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農業發展現代化程度的體現,是一個國家農業發展狀態和農業發展前景的重要條件,所以,加強農業機械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十分重要。本文從楚雄南華縣農業機械化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出發,探討了機械化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為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農業;農業機械化水平;現狀;問題和不足;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65
1 農業機械化取得的成就和進步
南華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南群山縱橫,東北丘陵起伏,間有少量平壩和狹谷。境內最高山峰為紅土坡鎮龍潭山的燒香寺山,海拔2861.1m,最低點位于馬街鎮威車村倒座窯,海拔963m。南華縣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氣候以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兼有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特點,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4.9℃,年均降雨量823mm,年日照2611.4h。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促進糧食的科學生產和優質增效,云南楚雄州南華縣進行了很多農業科技的研究,研發、應用和推廣了許多農業機械,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網絡的迅猛推進,南華農業機械化也獲得了很大發展,農業的機械的種類不斷增多,農業機械的應用范圍不斷推廣,農業機械的相關配套設施不斷完善,農業機械在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貢獻上不斷提升,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智能化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并且加大了研發規模,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農業機械運用管理上,已建立了相對完整有序的農業機械化管理和推廣體系,在農業機械的認證、鑒定、設備使用培訓、安裝、維修、保養、推廣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系統,并順利運行,農業機械化的推廣水平不斷提升,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和社會進步。
2 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當地更加重視農業發展,實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不斷加大農業扶持力度,加大農業機械化的研發推廣,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但是,農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龐大的系統工程,農業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問題,農業科技、農業機械化在促進農業發展上的貢獻率依然不足。
2.1 農業機械化推廣不足
我國漫長的小農經濟,使農民培養了豐富的自給自足能力,但同時也讓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南華縣在農業的產業化經營、農業的規模生產、農業科技的接受、農業的機械的接受和使用上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很多基層地區,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不了解國家相關惠民政策,缺乏對農業機械的作用的認識,或對農業機械的使用、維修、維護等缺乏相關知識與技術,都限制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南華縣在農業機械推廣方面的工作還需要加強。
2.2 農業機械裝備的技術亟待提高
楚雄州南華縣山多平原少,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在很多的丘陵山區、邊遠山區很難開展起來,現有的農業機械整體技術水平不足,大中型農業機械主要用于平原地區的農產經營,無法在山地、丘陵、洼地等大量推廣和使用,基層山區的農業機械又大多是中、小型機械,制造粗糙、質量參差不齊、動力小、產量小,性能低,結構單一,缺乏適應性。
2.3 農業機械分布不均、結構單一
南華縣的農業機械運用分布十分不平衡,性能較好、生產率較高的大中型農業機械主要分布在經濟水平較為發達的主要糧食生產基和農業示范基地,尤其是偏遠的地區。此外,農業機械結構單一,目前的農業機械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的農業機械為主,缺乏林果業、漁業、牧業、花卉種植等經濟作物產業的農業機械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還有,農村基層的農業機械,大多以運輸、灌溉為主,比如小型推垃圾、小型貨運車、噴灌、滴灌系統等,播種、育苗、嫁接、施肥、收割、采摘等環節的農業機械嚴重不足。
3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南華縣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較晚,雖然發展相對迅速,但發展還不成熟,總體上還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科技的重要體現,要想促進南華縣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必須積極尋找策略,多方發力,促進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1 加大農業機械化宣傳推廣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民眾的生存保障,為了促進農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保障社會的安定團結,必須加大教育的力度,將農業立國的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思想長遠地根植于當地的教育中,在全社會培養重視農業、尊重科技、積極主動的利用農業科技、農業機械的基本觀念和意識,積極主動地利用農業機械,并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運用于農業生產中。教育是長期的事業,在短期內,必須加大農業推廣站的建設,建立健全相關農業推廣體系,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手機等新舊媒體的結合,提高農業機械的宣傳和推廣,充分利用農業合作社的平臺,建立農業機械運用示范基地,加強農業機械的鑒定、認證程序監管,加強農業機械的操作、維修、養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為農業機械的宣傳和推廣提供完整、高效的推廣體系和推廣系統。
3.2 增強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提高農業機械的科技化水平
南華縣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分不平衡,結構單一,對此,必須加強資金投入。加強農業機械研發的資金投入,為農業機械的科技研發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農業機械的研發,應更加注重機械的性能和質量,加強南華縣農業機械在山地地區的適用性,以適應當地山多平原少的情況,應將農業機械向小型化、輕便化、靈活化、高效化研發,解放機械操作的人力成本和降低能耗,將機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效結合;要堅定農業機械化的基層資金扶持,在農機購買優惠補貼上加大力度,使現有的農業機械能惠及更多的農民,提高農業機械對基層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也要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的資金投入,為基層農業推廣站的基本設施和人員配備、人員培養提供保障。
3.3 加強農業機械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
除了農業機械的研發、銷售以外,應加強農業機械配套設施的建設。隨著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的農業機械越來越現代化,要加強農業機械的研發,進行一定的產學研研究基地、農業機械示范基地、農業機械技術學校、農業機械宣傳推廣系統、農業機械維修點、農業機械購買信貸優惠政策、農業機械咨詢服務熱線、發展基層道路交通等,這些都是促進南華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4 結語
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是促進農業發展的必要舉措之一。我國是農業大國,十分重視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建設,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進南華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效建議,供相關行業參考,只有地方的經濟水平提高了,國家才會更加繁榮。
參考文獻
[1]王慶霞.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主要措施[J].農業與技術,
2014(11).
[2]顧宇杰.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研究[J].明日風尚,2017(9).
[3]羅德福.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南方農機,2017(14).
[4]Larson,D.L.,Clyma,H.E.Electro-osmosis effectiveness in reducing tillage draft force and energy requirements[J]. Transaction of the ASAE.1995,38(5):1281-1288.
作者簡介:王靜芬(1973-),女,云南南華縣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