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
摘 要: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是高校發展大學生黨員的重要環節,高質量的培訓會讓入黨積極分子在思想政治上變得成熟,自覺形成較高的思想政治修養,向最終成功加入黨組織邁出關鍵一步。文章以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從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引入微黨課實踐入手,分析微黨課在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的優勢與實際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完善和優化微黨課實踐應用的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微黨課;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3-0001-02
“高校微黨課”是指在高校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大學生黨員進行培訓教育的過程中以微博、微信、微視頻等為載體,基于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等新媒體所形成的一種新的黨課模式。發展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一環,而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課培訓,是大學生邁向黨組織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高質量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能為積極向黨組織靠近的青年大學生搭建一個系統學習、交流思想、錘煉黨性的平臺,鑒于其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教育作用,高校黨課教學必須要適應新環境、新特點和新趨勢,既要有時代內涵又要突出教育實效。當代大學生是在新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微博、微信等微媒體微平臺下的微陣地已經成為大學生接受和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要想讓黨課被大學生接受并成為大學生可以長知識、學本領、受教育的平臺,讓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高校與時俱進引入微黨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從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引入微黨課實踐入手,分析微黨課在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的優勢與實際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完善和優化微黨課實踐應用的路徑。
一、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引入微黨課實踐概述
本文選取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黨校第54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培訓班負責人、學員的深入調研訪談,了解該校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基本情況以及微黨課在第54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實踐應用的具體情況。
1. 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基本情況
該校依托學校黨校培訓陣地已經開辦53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大批積極上進的大學生通過培訓班進行系統學習,掌握了黨的知識,實現了思想和行動上的重大轉變,很多學員最終加入了黨組織。第54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的第一次培訓,站在十九大的新起點上,本期培訓班除了安排專題講座和專家培訓繼續強化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員權利義務等黨的基本政治理論知識外,還首次引入微黨課實踐,意在變“被動聽”為“主動學”,通過更加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引導大學生更加主動地強化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系統學習,激發大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2. 微黨課互動課堂基本情況
培訓班組織學員開展了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的微黨課互動課堂教學,累計16學時。從精心選題到用心準備一堂微黨課,從制作PPT到鼓足勇氣講出一堂微黨課,學員們積極響應,熱情參與。本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共計131名學員,有87名學員完成了微黨課制作和講解。
3. 組建微黨課匯報團進行宣講的基本情況
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實際,高校搭建了“激揚青春跟黨走,同心共筑中國夢”微黨課匯報平臺。入黨積極分子代表自發組成微黨課匯報團,通過舞臺劇、講故事、詩朗誦、說唱、演講等多種形式,結合20天培訓的學習體會,制作出“跟黨走,做新時代青年”“我為什么入黨”“不忘初心跟黨走”“大學生,修德則事成”“踐行四講四有,做一名合格黨員”五堂精彩生動不失深刻思想內涵的精品微黨課,并進行匯報宣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微黨課在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應用中的優勢與實際困境
1. 優勢與作用
(1)學員參與培訓更加積極主動。從選題到制作,學員們精心準備著每一堂微黨課,相互交流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員們通過互動課堂實踐系統學習了黨的歷史,全面梳理黨的知識,深刻領悟黨的精神,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實現了三個轉變,即變被動為主動、變枯燥為生動、變單一為靈活。通過“理論”與“實踐”即“聽課”與“講課”相結合,學員做到了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本文作者對參與第54期培訓班微黨課互動的學員代表進行深入訪談,了解到參與微黨課互動的入黨積極分子從精心選題設計黨課內容到制作PPT和準備講稿,再到最終站到講臺上講出一堂微黨課,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翻閱大量資料,查找案例支撐,第一次感受到了主動參與、收獲成功的成就感。
(2)培訓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打破傳統黨課只有專家在講的模式,精品微黨課注重融入說唱朗誦、舞臺劇、合唱舞蹈等多種表現形式,讓參與者與聽課者對黨員的權利義務和黨的宗旨有一個形象的記憶,并自覺轉化為行動指南,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學生以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主動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的承諾。本文作者對兩個以說唱和舞臺劇形式演繹微黨課的大學生代表進行了訪談,了解到符合時代特征的微黨課將大學生對黨、學校和國家的熱愛情懷形式多樣地表達出來,能夠引發入黨積極分子的關注,讓很多大學生引起共鳴,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微黨課的意義所在。
