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仁年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各教學階段的不斷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對數學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并且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學習樂趣。本研究就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12-02
小學數學教育在學生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是最為關鍵的教學,其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有趣的課堂情境導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應該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情境創設,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環節較為重要,開展良好的課堂教學導入,能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提高,避免讓學生對較為困難的新知識產生恐懼心理,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有關認識幾分之一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教材中能進行直接操作的材料進行挖掘,然后合理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前準備尺寸一樣的長方形紙片四張、正方形紙片一張,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折紙實驗活動。首先,讓學生將尺寸一樣的長方形紙片四張隨意平均折成五份、四份、三份以及一份;然后,將折出來的五份、四份、三份以及一份中的1份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總是天馬行空,在折紙操作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各種新奇的想法,同時也會產生各種新的問題,能很快將涂色的那部分在整張紙中占據幾分之幾說出來,也能將沒有涂色的部分占據整張紙的幾分之幾說出來。當學生在掌握了幾分之一學習內容之后,教師應該繼續啟發學生,讓學生用準備好的一張正方形紙片,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出這張紙片的二分之一。學生們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以及動手實踐,能有效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是培養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創新精神的有效教學方式。學生能將視覺的直觀性與動手的操作性相結合,進而牢固掌握“認識幾分之一”的數學知識。
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體系的搭建。尤其在小學階段,因為小學生幾乎沒有數學知識儲備,且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較弱,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借助具體且形象的教學工具來開展教學,因為在小學生這樣的年齡階段,比較容易接受形象具體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學工具的運用也能幫助學生將形象思維升華到抽象思維。
比如,在進行加減乘除相關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教學道具開展教學,因為通過實物對學生開展教學,能讓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講解圓的周長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使用多種教學道具,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中去,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尺子來對身邊的圓形物品進行測量,也可以通過舉辦相關的測量比賽,在較為輕松且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既能對相關知識有所掌握,又能學會怎樣正確的使用相關學習工具。
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運用構建高效課堂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對問題進行相應的思考。所以,教師在準備數學教案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將課堂內容、所提問題以及實踐操作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能通過思考以及操作來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比如,在講授有關百分率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向學生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回家之后進行育種活動,并且對種子的總數、出芽數量以及沒有出芽的數量進行統計,然后再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百分率知識對育種出芽率進行計算。也可以讓學生在一周之內對每天缺勤以及遲到的學生進行觀察,并且根據統計數學來對這一周學生的出勤率以及遲到率進行統計計算。這樣的實踐操作不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進而使學生的數學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升。
四、通過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加以運用。因為多媒體自身具有集圖片、視頻、聲音等為一體的教學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另外,還能幫助教師解脫繁瑣的備課工作,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關注。另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能對數學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改善,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加的生動形象,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為學生講解有關長方體的認識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積極采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各種圖形的轉換關系,這樣不僅能方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有效理解,還能將教師的畫圖工作量直接省略,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總結
總的說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就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注重良好的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在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以此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彬杰.關于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4,(6):58-58.
[2]陳金龍.電子白板,建構高效課堂的“有力推手”——基于電子白板應用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7,(1):331.
[3]秦朝秀.以生為本,建構高效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7,(1):402.
[4]溫愛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