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柱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中,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再次被語文的課程標準所重點提及。課程標準指出,要將合作的學習方式當為重要內容,使得學生把舊觀念下的教學中所養成的單一學習轉變為素質教育下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習慣去主動收獲知識,有獨立的思想。合作學習的方式適用于初中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也穿插于每堂課上,所以,將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到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筆者就本著多年的教育經驗,將初中語文中合作學習的方式加以闡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可以讓班級的凝聚力得以提升,促使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做到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切不可使學生在小組中濫竽充數,凡事靠隊員。并且學校教研組還要多次展開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把小組合作的問題分析透徹,促使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得以迸發,使其通過小組合作這樣的學習方式,增強團隊意識,提升學習能力,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想必是個人都不會陌生,在學習方面也是一樣的,一個人對問題的思考肯定抵不過團隊共同的探討。20世紀70年代,合作學習的方式在美國被提出后,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我國也將其廣泛運用于教學之中。學生是發展中的主體,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情感認知,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特點,所以進行合作學習,可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具備實踐探究的意識。伴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一定要改變讓學生感到無趣的教育方式,形成合作、自主、實踐的新型教育方法。促使老師和同學之間能夠進行更多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人際關系。而且學生經歷了小組合作學習之后,不僅能夠鍛煉討論問題時的語言交流能力,還能讓每個人都將自己心中所想表述出來,提升思維的積極性,提高活動的參與意識,還可以一定程度的使那些懦弱內向的學生變得陽光起來,達到師生間、班級間團結友愛的目的,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二、合作學習的問題
(一)缺乏指導
教師太過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缺失了對其專業知識的指導,學生對學什么、如何學等模糊不解。
(二)內容虛薄
教師只重視課堂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形式,而不去關心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結論,缺少內容上的厚度。
(三)重優輕良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發表的言論,而不去聽辨成績一般的學生,達不到學生間平等的要求。
三、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合理分組
教師在讓學生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科學理性的進行分組,使合作學習更加的高效有序。如果分組不合理,那么會產生小組之間實力懸殊和組員不和睦的問題。所以,進行科學的分組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上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可以是一組四個學生,一個成績拔尖的,一個成績倒數的,剩下兩名居于中間,這樣分組可以使各小組間的學習能力趨于穩定;然后每個小組中,還要有一個能說敢說的,一個內向喜靜的,促使大家都活躍起來,外向的也會帶動內向的敢于發言。然后,每組還要確定一名組長,組長由那個學習成績最差的人來擔任,如果他無心管理小組,還會受到好學生的督促,促使所有同學都不斷向上,積極奮進。
(二)合理安排時間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不能把時間一味都拋給學生,而是應該科學的掌控,什么時候該讓學生思考,什么時候該讓學生討論都要了熟于胸。把思考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讓學生產生需要討論才能解決掉的問題,然后再加以商討,這樣學習可以使得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穩步提升,事半功倍。
例如在學習《公輸》這篇文章時,可以先安排出讓學生互默詞語的時間,然后再給他們十分鐘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再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探討,這樣高效的學習,怎么能不讓學生的學習成績進步呢?
(三)合理設計內容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每堂課學生需要小組學習的內容列好,以便使教學具有目的性,千萬不能盲目地想到什么講什么。這樣不僅阻礙了學生前進的道路,也會使教師本身背負教學不專心的壞名聲。
例如教師在講解《變色龍》這篇課文時,要先讓學生進行分工朗讀,然后小組一起分析小說的主人公特點是什么?奧楚蔑洛夫有幾次變化?是什么原因讓他變化的?怎樣變化的?狗咬人的事件是如何處理的?主人是誰?等,通過這些有目的的問題,讓一篇課文的人物生動形象的落于學生的心中,促使學生初中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之,教師自己要知曉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合理的安排課堂上的時間,課前再定下系統的目標,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克服掉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讓學生在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
[2]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5.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