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佛周
【摘要】小組合作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凸顯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過程中,由于教師教育理念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的影響,小組合作閱讀的開展狀況不容樂觀。因此,作為現代化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改理念,科學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組合作;意義;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的地位舉足輕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有效的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展學生的語文積累,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地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將合作學習有機地運用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運閱讀效率,提高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組織能力,實現好的閱讀教學效果。而在當前高中語文小組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合作學習的開展基礎比較薄弱,影響了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效率的提升。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閱讀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小組合作如何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開展。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開展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凸顯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語文閱讀的過程,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正是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閱讀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在閱讀指導中,主要是扮演策劃者、引導者的角色。同時,在閱讀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會緊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實際需求以及興趣愛好等,安排科學合理的閱讀課程以及討論問題,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討論,促使良好語文閱讀效果的實現。
(二)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現良好閱讀教學效果的基礎。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改變了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狀,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而是閱讀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將會更加頻繁,這種良性的溝通機制,對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成了閱讀的主角,這對于樹立學生的閱讀信心,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在閱讀中的溝通交流能力
和傳統的閱讀模式不同,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有效地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格局。在小組合作閱讀模式下,教師通過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閱讀教學。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將會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最終得到小組共同的答案。這種小組合作閱讀的模式,有利于改變傳統學生整個閱讀過程“緘口”的學習現狀,讓學生通過積極的交流和討論,促進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實現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閱讀模式開展的現狀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對促進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合作閱讀開展中,由于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開展的模式、原理等把握不明,導致高中語文合作閱讀尚存在一些問題:
(一)“假合作”現象時有發生,小組合作流于形式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之重可想而知。因此,在實際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一般都是將小組合作閱讀的模式運用于一些競賽、公開課以及匯報課程中。在實際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導致教師在實際的語文閱讀過程中,很少開展合作閱讀學習,從而使得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成為了教師的一些“表演”課程,導致了“假合作”現象的發生。
“假合作”具有危害性,因為這種“合作”注重的是表演,而不是真心地為解決問題。所有參與人員只是為了某種觀看目的配合出合作的狀態,大家并沒有真正的統一的需要齊心協力解決的問題,沒有真正需要合作的前提。這種流于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直接使學生對“合作”產生質疑,使本來很好的小組合作被曲解,最終容易影響高中語文合作閱讀效率的提升。
(二)合作結構、分工缺乏合理性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分組、分工是很關鍵的兩個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分組,有利于實現“優勢互助”的教學目標。而在分組之后,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也是格外關鍵的,是明確每個組員職責,確保大家積極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然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合作閱讀中,分工缺乏合理性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而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合作小組長“獨家舞臺”“獨自表演”,很多學生要么“緘口莫言”,要么“各自為陣”,整個小組合作呈現了極其混亂的現象。這種分工的不明確、職責的不明確,往往難以實現好的閱讀教學效果,最終影響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廣泛參與度。
一般而言,在分組上,盡量考慮每組人員構成綜合因素上的平衡,比如性格開朗的與內向的搭配,男生與女生搭配,思維活躍的與思維惰性的搭配,學習能力強的與學習能力弱的搭配。各組綜合因素基本平衡,小組之間才具備競爭的同等前提,而且可以起到以強帶弱的作用。當然,如果可能,對學生相互之間的人際關系融洽度有所考慮會更好。在組內分工上,要盡量根據各個學生的特點特長指導小組長合理分工,確保每個成員能做事,能做成事,都能為小組積極分擔相應的職責。有了這樣合理的分組及組內分工,合作學習才能真正有效開展。
(三)教師組織指導作用缺失,合作過程極為混亂
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是格外關鍵的。科學有效的引導,能夠激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廣泛參與度,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然而,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對小組合作閱讀的流程、方法掌握不夠透徹,導致在小組合作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對整個合作過程缺乏科學有效的組織,繼而使得整個合作過程極為混亂。交頭接耳、嬉笑打鬧、隨便說話的現象時有發生。整個課堂教學如同斷了線的風箏,難以很好地調解和控制,這種看似熱鬧,實則無序的合作閱讀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效率的提升,背離了小組合作閱讀開展的目的和初衷。
(四)小組合作閱讀的目標、內容不盡合理
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其目的是有效地改變傳統落后的閱讀模式,改變學生被動閱讀,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現狀,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廣泛參與度,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然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閱讀的過程中,對合作閱讀的目標、內容把握不夠合理,導致所設計的合作閱讀問題缺乏討論和交流的價值;同時,學生對教師合作學習的目的把握不明,導致不能迅速地抓住合作學習的主題,最終影響了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
(五)小組合作閱讀評價膚淺、片面
教學評價是小組合作閱讀開展過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在合作閱讀過程中的表現,結合合作問題的結論等展開點評,實現“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教學評價目標。然而,在實際的小組合作評價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合作閱讀的教學評價重視程度不夠,將教學點評作為可有可無的組成部分,從而使得教師在教學點評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敷衍了事,并沒有進行很好的點評,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未能給予及時的指出,最終影響了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影響了教師合作閱讀效果的提升。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閱讀開展的有效性對策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對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小組合作閱讀的開展狀況不容樂觀。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有效性對策。
(一)結合閱讀實際開展小組合作閱讀,避免形式主義
針對當前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過程中形式化、表演化和套路化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教師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閱讀的實際,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適時、適宜的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模式,實現好的合作閱讀效果。例如,在小組合作閱讀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選取合適的閱讀文獻,做到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在選取閱讀文獻之后,教師要結合閱讀文獻提出具有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和分工、討論,最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點評。總的來講,在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選擇上,教師應當遵循適度的原則,不能過度運用,也不能僅僅是為了“表演”而用,而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適度開展小組合作閱讀,為取得好的閱讀效果奠定基礎。
(二)加強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背景下逐漸興起并被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沖擊作用。然而,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任務、教學壓力較大,導致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不夠到位,難以科學有效地把握合作閱讀的核心,最終影響了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效率的提升。因此,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力度,讓教師充分把握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內涵、開展方式等,對于開展科學有效的合作閱讀,提升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的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語文教師的培訓,還有助于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讓新型的教育理念不斷武裝教師的教學頭腦,為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
(三)科學設計課堂,豐富提問方式
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的開展過程中,雖然教師并不直接參與討論過程,但在整個閱讀課堂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是整個合作閱讀的組織者、引導者,直接影響著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效果的好壞。因此,在小組合作閱讀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閱讀素材,科學設計閱讀課堂,實現 “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目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設計豐富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為實現好的閱讀效果奠定基礎。
(四)完善教學評價,提高合作閱讀效率
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的開展過程中,教學評價至關重要。教師在合作閱讀開展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結合學生的交流討論過程以及討論結果展開點評,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導學生的不足,促使學生取得進步;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交流討論的問題,指導學生從更加多元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為促進好的高中語文小組合作閱讀效果奠定基礎。
在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入分析當前小組合作閱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開展科學有效的小組合作閱讀模式,促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雪華,甘永祖.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