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斯·韋伯的理性官僚制在行政機構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作用也尤為突出。但是,官僚制的低效率、反民主、反人性也給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帶來弊端,因此,要重視官僚制組織模式現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問題,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學習型組織模式;實現教育管理民主化的一般性構建。
【關鍵詞】教育管理 官僚制組織模式 問題 路徑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43-02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的各個層面都在發生著顯著變化,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方面也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變。與此相適應,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深入,特別是在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下,教育管理問題迫在眉睫,只有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保證教育的良性、健康發展。
一、教育管理中的弊端
教育管理伴隨著教育的發展而產生。但是,受中國傳統官僚思想的影響、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等,使得教育管理從一產生就彌漫著官僚風氣,人治、專制色彩濃厚。
1.教育管理的低效率現象
教育管理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對待教育領域的問題不認真、不細致,具有濃厚的個人專斷色彩,教育決策、教育執行依據的不是民主化、科學化的調查、決策而是個人專斷,根本不符合教育發展的自身規律。教育管理實踐中依據主觀臆想而非客觀實際,致使教育實施環節問題層出不窮。
2.教育管理活動的呆板化
理性官僚制以提高效率為目標,講求組織的非人格化管理,從而造成一個反民主的普遍現象。教育部門也是如此,管理者根據反映問題做出決策,部門之間并沒有協調互動,教育的執行只是根據命令行事,這種呆板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現代化、多元化。
二、官僚制基礎上教育管理的界定
本文所界定的教育管理是建立在官僚制組織模式基礎上的,它以現代化的官僚制為基礎,以科學化、民主化、多元化背景為依托,遵循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以此進行的教育管理機構、教育行政的變革,在此過程中追求的是教育管理的過程、機構設置的合理化,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實現現代化、民主化運行,培養創新型人才。
三、官僚制組織模式下的教育管理
1.補足我國教育管理中精神缺失的短板
官僚制模式下的教育管理極力強調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以法律制度為準繩實現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高效率,推動教育組織結構的優化升級,兩者結合有助于培育符合現代化教育發展要求的教育管理模式。
2.推動教育組織機構的轉變升級,實現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官僚制組織模式融合科學精神、法制精神與理性精神于一體。借助于官僚制的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精簡部門機構、權力下放,提高教育內外部組織的運作效率,建立優良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級。
四、官僚制基礎上教育管理的實施策略
1.發展以科學主義、理性主義為準線的公眾思維,培育現代化背景下的公民意識,實現公民對教育管理活動的精準監督。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重視發揮作為教育多元治理主體之一的公民精準監督。
2.重建官僚制模式基礎上的教育組織文化
繼續深化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其穩定有序發展提供經濟條件。但是由于文化發展的穩定性與滯后性,導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組織文化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文化發展模式,對教育組織文化的變革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
3.建立符合教育活動規律的學習型組織模式
第一、自我修煉。作為教育管理活動的管理者要深刻關注教育的發展變化,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從系統學的角度出發做出符合教育發展實際需要的決策。
第二、改善心智模式。管理人員要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根基,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用現代化科技的邏輯思維想問題辦事情。
第三、建立共同愿景。教育組織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各個部門的成員要團結、努力,為實現教育管理活動的整體目標,建立共同的愿景。
第四、團隊學習。在有共同愿景之后教育管理者要以團隊為載體,不斷進行學習,增強教育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4.做好教育管理活動的一般性構建
我國教育難以實現獨立發展、民主自由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部門與功能的“不配套”與“不適應”,造成機構“精簡——膨脹——再精簡——在膨脹”。因此,教育部門的相關職能必須明確界定,實現部門權力的責任劃分,建立與教育結構運行、教育規律發展相適應的配套制度。
參考文獻:
[1]蘭霞萍,陳大超.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發展與應用[J].當代教育學,2017,8.
[2] 劉志平.官僚制理性與中國行政現代化[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5(6):1-5.
[3] 蓋伊·彼得斯,吳愛明.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許志勇(1991.11-),男,漢族,山東泰安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研究生,院系:教育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