(3)培訓活動更加突出實效。培訓班通過搭建“微黨課”平臺,引導入黨積極分子以“小”見“大”,用小故事講大主題,以小人物講大作為,以小載體見大成效。學員通過調研走訪身邊黨員,了解身邊的故事,圍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用實例支撐,通過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詮釋,讓黨的知識得到更好的內化。通過對前幾期入黨積極分子的訪談,本文作者了解到部分學員以前對黨的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像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這樣的“四講四有”理論,苦惱于不能準確記憶與理解。而第54期培訓班幾個對此有困惑的學員,通過思考制作了一堂微黨課來詮釋“四講四有”,結合圖解、實例、視頻等元素形象生動地講解“四講四有”理論知識。有了微黨課,學員能夠對政治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也更愿意參加黨課學習。像“為什么要入黨”這樣的微黨課,圍繞部分大學生困惑的入黨動機問題,學員通過調研走訪,結合志愿者的真實故事將入黨動機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的學習與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去講解,把對黨的知識的理解轉化為具體的實踐行動,提高了教育實效性。
2. 實際困境分析
(1)有的微黨課技術含量不高。一方面,大多數學員的微黨課就是通過PPT演示文稿,輔助以簡單的視頻,像動畫視頻等新媒體元素比較欠缺,新媒體技術含量不高。另一方面,微黨課的制作效果并不理想,微黨課錄制和后期剪輯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2)微黨課新媒體平臺線上推廣不夠。目前,微黨課主要依托黨校培訓班以黨課講演互動課堂的線下應用為主陣地,而通過新媒體平臺將微黨課成果進行線上推廣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能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學習微黨課并在線上進行研討交流的大學生很少。
(3)微黨課常態化學習應用不足。無論是微黨課互動課堂還是匯報表演,都是圍繞黨課培訓而開展的就某個專題而特定的微課程,對大學生來說教育很深刻,但教育的影響力并不持久。微黨課作為常態化課程進行制作和推廣仍然比較欠缺,一些大學生不重視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在課后針對當前黨建熱點問題進行學習,挖掘微黨課素材的敏感度也不夠。若不能用心發現身邊同學在黨建知識上存在的困惑,針對黨建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然后有針對性地錄制簡短型微黨課,現階段集中發力的微黨課教育便缺少后勁和持久的影響力。
三、優化微黨課在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中應用實踐路徑
1. 注重優化微黨課內容,優化微黨課制作流程
一方面,微黨課內容要符合三個特征。一是要突出時代意義。作為一種學習載體和手段,微黨課的目的是強化大學生對黨的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既然是黨課,那就要具有政治性,符合時代特征,以傳達和講解黨的理論知識為根本目標,強化對時代精神的深入學習和理解。二是要有實效性。要通過調查研究了解高校黨性教育的任務、黨的知識學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了解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主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三是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微黨課傳達的必須是富有青春氣息,傳播正能量的內容,要形成積極的輿論導向,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四是用事例講述道理。在微黨課中,要引用身邊的事例對政治理論進行說明,以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引導學員通過事例領悟和理解黨的知識。另一方面,注重從技術角度優化微黨課制作流程。制作微黨課時,從PPT演示文稿的制作到錄制再到后期剪輯,大學生要不斷優化技術手段,制作精品微黨課。
2. 完善微黨課新媒體平臺的推廣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覆蓋面也比較廣,手機網絡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要充分運用和發揮網絡技術手段,使“微黨課”更具影響力,“微黨課”的內容更具時效性,讓大學生黨員學習起來更加便捷。高校要注重搭建黨建微博、微信平臺,利用現有官方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和基層黨建手機服務客戶端來推廣微黨課,增設微黨課互動模塊,引導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相互關注,形成黨支部、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普通大學生共同參與的微博微信網絡群。例如,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可以利用吉林省信息化黨建平臺長白山E支部手機云平臺來進行推廣和學習,也可以在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微信公眾平臺上開通微黨課專欄,匯入大學生自己的精品微黨課和主流媒體網站上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微黨課,使學員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取學習內容,并通過評論等方式實現學習體會的互動和交流。
3. 建立微黨課學習實踐考評機制
要采用線上與線下考評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一方面,量化線下考核。要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中將微黨課互動課堂安排固定學時,設定基礎學分和獎勵學分,增加微黨課實踐在黨校結業和評優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增設線上考核。要通過新媒體技術在微博、微信平臺上設計微黨課學習教育模塊,添加不同種類的微黨課,并對在線學習量化學時和學分,同時鼓勵學員學習并轉發有代表性的微黨課,借助線上評論方式交流學習體會,量化評論條數和轉發點贊次數的學分,納入入黨考核評價體系之中。這樣,可以實現學員線上交流和學習黨的知識的常態化,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婷,潘靜.高校“微黨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學習月刊,2015(04).
[2]田麗文.探索“微黨課”實踐模式拓展大學生黨員教育新途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0).
[3]賀麗,陳晨.“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勢與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2).
[4]黃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微黨課”設計[J].高校輔導員,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