信念);③個人因素的重要性(強調個人因素作用的信念)。
Horwitz和Wenden根據不同的測量方法和維度對語言學習者的信念進行了分類,有差異也有一定的重疊,但是Horwitz的分類被更廣泛地采用。
三、學習者信念的研究方法
學習者信念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為三大類:①等級量表調查法;②元認知訪談推理法;③民族志調查法。
1.等級量表調查法
此種方法對學習者信念的研究是脫離于語境之外的,通常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對學習者不同維度的信念進行評估。Horwitz認為這是一種十分高效地評估學習者信念的方法,因此她于1987年制定了一個關于學習者信念的等級量表(簡稱為BALLI),其中包括34個問題,主要涉及以下五個方面:①外語能力;②語言學習的難度;③語言學習的本質;④學習和溝通策略;⑤動機和期望。BALLI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使用,如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等。迄今為止,BALLI已被公認是在學習者信念的實證研究中使用最廣泛的問卷。
除了BALLI,還有其他的量表來評估學習者的信念。Campbell設計了一種稱為“關于語言學習信念”(簡稱BLL)的問卷,七個選擇題和一個不限答案的開放性問題組成。Kuntz 也設計了一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Kuntz-Rifkin Instrument”(KRI)的量表,并對斯瓦希里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的學生進行了研究。
2.元認知方法
對學習者信念的元認知研究方法不采用等級量表的調查方式,而是采取半開放的訪談和自我報告的形式。 在Wenden進行的元認知研究中,她將學習者對語言學習過程的主動回顧和被動訪談結合起來,對受試的元認知知識進行了調查和分類。在接受訪談時,她發現受訪者能夠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總結:①以自然的方式積極使用語言的重要性,即利用第二語言進行思考,并能在二語環境中生活和學習;②深入了解該門語言的重要性,例如,充分了解它的詞匯和語法構成;③個人因素重要性,例如個人的感覺、自我概念、態度和語言學能等。
3.民族志調查法
此種方法既不采用問卷,也不使用訪談的形式。而是在真實的生活中通過各種間接的手段獲取關于學習者信念的詳細信息,如學習日志和學習者的個人敘述等??梢杂脝我坏姆椒ǎ部梢允遣煌椒ǖ慕M合,以此來全面了解學習者在真實學習環境中的想法。
上述三種方法都被用于調查學習者的信念,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BALLI的定量研究,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的條件下,問卷調查手段更加高效快捷,并且對受試造成的打擾最小,因此特別適合于樣本量較大的研究。同時,由于問卷調查的開展不受時段和場合的影響,較好地保證了調查結果的信度和效度。近年來,學界開展了大量關于二語學習者信念的研究。然而,對學習者信念的本質和內涵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下的語言學習者是具有極大差異性的個體,因此以刻板的方式研究他們的信念是不夠的。 語言學習者的信念應該是多元化,動態和復雜的。在這種情況下,問卷的量化結果不足以深入了解學習者信念的本質。更為可取的方法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通過個案研究和縱向研究進行全面的調查,因為一些信念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從而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四、結語
學習者的信念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本文首先闡述了語言學習者信仰的術語和定義,以便更清晰地概括出它的概念。其次,根據以往的文獻,將對學習者信念的研究分為三類。 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對未來研究提出更為可行的方案。
參考文獻:
[1] Cotterall,S.Readiness for autonomy: Investigating learner beliefs, System, 1995 (2), pp. 195-205.
[2] Horwitz,E.K.,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8(72), pp.283-294.
作者簡介:高維(1981.11-),女,漢族,重慶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