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名利場》是世界著名的現實主義批判小說,標志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名利場》中利蓓加女性形象,闡述女性傳統地位的顛覆及對社會造成的巨大影響力,探究女性主義覺醒的過程。
關鍵詞:《名利場》;女性主義;研究分析
作者簡介:孫佳(1982.2-),女,吉林大安人,碩士,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及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1--02
現實主義批判小說《名利場》是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薩克雷的作品,自面世以來,這部小說由于其內容的現實性和批判性引起了世界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并產生了不同的見解,部分學者認為薩克雷的《名利場》過度宣揚名利、金錢至上的理念,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名利場》中的女性角色利蓓加是敢于追求自己生活的獨立形象,是女性意識覺醒和地位提高的開端。19世紀的英國啟蒙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 ,自由、平等、人權等思想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女性思想得到解放,尤其是家庭婦女想要正確到經濟獨立的權利,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家庭地位,追求男女平等的社會地位,小說《名利場》就是誕生于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體現了女性在權利解放過程中所做的斗爭。
一、《名利場》小說簡介
《名利場》是英國小說家薩克雷的代表作品,小說真實的揭露和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19世紀的英國正處于政局動蕩時期,追名逐利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名利場》就以現實社會為背景,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人性的復雜,在其作品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真實地刻畫了 飽滿的人物形象,小說主要圍繞利蓓加想要躋身于上層社會而進行的一切行為為主線,利蓓加是下層社會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她有著美麗的外表,但是卻在生活中處處受到壓迫和排擠,加大了利蓓加想要進入上流社會的決心,為達到這一目標,利蓓加不擇手段,出賣自身,阿諛諂媚,然而最終還是失敗了。利蓓加是《名利場》刻畫的主要人物,盡管其人物形象并不是完美的,正是由于其性格中的缺陷,塑造了真實、生動的任務,作為孤兒的利蓓加,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和地位,想要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如美麗的外表、聰明的才智,她的而性格中既有自私自利、趨炎附勢的一面,又具有聰明大膽、果斷能干的一面,是典型的雙性人格氣質,通過解讀利蓓加的人物形象,揭示和反映了當時社會黑暗腐朽的現象。
19世紀之前的英國,女性地位十分低下,長期處于弱勢群體,沒有獨立的人權,是男性的附屬品,這種畸形的社會關系下,傳統的女性形象和地位根深蒂固,很多女性將自身的價值和幸福寄托于婚后的家庭和幸福,并認為只有嫁得好才實現女性的價值,這樣的社會背景中,女性不斷遭受到壓迫,身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隨著啟蒙運動的開展,女性意識開始覺醒,并爆發了大規模女性主義運動,呼吁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二、《名利場》中女性主義的藝術表現
小說《名利場》中的女性主義主要是通過利蓓加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來的,薩克雷通過細致的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等動作,將利蓓加的反抗精神生動的表現出來,下文具體分析了《名利場》中女性主義的藝術表現形式;
首先在人物動作的描寫方面,作者薩克雷充分利用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從人物的動作細節中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如小說開篇寫到:“利蓓加小姐交叉著手,冷冷地笑著鞠了一個躬,表示不稀罕校長賞給她的面子。”從上述文字中可以發現,作者在一開始就將利蓓加的反抗精神展示出來,通過“交叉著受”、“冷笑”等動作,刻畫了利蓓加加性格中的桀驁不馴,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向上層社會低頭的形象,將人物的性格通過簡單的動作描寫表達出來。又比如文中寫到:“夏潑小姐伸出右手的二拇指,淡淡地把頭一點,那神情真叫人奈何她不得,把個中尉怔住了。”中尉想要提及利蓓加的過去威脅她,然而利蓓加卻不畏詮釋,“伸出右手二拇指”、“淡淡地把頭一點”,表現出利蓓加對自身過去的坦然,讓對方知難而去。
