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偉
摘 要: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無怪乎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引起,學生自己和校方的原因以及校外環境的原因,論文重點從這三個方面原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突發事件;安全意識
通過對最近從各方渠道搜集到的大學生突發事件數據的整理研究,并做了相關的社會調查,借此來分析遼寧省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形成背景和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1.政治思想不成熟
大學生是一個青春期向著成年期邁進的特殊群體,在這個過渡階段中,高校大學生政治思想方面沒有太大的覺悟,法律意識比較欠缺也沒有形成相對穩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三觀”。由筆者的調查數據顯示,43%的被調查大學生平時并不太關注新聞或者國家大事,他們平時關注的是一些花邊新聞、小道消息或者游戲資訊等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而這些信息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夾雜一些負面的思想,容易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利于其心理素質的提高。因此,大學生的政治思想不成熟是導致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爆發的重要主觀因素之一。
2. 安全意識不夠
在當前這個和平年代里,高校大學生們一直都生活在相對比較舒適、安逸的環境中,因此缺乏安全意識,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一些安全細節,導致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圖1是筆者根據200份遼寧省大學生調查問卷所得信息進行整合歸納制作的大學生安全隱患意識統計圖。
圖中顯示只有21.5%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周圍有著比較大的安全隱患,3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隱患但不足為慮,還有22%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周圍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從有26.5%的被調查者則對自身周圍環境的安全狀況不太清楚,顯得漠不關心,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宿舍內使用風筒、熱得快、電水壺等容易引發安全問題的違章電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是多么的薄弱。
3.心理素質較差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15%—20%左右的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例如:由于就業困難引起的焦慮不安,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引起的抑郁,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引起的自卑等等,尤其是一些“特殊”學生,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4.法治觀念淡薄
大學是一個學習與成長的階段,在這個期間高校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經常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評價一切是非功過的標準,同時他們的自律意識以及法律意識就顯得比較淡薄,筆者根據整合的調查問卷數據制作了表1,如表格中數據所示當身邊朋友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6%的大學生認為應該為同學兩肋插刀,為了所謂的義氣而感情用事,還有10.5%的大學生認為找來其他同學把事情鬧大,這樣的想法已經背離的大學生的行為準則,這類大學生在處理問題時一味的使用武力而不會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這就是法制觀念淡薄而造成的結果。這就是大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無法冷靜思考,缺乏法律意識,不知道運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做出了錯誤的行動,進而導致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的爆發。
二、學校方面的原因
在學校方面,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校在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夠,二是高校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存在薄弱環節。
1. 高校對大學生安全知識的教育力度不夠
高校教育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缺乏心理干預與預防教育、缺少危機教育、法制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等方面。學校對于這方寫面的專門課程很少,同時又缺乏平時對大學生的日常教育,忽視了學生思想文化、法律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得學生對于法律、心理、思政方面的知識了解的不多,更不要說利用這些知識來調節自己,因此,遇到問題就很難解決。
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老師、家長都只關系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小學到高中,學校成了培養“大學生”的機器;到了大學,雖然有開設一些心理方面、法律方面的課程,但對學生的教育力度遠遠不夠,筆者根據發放的調查問卷所得數據進行整合繪制了如表2所示的數據表。表中顯示有44.5%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上過安全教育的相關課程,有46.0%的學生表示在校期間沒有受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先關訓練,有35.5%的學生在校期間也沒有參加過安全應急知識的宣傳活動,由此可見,一些高校忽視了對大學生的防范意識教育、危機意識教育等,導致大學生面對緊急事件時驚慌失措、心理失衡,不懂如何面對,如何自救等等。
2.高校在大學生安全管理中存在薄弱環節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社會環境的錯綜復雜,導致大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使得學校對大學生的安全管理變得比較力不從心。
高校管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繁瑣的工程,它包含了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它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紕漏,都有可能成為引發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導火索。隨著各個高校后勤管理逐漸走向社會化,給高校學生帶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給高校的發展帶來動力的同時也帶了挑戰。根據調查統計的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200名高校大學生中,只有44%的學生認為學校應該設立有專門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部門,也就是說還有56%的學生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會顯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找誰去求援,這些與學生切身安全相關的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很有可能會引起突發事件的發生甚至會使突發事件進一步惡化,因此高校必須正視對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
三、校外社會環境的原因
校園周邊的環境,也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突發事件的發生幾率,不良的周邊環境為大學生突發事件增添了諸多潛在的風險因子。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經不住各種各樣的誘惑,例如,被犯罪團伙拉入非法傳銷組織,我校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大學生被騙入傳銷窩點的事件,為此,校方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將其解救出來。所以說復雜的校外社會環境也會帶來諸多不安定因素。
1.校園周邊的環境影響
制作了220份調查問卷,并從中篩選出200有效問卷進行整合分析,根據筆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被調查者認為其所在高校周圍環境大多都在郊區,這些地方一般多有網吧、民房以及攤販擺設點,一般這種地方多為魚龍混雜之地,有27%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的高校地點比較繁華,人流量較大,環境比較復雜,還有17%的人認為其高校地點位于鬧市區,而這種地方一般頗為繁華,是人流最集中之地,環境更為復雜,所以綜合來看,有88%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所在高校周圍的情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環境復雜,人流量大,而這些因素正是隱含突發事件風險因子的關鍵,學校周圍一般都遍布網吧、飯店旅館、超市等,這些地方是一些社會不法分子經常出沒的地方,大學生與他們接觸之后很容易引起糾紛,甚至會出現打架斗毆等惡劣事件的發生,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威脅。
1. 學生的家庭原因
家庭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對孩子心理以及品格的影響更可能會伴隨他們的一生,例如,一些家庭不和睦的家庭,孩子會比較沒有安全感,長大之后不太會相信別人;一些單親的孩子,可能會有心理上的缺陷;一些家長比較暴力的,孩子的脾氣也比較暴躁。因此,家庭因素對大學生突發事件的發生往往起到間接地作用,但它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這些深遠的影響也較易導致突發事件的發生。在筆者搜集到的近5年來遼寧省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中有數起跳樓自殺案件的原因都是與家里父母關系不和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所造成的。
2. 網絡媒體的影響
現如今互聯網成為大學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須品,高校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使用愈加頻繁,網絡成為學生們與外界交流和聯系的一個重要手段,網絡上有著龐大的信息資源供大學生瀏覽查閱,可以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有著不小的弊端,根據筆者的調查數據顯示有43%的大學生平時并不關注社會新聞及國家大事,他們借助于網絡所查閱的大部分是游戲、電影電視劇、花邊新聞等其他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散播不良誘惑從而引發大學生突發事件的根源所在。
其一,由于大學生求知欲很強,各種信息都想要了解,而網絡上的黃色信息、反動宣傳、暴力游戲等使一部分大學生沉溺于此,無法自拔,長此以往,一些大學生在這些消極信息的影響下做出了一些讓自己后悔終生的違法行為。
其二,網絡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在信息流轉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由于其信息傳遞的盲目性,也推動了負面信息的傳播。一些本可以解決的事情,由于網絡的介入導致事件的擴大化,小事變大事,能解決變成難解決,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解決;由此一些原本普通的事件在網絡的推動下使得整個社會都高度關注。因此,互聯網有時候也會成為大學生突發事件爆發及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