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摘 要:本文的研究背景將以循環經濟理論為基礎,用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作為基本原則,進一步分析當前發展循環型高效生態農業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而提出在當前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生態農業對策,希望對今后相關農業建設和發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循環經濟;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對策
循環經濟是當前對當前生態的一種簡稱,指的也是自然界中生態能量的一種資源發展方式和規律,經濟系統的重新建構也使得生態能量逐漸走向生態系統和能量工作環節中,達成了一種全新的工作增長模式,也就是在對產品進行清潔的環節中做到變廢為寶,從而對廢棄物進行更有效的循環利用過程。生態經濟是循環經濟的本質,其工作的原理就是對生物圈和生物鏈的循環進行有效完善,從而借助更有效的技術對當前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基于此,本文將針對當前我國循環經濟模式下的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展開研究,探索相關的研究對策,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一、循環型高效生態農業面臨的問題
1.農業生產的地位邊緣化、勞動力老齡化
隨著近年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力度不斷提升,在此種背景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也將出現極為顯著的轉變,所以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壯年勞動力開始由農村走向城鎮,從最初的第一產業逐漸過渡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大大降低了我國農業生產的效益水平。
2.經營方式副業化
現階段,飛農業收入逐漸轉變成農村家庭收入的最直接方式,但是城鄉的二元社會也使得很多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群眾無法在城鎮中得到發展,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社會保障。所以,很多農戶在實際生活中并不放棄對農田的承包,而是將農業生產轉變為生產糧食的一項副業。此外,當前很多農民群眾對于科學技術的學習并沒有提起興趣,這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業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3.農業生態環境資源的修復性較差
當前可持續性發展工作已經成為全球的共同發展目標,發達國家對于廢氣、廢水和廢氣物質的排放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管理和控制,但是仍然有一些國家在發展中沒有嚴格遵循《京都議定書》的精神和要求,對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無法做到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因此也造成很多地區的自然災害頻發,農作物病蟲害或是農村牲畜疫病不斷增長,此外由于過去我國過分追求GDP增長,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錯誤道路,所以也出現了大范圍水體和空氣的污染。隨著當前我國社會工業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推進,產業和農業之間對資源的競爭矛盾更為突出,因此耕地和水資源也成為當前制約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在循環經濟模式下對生態農業進行高效發展的對策
1.合理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應該采用更有效的應對,將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當作大事來抓,同時還應該將農業循環經濟放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計劃中,通過這種方式對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進行進一步明確,在此環節中還可以分階段對計劃和工作的重點環節進行明確。在這項工作的開展中還需要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進行進一步明確,鼓勵廣大企業和農民能更好地參與到這項工作中 。此外,還需要結合當前的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對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主體進行發展和轉變,從而為我國農業經濟的循環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對宣傳力度進行提升,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理念
農業是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而循環經濟的發展也是當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更需要將科學發展工作充分融合于農業發展中,將循環經濟理念更有效地進行落實和發展。這也要求相關的政府范圍應該對當前的工作理念進行轉變,針對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和計劃,在政策的選擇上也要對循環經濟的理念進行適當調整。同時,在對村鎮經濟主體的建設環節中也要加強對經濟發展理念的完善,從而意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對工作和發展理念進行有效轉變。
3.對循環型農業進行完善,并提升社會化服務
在當前循環經濟發展體系下的生態農業,在保障體系上主要包含了政策上的保障、法律上的保障、組織上的保障等。從當前國外對循環經濟的成功推廣經驗上來看,對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起到最重要保障作用的就是循環型農業,因此更要加強對這一經濟體制的建設。所以,國家和政府更需要加強對制度的創新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對農業的財政收入進行提升,為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農業長遠發展起到有效保障作用之一的就是對循環經濟模式的應用,這種模式下的農業生產更離不開各種經濟體系、組織體系和政策體系的幫助。因此我國在發展農業的工作中更應該加強對先進經驗的吸取,做到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業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建設提供更大的幫助。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的進步有著更積極的促進作用,提升我國農業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玉清,張燕軍.循環經濟模式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7,64(3):71-74.
[2]孫廷書.循環經濟模式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27(2):53.
[3]張富強,李凡.循環經濟視角下高效生態農業的形成機理、模式選擇與政府管理研究[J].農業經濟,2016,37(5):39-41.
[4]李玉清.發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的思考——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J].農業網絡信息,2013,17(9):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