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摘要:在當今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下,學生就業問題成為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面對就業壓力,只有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畢業生 高校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7-0155-02
一、思維力及執行力不足
從宏觀看,中國家長希望子女讀大學,但是高考單一制度下的學生大都有被動應試思維,缺乏主動全面思維,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尤其嚴重。在求職過程中往往表現為:不能很好地明白面試過程中所考察的點,喜歡憑主觀感覺回答問題,不能引起面試官的共鳴,與機遇擦肩而過;當面對案例或問題時,理工科學生往往易追求單一答案而缺乏求學的好奇心、問問題及理性討論的能力,在單一的線性思維下不能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法,給人留下變通能力差、創新能力不強、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的印象。當畢業生在面試過程中才慢慢發覺企業所需要的能力與自己的技能經驗落差很大時,已很難在短時間內尋求突破,改變自己。
二、英語不是一流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的作用不言而喻。外企、大國企、具有國際業務的優秀民企更是把英語作為重要的篩選條件,很多時候英語成為大學畢業生進入優秀企業的攔路虎。一般情況下,去國外留學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優于國內大部分學生,而國內大學生從小接受中文教學,缺乏全英的聽說訓練,在面試時才真正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國內大學畢業生在面試時才開始準備英語口語,而海歸回來的學生越來越多,求職競爭越發激烈,一流外企要求高,如果不突破英語難關,畢業生要想進入一流外企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三、畢業生不夠主動,感通、適應和學習能力不夠
我院為理工科專業院校,理工科畢業生平時較專注于專業課和科學研究,缺乏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雖然學生在就業前有過短暫的專業課實習,但面對真正的職場,還是會遇到適應能力和崗位中的學習能力不強的問題。感通能力表現在面試過程中無法深層次地理解面試官問題背后的含義,僅依據自己的主觀感受回答,這是很難引起面試官的興趣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表現在畢業生初入職場,極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很好地由學生向職場角色過渡,再加上自身來自外部環境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難以平衡,由此產生惡性循環。
四、學會SWOT自我分析
所謂SWOT分析通常指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而在這里我們需要學會通過SWOT中的S—Strength,先清楚知道優勢,我比別人或者其他求職者強在哪里。記得今年有一名畢業生在面試一家軟件公司的時候,一起去面試的有西安交通大學的應屆畢業生,面試官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時候,我們的學生向面試官展示了自己在大學中的作品成功獲得了Offer,而交大的畢業生雖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但過于模式化,與崗位失之交臂,所以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么非常關鍵。W—Weakness,在學會分析自己的優勢的同時還要清楚自己的劣勢,如果沒有準確地分析出自己的不足,那么前進的腳步也會隨之止步,劣勢分析反比優勢分析更為關鍵。O—Opportunity,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我們的機會在哪里?這也是分析優勢和劣勢后得出,比如我比其他面試者更加能吃苦,或者我比其他面試者更能適應網規網優工作經常要出差的情況,這些都是機會,也是找準自己定位的關鍵。最后T—Threat,這個詞可以翻譯為威脅和挑戰,作為應屆畢業生入職一家企業更多的是要明確我需要面臨的是什么樣的挑戰,每一項課本以外的工作也許都是你的一份挑戰,而不能接受挑戰,那么可能面對你的就是威脅。
五、制定適合個人的SMART
在目標管理中,有一項原則是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個詞組組成。SMART這是未來走向工作后的一項重要能力,該原則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工作計劃性等能力,更是未來走向管理崗位需要掌握的一項能力。
1.SMART原則一:S(Specific)——明確性
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對于初入公司前明確自己的目標。很多不成功的例子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得模棱兩可。
2.SMART原則二:M(Measurable)——衡量性
就是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明確目標就需要有衡量標準,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比如學習、學習內容是明確性,而衡量標準就是學習內容掌握多少,就是衡量性。
3.SMART原則三:A(Attainable)——可實現性
目標是要能夠接受的,而不是虛無縹緲不接地氣的,定目標就先不要想達成的困難,不然熱情還沒點燃就先被畏懼給打消念頭了。
4.SMART原則四:R(Relevant)——目標的相關性
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成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5.SMART原則五:T(Time-based)——時限性
或者理解為時間節點,需要制定目標后最為關鍵的一個點,不能本來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可以一個月完成的,卻因為“拖延癥”而總是不愿意去拿起書本,那么制定再好的目標和衡量標準也沒有任何價值,所以制定目標最關鍵的時限性就更為關鍵。
六、求職痛點及建議小貼士
最后,針對畢業生的求職痛點,提供給大家幾個求職小貼士:
責任編輯:劉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