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忠 夏娜


【摘 要】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實踐教育的重要環節,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的思想教育是高職院校、家長、學界高度重視和重點關注的內容。我們課題組在總結以往實際工作經驗基礎上,把“以人為本”作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理論邏輯,把“全程育人”作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建構思路,把“實踐育人”作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現實路徑,著力構建了“三位一體,思想遞進”式“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并付諸實踐。
【Abstract】Pos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during post practice is highly valued and focus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rents and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we take "people-oriented" as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3-3 system"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 and take "the whole course of education" as the constructive thinking of the "3-3 system"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 and take "practice education" as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e "3-3 system"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 A"trinity, progressive thinking" type of "3-3 system"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 has been established , and put into practice.
【關鍵詞】頂崗實習 ; “三三制”; 思想教育; 模式
【Keywords】internship; "3-3 system"; ideological education; mode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5-0117-03
1 引言
頂崗實習,是在基本上完成理論課程、大部分專業技能課之后,到專業對口的企業等用人單位的崗位現場直接參與一線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過程,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企業管理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形式。高職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已經在全國得到了全面鋪開,實習時間大多為0.5-1年。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出現了一些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思想問題,不容忽視。當前,高職頂崗實習思想教育,已經引起了高職院校、家長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和重點關注,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們課題組在總結以往實際工作經驗基礎上,提出并構建了獨有模式——“三位一體,思想遞進”式“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以供同行參考。
2 “以人為本”:“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理論邏輯
何謂思想教育模式?思想教育,是社會或社會個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認為,所謂思想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體制下, 社會或社會個體等教育主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價值觀念,按照既定思路高效完成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形成的某種概括性教育標準形式或方案的一種參照性指導方略。從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內涵來看,要想建構思想教育教育模式,需要厘清其理論邏輯。
“改造世界必須基于認識世界這個基礎:一方面認識世界為改造世界提供規律性認識和理論指導,這就是事實判斷;另一方面認識世界為改造世界提供方向和價值,這就是價值判斷。”[1]思想教育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當然地成為我們建構“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理論邏輯。如何在“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論邏輯?建構模式的理論基礎是關鍵。具體而言,在建構時我們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和杜威“從做中學”道德教育思想作為理論基礎:一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堅持“以人為本”和“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個人的全面發展,應注重人性化和生命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認為,人的思想生成、發展和成熟必須在實踐中完成。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必須立足于現實生活,堅持實踐生成論。二是杜威“從做中學”道德教育思想。他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極力強調道德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還應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3 “全程育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建構理路
3.1 依據“蝴蝶效應”假設
在校企文化融合視閾下,改變思想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職頂崗實習思想教育效果。我們認為,把“蝴蝶效應”假設作為高職頂崗實習“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理論假設,當其付諸實踐后,對高職頂崗實習生思想教育會有正向效果,且通過實踐優化后具有放大效應。
3.2 架設“三位一體”結構
從企業、學校、學生三個層面,來建構實施高職頂崗實習思想教育“三方主體”;從頂崗實習的實習前、實習中、實習后三個時間段的思想教育,來建構實習認知、實踐體驗、內化升華等“三個階段”;從思想教育實施過程層面,來建構思想教育導師化、教育指導紀實化、教育平臺立體化等“三化機制”。
3.3 堅持“階梯遞進”理路
高職頂崗實習中思想教育機制、實現形式、思想教育途徑、思想教育方法。根據思想教育階段性特點,構建高職頂崗實習思想教育三個層次的“遞進階梯”,即實習前開展實習認知思想教育、實習中開展實踐體驗思想教育、實習后開展內化提升思想教育。
■
4 “實踐育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的現實路徑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2]從這個邏輯出發,我們在構建“三三制”思想教育模式后進行了實踐應用探索。
4.1 致力于開展實習認知思想教育
在頂崗實習前,我們召開頂崗實習動員會,著力就頂崗實習的重要性開展思想動員,統一思想,幫助學生提高認識。開展就業專題講座,幫助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促使其逐步由校園學生向企業員工轉變,由被服務人向服務別人轉變。舉辦培訓班,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和了解所要實習的企業文化、崗位性質、工作內容,特別是在培訓班中再一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著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職業理想,更具體的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事業精神。
4.2 致力于開展實踐體驗思想教育
在頂崗實習中,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途徑來開展思想教育:一是思想教育“導師化”。實行校企“雙導師制”,由企方部門領導或骨干員工、崗位前輩作為兼職輔導員,擔任工作上的思想教育導師,進行工作經驗傳授、工作任務指導,著力排解因工作問題而產生的思想問題;由輔導員(班主任)或實習指導老師擔任思想上和生活上的思想教育導師,進行生活關照,開展法制與安全教育,著重在緊張、壓力、焦慮、恐懼等方面開展心理疏導和情緒疏解,特別是關注學生的戀愛問題,甚至進行感情變化的“動態跟蹤”。二是思想教育“紀實化”。通過建立成長檔案、思想周記本、心理輔導記錄冊,建立教育指導紀實化機制,具體落實思想教育的“紀實化”行動。三是思想教育“立體化”。通過導師QQ群、師生QQ群、微信群和網絡數據平臺——“實習網校APP”等“三群一平臺”,建立思想教育平臺立體化機制,具體落實思想教育的“立體化”行動。
4.3 致力于開展內化提升思想教育
在頂崗實習后,思想教育并沒有做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言,“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他掌著舵,學生們用力把船劃向前去。”[3]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實習總結思想教育。輔導員老師、校企雙方的實習指導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做好個人實習經驗總結;同時,學校召開頂崗實習總結表彰大會,對優秀團隊與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二是職業發展規劃教育。通過0.5~1年的頂崗實習,學生的體驗、感悟一定比較深,這時需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再一次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并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三是就業準備思想教育。這個就業準備,更多的是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祛除步入社會的心里慌亂、心里緊張等心理不適;指導學生辦理各類畢業手續,以免讓學生在辦手續不暢時產生的抱怨情緒或不文明行為。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地與“重點人”進行一對一溝通交談,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董振華執筆.政治意識的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N]. 2017-01-23(A1版).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吳尚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階五化”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1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