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龍飛 樊天馗
摘 要:我國林業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如何進行更好的培育森林,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服務,是當前林業工作的重點。本文對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的途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森林培育;提高質量;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國家對林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對環境治理難度的增加,要求回歸治理的本位,著重加強了生態建設的力度。特別是加強了對森林培育的工作,這是當前工作的重心所在。
一、森林培育工作是提高森林質量的重點
提高森林質量,是我國當前林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為森林質量的提高,意味著我國生態環境和生態質量的提高,也意味著我國森林建設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森林培育工作,又是當前提高森林質量的重點。因此加強森林培育工作,是我國目前林業工作的重要環節。
二、森林培育經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全社會森林培育經營的意識不夠
目前我國公民在森林的重視程度上與西方國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于森林的生態社會以及經濟價值方面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認識。政府在這個問題上也有類似的認識,雖然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設想和口號,但是離實際行動有很大距離。從對于水利和森林的投入方面就可見一斑。
2.苗木建設工作嚴重滯后
苗木建設是森林培育工作的基礎性環節,也是森林培育的質量所在。苗圃建設目前缺乏長期的計劃和安排,市場上大都是私人經營的苗木,在質量上缺乏有效的保證。在國有集體單位,苗木的繁殖和培育工作,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市場上綠化苗木多,而森林苗木少,經濟苗木多,生態林木少。苗木建設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和計劃安排。在苗木的種類,苗木的價值特點、苗木的生物學適應性以及苗木的抗病性方面,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在科研單位的苗木研究中,研究的內容,多是“曲高和寡”,離市場比較遠,離開生產還有一定的距離。
3.目前“服役”的森林種群有整體下降生態退化等問題
目前從總體而言,我國目前服役的森林種群結構處于生態退化等問題,這些問題非常嚴重,許多森林到了嚴重的生態更替演化階段,而新的年青的苗木沒有跟上,出現了斷層現象,出現了代溝現象。看一看我國許多名山大川,很多森林群落出現類似的問題,非常可惜的是,這些問題未能引起政府的注意。這些都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就好像是我國目前的人群結構一樣,老人比較多,孩子少,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森林生態的建設和森林培育也存在類似問題。
4.國家對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引導滯后
森林培育工作,是我國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已經提出了建立生態文明的國策,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離實際需求還是很遠。這些國策的實施需要一定的組織保證和財政支持,光靠嘴上喊是不行的。由于國家對于森林培育沒有系統的和長遠的計劃,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雖然也有十三五規劃的設想,但是政府實行起來,推動的難度很大,由于條塊分割的管理制度以及“封建割據”的思想,使得我國森林培育工作嚴重滯后。
三、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的有效途徑
1.提高全民森林培育的意識
植樹造林,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每一年的三四月份,是我國造林的好時節,也是城市綠化的基本要求。在城鄉一體化的國家建設中,植樹造林的口號少了,森林培育僅僅靠林業部門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參與。應樹立全民全方位森林培育的基本理念,克服森林自然恢復論的消極影響,以及靠天吃飯的懶惰意識,養成森林培育的良好習慣,加強人工恢 復森林提升森林培育質量的意識。把森林經營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貫穿到林業建設的全過程。
2.建立科學的森林培育方法
森林培育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的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需要科學的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從抗病性種苗的繁育,到栽植管理以及后期的撫育,都需要進行嚴格的管理措施和科學的管理理念。比如適宜的樹種適宜的土壤質地,適宜的生長條件和適宜的管理方式。森林的疏密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森林的質量。樹木生長過稀,會導致樹木的尖削度過大。充分運用密度法保證森林的合理密度,確 保森林的最大連續生長量,提高森林質量,切實保證森林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
對于生態公益林,要堅持元生態保護的基本理念。對河流兩岸平緩地段100米范圍內,以及第一層山脊以內的生態公益林,要保護原有生態,主要采取封護措施進行管護經營。極端生態脆弱區主要是主梁兩側、高陡坡等地段在植被稀少且局部土質土層較好的地方,選擇適宜的樹種直播造林。
3.確定生態公益林培育的目標、方向和原則
培育高質、高價、高效的生態公益林,逐步改變低質、低價、低效現狀。從區域核心生態需求出發,以發揮森林主要生態功能為重點,培育適合生態需求,功能齊全的生態公益林。從現有林分狀況的實際出發,逐步優化樹種結構和林分類型結構,培育高收益的生態公益林。增加針闊混交林的面積和比例。堅持生態效益優先原則,對生態公益林的一切經營活動,都必須有利于發揮和提升生態效益為基礎和件。要堅持生態效益長效化原則,營造和培育生態公益林時,必須堅持生長壽命長、生態效能高的樹種作為培育發展對象,培育出高效、長壽的公益林。為國家的生態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結語
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是保持當前我國林業生態的根本保證,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這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堅持生態第一的原則。
參考文獻:
[1]董鵬飛,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途徑分析.[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33-35.
[2]陳漢清,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的途徑探討.[J]綠色科技,2016(9):128-129.
[3]李啟江,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途徑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6):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