其次在人物語言描寫方面,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為讀者展示了利蓓加犀利的言詞和機智的人物形象,如“如果所有的人娶親的時候都打細算盤,世界上的人口一定要大大的減少。”這段話是利蓓加在為自己謀求婚事時而說的話,從女子學校畢業后,由于在學校中處處受到排擠和壓迫,更加堅定了利蓓加想要躋身于上層社會的決心,在這一過程中擁有了不堪的過去,因此在面對婚姻的看法時,提出了自己的婚姻觀,同時這段話也象征著女性家庭地位的覺醒,標志著女性開始關注自身的幸福。
最后在人物心理描寫方面,心理描寫是小說重要的表現手法,通過心理描寫能夠真實地 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性的認知,小說主人公利蓓加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其性格中既有虛偽有也真實的 一面,在面對當時女性地位極低的社會現狀,利蓓加企圖用個人力量與整個社會進行斗爭,表達了對權勢貴族的不懈,如文中“瞧她們對那半黑種勢利討好的樣兒! 還不是為著她有成千累萬的財產嗎? 就算她有錢……伯爵的孫女兒出身雖好,也不見得比我有教養。……我跟著爸爸的時候,那些男的只要能夠一黃昏陪著我,情愿丟了最熱鬧的宴會和跳舞會都不去呢!”這段對利蓓加的心理描寫奠定了全文的基本主題,表達了利蓓加在面對各種不公平待遇時,敢于反抗和不服輸的精神,以及想要躋身上層社會的決心,盡管其最后失敗了,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名利場》中的女性主義觀點
(一)爭取女性社會地位提高,擁有獨立自主意識
利蓓加是英國傳統的女性形象,其身世十分坎坷,十歲是就淪為孤兒,獨自在社會上打拼,處處遭受到了排擠和壓迫,長期底層社會的生活導致利蓓加對上冊社會的向往和追求,為了擺脫生活的壓迫,她逐漸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聰明才智,想要過上理想的生活。在婚姻上,利蓓加將自身的精明發揮到最大,利蓓加不在乎婚姻中的愛情,只在乎婚姻能給其帶來的財富,于是乎她利用自己家庭教師的身份,先后勾搭了艾米的哥哥、羅登甚至是羅登的付錢,以確保自身最大的利益,雖然后來她如愿的嫁給了羅登,沒有繼承到大額的財產,然而能夠依靠羅登太太的身份,進行上流社會的各種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利蓓加的野心。從利蓓加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發現,利蓓加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敢于斗爭的女性形象,盡管其手段和過程不可取,但是卻真切的反映了女性意識的覺醒。
(二)改變女性家庭地位,顛覆傳統女性家庭形象
19世紀的英國,家庭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由于女性沒有獨自的經濟來源,只能依靠男性角色生活,導致女性處于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沒有家庭決策權,而利蓓加則打破傳統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用其聰明的才智打開了在上層社會交往的大門,在其和羅登組建的家庭中,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完全顛倒過來了,利蓓加積極周旋在長層政權階級中,為羅登家族贏來了一次又一次地位的提升,為中多次提到“他是她的上等傭人和總管”,對傳統的家庭定位進行了顛覆。此外在母子關系上,利蓓加并沒有對孩子傾注應有親情,將孩子看做是鞏固自己家庭地位的代表,只注重自身是否能夠鞏固自身在上層社會中的地位,改變了傳統女性“相夫教子”的形象,意味著女性地位的提升。
四、結束語
《名利場》是世界首部呼吁女性獨立家解放的作品,小說通過刻畫利蓓加這一形象,充分揭示了19世紀英國上層社會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病態現象,并展示了當時社會中女性地位不高,長期受到壓迫,《名利場》中對女性主義進行呼吁,顛覆了傳統女性地位角色,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傅守祥; 胡雯.“雙性氣質”的性別魅力與現代困境——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名利場》女性形象利蓓加探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
[2]盧冰潔; 余高峰.女性主義視角下對《名利場》中蓓基·夏潑的解讀[J].名作欣賞.2016(06).
[3]賈巍巍.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蓓基·夏普——重讀《名利場》[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