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為護理工作提供新的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進行肺結核治療的患者70例,根據護理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干預的方法,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護理工作。比較兩組患者在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方面的不同。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干預相比于傳統的護理干預的方式在改善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肺結核;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3(a)-0160-03
Appliction valu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ANG Lan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the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4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obvious clinical advantag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helping patients recover health,it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atients.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Pulmonary tuberculosis;Psychological status;Quality of life
肺結核疾病一直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由結核桿菌入侵人體肺臟產生的疾病[1]。肺結核疾病在臨床上具有消耗大、慢性發展的特點,在損害人體肺部器官的同時,還會對人體的各個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患者的身體受到二次傷害[2]。肺結核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對患者造成心理陰影和生活上的不便。肺結核的初期發病特點較為隱蔽,因此等到該病確診時,常常為時已晚。傳統治療方式僅僅治療了患者的身體,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難以進行改善[3-4]。因此,本文就本院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進行肺結核治療的患者70例,根據護理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干預措施,保證患者的基本治療進行順利;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在保證患者健康的同時,加強心理輔導及其他功能的建設。對照組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35~67歲,平均(51.24±4.52)歲。觀察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34~66歲,平均(50.24±4.47)歲。本次試驗均排除80歲以上、18歲以下的患者,排除精神類疾病患者、排除具有重大遺傳類疾病的患者。患者均患有肺結核疾病且能夠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試驗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干預措施,保證患者的基本健康和用藥。保證患者的病情變化能第一時間掌握在相關人員的手中,一旦出現特殊情況能及時處理。做好觀察病情、用藥護理以及監測生命體征等基本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用藥健康問題以及出院的隨訪等。由于基本本身帶來的痛苦,肺結核患者的心理上較為偏激的狀態,自卑和恐懼極其容易患者的心理防線崩塌。通過用和藹、親切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心理狀態不健康的患者,進行特殊的關懷和照顧。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有針對性的教育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的醫療知識,對自身的疾病有著較為全面的認知,避免因為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抵觸等心理問題。健康教育工作能夠在保證醫生護士的基本護理的基礎上,護理工作得到二次延展,使得患者及其家屬也參與到治療過程中來。同時加強用藥安全以及用藥管理,保證患者能夠及時服藥。護理措施不應以出院作為終止,在患者康復之后,還應定期隨訪,掌握患者的病情[5]。
1.3診斷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分數等級說明:1-正常狀態,標準分在50分以下;2-輕度焦慮,標準分50~59分;3-中度焦慮,標準分為60~69分;4-重度焦慮,標準分在70分以上。)與抑郁自評量表(SDS) (標準分正常上限參考值為53分。標準總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累積得分越高,患者焦慮與抑郁的程度越重;采用MOS健康問卷(SF-36)作為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包括:情緒質量評分、軀體質量評分、心理質量評分、社會生活質量評分、交流質量評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原始積分需轉化成標準積分(百分制),轉化公式為:標準積分=(原始積分-該條目最低分值)×100/(該條目最高分值-該條目最低分值)。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優質護理在臨床應用中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服務理念。為肺結核患者提供主動、全程、人性化、全面、專業的護理優質服務,使肺結核患者的軀體保持舒適,保持患者心理狀態的平衡、使患者的住院安全得到保障,以及滿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這些都是優質護理服務的范疇。優質護理干預的措施和優勢具體如下。
3.1優質護理干預的措施
3.1.1心理干預 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措施,在患者入院時就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拉近護士和患者之間的關系[6]。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病史以及生活習慣。同時,醫生及護士在與患者進行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語氣,說話要輕柔、和藹、學會傾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自己的信任感。由于肺結核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常常由于擔心疾病會傳染給他人,常會產生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他人接觸。這都需要醫生和護士進一步的開導患者,幫助患者克服由于疾病的缺乏導致的恐懼心理,克服咳血時的悲觀情緒、克服其他不良情緒的產生,多給患者鼓勵和幫助,幫助患者重拾康復的信心[7-8]。
3.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護理干預措施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相關疾病知識,能過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通過向患者講解有效治療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恢復健康的信心。告知患者有關肺結核疾病的相關病理以及該病的演變過程,讓患者足夠了解疾病,減少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9]。
3.1.3用藥指導干預 合理的用藥方法能夠有效促進藥物的吸收,幫助患者康復。因此,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著重為患者講解用藥的方法,包括用量、用法、為患者養成按時服藥的習慣。對于某些具有刺激性的藥物,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服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通過清晰的闡述,防止患者可能由于不了解藥物而產生恐慌心理,影響患者服用。另外,要時刻監督患者用藥情況,讓患者遵從醫囑服用,避免出現患者私自減少或增加藥物用量的情況。
3.1.4飲食護理 飲食護理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中占據重要地位。告知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要加強營養,注意飲食。食物要以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制成飲食知識手冊,發放給患者及其家屬。
3.1.5出院指導 當患者出院時,醫院還應加強護理干預。醫生及護士要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需要服用的藥物。要求患者要按時服藥,并做好復查工作[10-11]。
3.2優質護理干預的優勢
3.2.1降低患者心理焦慮情況 由于肺結核疾病的特殊性,再加之自身對疾病的不了解,常會有心理焦慮。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肺結核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不治之癥,而是有良好的醫療辦法幫助患者痊愈[12-13]。因此,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能夠讓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情況,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降低患者心理焦慮的情況。
3.2.2降低患者心理抑郁情況 部分患者擔心自己會把肺結核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因此在與人交流時常常有自卑心理,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心理抑郁。而優質護理干預能夠通過疏導,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這種護理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工作[14]。
3.2.3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肺結核疾病會一定程度上限制住患者的生活,為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造成諸多不便。而優質護理干預的方式能改善這一情況。通過服藥、肢體恢復訓練、心理輔導、交流輔導等措施,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