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燕 此里竹瑪
摘 要:在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影響作用下,近年來雞禽飼養數量呈現逐漸增長趨勢,飼養規模不斷加大。將數量如此龐大的雞群集中起來,如果存在不恰當的管理模式,導致某些疾病較易爆發,且存在較快的傳播速度,若不能進行有效治療,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對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積極治療尤為重要。
關鍵詞:雞群;慢性呼吸道疫病;治療
相關研究顯示,我國多數雞禽存在慢性呼吸道疫病,其中商品肉雞和商品蛋雞存在較高的發病率。在雞禽出現慢性呼吸道疫病的情況下,會導致諸多危害產生,例如:增加雛雞弱雛率;降低蛋雞產蛋量;降低種蛋孵化率和受精率;肉雞由于損傷了呼吸系統,會使其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上述危害嚴重影響養雞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對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積極治療。
一、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流行病學特點
在各種年齡段,雞較易受到支原體的感染,從而導致慢性呼吸道疫病發生,特別對于1至2個月的雛雞來說,其患病的概率更高。雞慢性呼吸道疫病具有較多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繁殖傳染、接觸傳染等,同時還可以通過病雞打噴嚏和咳嗽引起的飛沫進行傳播,或經飼養人員,污染的飼養用具、飲水及飼料等進行傳播。在常規飼養狀況下,對于患病的雞群我們難以發現其相關疾病癥狀,若有傳染性鼻炎、傳染性支氣管炎及新城疫等疾病伴隨發生,則較易誘發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發生。若存在密切飼養的雞群,通風不良的雞舍或不佳的衛生條件等,均會降低雞禽抵抗力,導致疾病發生。在一年四季中,各地雞群均較易發生慢性呼吸道疫病,不存在地區性差異,然而發病率較高的季節為春季和冬季。
二、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用藥治療
1.對敏感性藥物合理選擇,防止出現抗藥性。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敏感藥物的抗藥耐藥性產生,從而無法有效治療慢性呼吸道疫病。例如多西環素、紅霉素及泰樂霉素等相關藥物曾在治療慢性呼吸道疫病方面存在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但現階段,上述藥物的治療效果明顯降低。嚴重情況下部分雞群通過利高霉素和泰樂霉素聯合用藥治療也無法促進臨床癥狀有效改善。部分養殖戶也嘗試進行多次注射,但效果仍不明顯。
2.聯合用藥治療混合感染。雞慢性呼吸道疫病多存在混合感染的情況。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非典型雞新城、副傷寒病及大腸桿菌病等均會與慢性呼吸道疫病粉絲混合感染情況。在慢性呼吸道疫病治療過程中,若我們不加強對混合感染的重視度,在僅單一治療混合感染的情況下將無法獲得明顯治療效果。為促進治療效果顯著提高,在慢性呼吸道疫病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混合感染情況的發生有效分辨,判斷與何種疾病出現了混合感染的情況。此外,應當注意的一點是,混合感染的情況不僅包括兩種疾病的相互混合,三種或四種疾病相互混合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針對上述狀況,慢性呼吸道疫病通過非聯合用藥治療無法達到顯著治療效果,必須進行聯合用藥,從而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雞禽臨床癥狀。
3.加強對用藥療程和用藥劑量的重視度。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用藥療程的關注度,部分養殖戶為節省用藥成本,他們在治療雞慢性呼吸道疫病過程中僅進行一次或兩次注射用藥,可見上述治療無法取得顯著治療效果,同時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即便在一兩次用藥后,雞禽病情出現改善情況,但還需要對其持續用藥,對治療效果加強鞏固。通常情況下,慢性呼吸道疫病的治療療程一般為3至5天,必須對雞禽進行1至2個療程的持續治療。加強對用藥療程關注度的同時,還需要重視用藥劑量。如果存在藥物不足用量的情況,則治療效果無法達到,無法取得顯著療效;如果存在過大的藥物用量,則會出現較大的毒副作用,加之雞禽自身抵抗力較弱,導致加重雞禽病情,從而不能對雞禽實現有效治療。
三、免疫接種
對于免疫接種來說,其主要目標包括:避免雞群出現慢性呼吸道疫病;在雞蛋中,避免毒霉漿體出現經蛋傳播的情況;保證雞群產蛋量。滅活苗和弱毒苗是毒霉漿體菌苗的兩種類型。相比于弱毒苗,滅活菌苗較安全,毒力較弱,能夠將重復傳播的情況減少,抗生素不需要停用,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和生產。研究顯示,相比于被感染的母雞,通過菌苗免疫的雞具有較高的產蛋量。
1.弱毒活菌苗。對于弱毒活菌苗來說,其優點主要包括:相比于滅活菌苗,其具有較為便宜的價格,同時在部分狀況下對大群免疫較為適用,從而將雞群逐個免疫的情況消除;針對毒霉漿體各菌株來說,弱毒活菌苗的交叉保護力較好;在支氣管內,能夠有效避免形成毒霉漿體菌落,因而能夠將菌株感染流行的情況消滅。
2.滅活菌苗。由56株和R株制成的毒霉漿體菌苗具有顯著效果,能夠使毒霉漿體感染導致的臨床癥狀得到控制和減少,使該病垂直傳播的情況得到防止。但是菌苗對在支氣管內形成毒霉漿體菌落的情況無法阻止。相關研究顯示,菌苗能夠使營養水平有效改善和提高,使飼養效率和存活率提高,從而更好地防治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發生,可見滅活菌苗的作用效果十分顯著。
四、對飼養管理積極加強,促進雞禽抵抗力顯著提高
針對慢性呼吸道疫病來講,它屬于條件性的疾病。在營養充足、空氣新鮮及天氣晴朗的環境下發病率較低,雞禽出現慢性呼吸道疫病后也較易進行治療,癥狀改善較快,具有較低的復發率。反之,如果雞禽所處環境惡劣、空氣污染嚴重,且營養不足時,則會明顯增高慢性呼吸道疫病的發病率,且疾病治療較為困難,癥狀較重,病程較長,同時存在較高的疾病復發率。因此,需要對飼養管理工作積極加強,促進雞禽體質提高,增強雞禽機體抵抗力,從而有效降低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發病率,雞禽一旦發病,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治愈疾病。
與治療相比,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預防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在飼養過程中應當做到:空氣質量和飼養環境均需良好,雞苗優質,同時將衛生防疫制度合理制定,顆粒飼料的選擇應當優質全價,從而對雞慢性呼吸道疫病實現更好的控制和預防。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雞群經常發生慢性呼吸道疫病,導致該疾病引起嚴重損失的原因在于存在不恰當的飼養管理,疾病發生后,將有效措施積極采取,避免細菌病出現混合感染的情況,能夠使經濟損失降低。雞群在出現慢性呼吸道疫病但未有細菌病合并發生時,在藥物的作用下能夠得到積極預防;在合并細菌病發生的情況下,需要根據用藥程序實施準確、合理用藥,可起到顯著預防疾病的作用。此外,需要對飼養管理積極加強,從而促進雞禽抵抗力顯著提高,有效降低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春蕾.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診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8):56.
[2]徐紅燕.雞慢性呼吸道疫病的治療[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1,(7):36-37.
[3]付文廣.慢性呼吸道疫病在雞養殖中的治療[J].獸醫導刊,2015,(2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