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的詞語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以知道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如何,而且還能知道學生在表達能力上是否到位,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詞語教學。但是,根據(jù)調(diào)查的結(jié)果知道,小學語文的詞語教學在實踐操作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的,所以,本文針對在小學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措施,從而促進小學詞語教學的積極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詞語教學 完善措施
詞語是語言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詞語教學的時候,一方面可以知道學生對詞語的知道情況,另一個方面是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更加多的生詞,這對以后他們在學習上還是日常交流上都起著很大的作用,能真正起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所以,教學者應該要先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對教學效果進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質(zhì)量。
一、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詞語教學脫離語言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是詞語教學的前提。但是有些學校的語文老師會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進行詞語教學的時候,把詞語教學這個學科單獨設立一個課程。在對詞語進行解釋的時候,是在講解課文之前單獨講解,而在課文出現(xiàn)時就不會再一次進行講解,也沒有詢問學生是否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或者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把詞語單獨的分出來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沒有相應的語境出現(xiàn)在腦海里,那么對詞語的理解就會不到位,產(chǎn)生一定的偏差,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國家有明確的規(guī)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開展詞語教學活動,但是在對掌握的詞匯數(shù)量卻沒有詳細的操作方針。所以便會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對詞語教學不加以重視,在教學方法上,低年級的學生仍然是以認識詞語和練習寫字為重點,而對高年級就的教學方式是放在對課文的解釋上。教學方式?jīng)]有做到相結(jié)合,而且在進行對詞語的解釋時,直接是把生詞劃出來單獨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缺乏活躍性。
(三)學生缺乏語言運用能力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理解詞語意思,然后在日常的生活中運用所學詞語進行語言表達。但是在實際的語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對生詞語進行簡單的抄寫,產(chǎn)生記憶,不會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上來。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學生反而會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而覺得枯燥,從而產(chǎn)生抵抗的心理,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四)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秩序性。教師對課本的教學序列目錄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對解釋詞語的教學方式中,采用單一的口頭講解方式來進行教學,沒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把詞語融入到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有趣的講解。而且對于詞語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也沒有準確的表示出來,無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詞語教學的步驟都是相同的,步驟都是一樣,首先是讀音,接著到認字形,隨后是詞語講解,最后運用。詞語教學沒有運用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也沒有高低深淺之分。
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完善措施
(一)建設詞語教學語境
詞語教學可以讓學生準確的掌握詞語意思,最重要的一個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在理解詞義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并且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上要起到引導的作用,除了要確保學生準確的掌握詞語意思之外,還要保證學生會運用。在課堂上對詞語進行分析的時候,將一些學生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書中的情景描寫進行結(jié)合起來。例如,在蘇教版的《海倫-凱勒》中,有一個生詞是“如饑如渴”,如果按照之前的教學方法解釋的話,老師會根據(jù)字典里面的意思來讀出來,字典的釋義是: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但是這種解釋顯然和文章沒有半點關系,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合上下文,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里的“如饑如渴”說的是海倫·凱勒對知識的渴望。
(二)采取多種教學方式
雖說在小學語文里,詞語教學比較難理解的詞語是比較少,可是還是會存在一些難的詞語,教師這時候就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教學,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例如選用圖片、故事等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對詞語的解釋,而不能依靠老師的口頭表訴來理解。在進行成語講解的時候,例如“三顧茅廬”這個成語,不能單單的解釋字的表面意思,老師要結(jié)合這個成語形成的背景故事來給學生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這個成語的理解能力,也同時加深了印象。
(三)重視詞語的運用
在學習中,知識的積累和反復使用的過程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詞語教學也是一個這樣的過程,學習的效果不是馬上就可以顯示出來的,只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主義積累生詞,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淀才會看到作用。在日常的交流中,要學會運用所需的詞語,進行復習和鞏固,以此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多看書,通過寫作運用到書本上的優(yōu)美句子,遇到生詞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老師教的解釋方法來自己試著理解生詞的真正意思。學生通過多看,多寫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詞匯量,這對老師的詞語教學工作減輕了一定的負擔和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教學效果的積極發(fā)展。
三、結(jié)語
由上得知,教師要意識到在詞語教學上存在的問題,知道問題的存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意識到詞語教學在語文學習上的重要性。老師除了要了解教材之外,還要學會在教學方式上加入創(chuàng)新的想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在日常的交流中,老師要學會運用所學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記憶,并且指出學生在交流中語言運用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幫組學生在寫作中多積累。要通過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詞語掌握程度,以此提高教學質(zhì)量,達到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馮稚.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
[2]王美玲.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1,(04).
(作者簡介:許紅衛(wèi),鎮(zhèn)賚縣鎮(zhèn)賚鎮(zhèn)第二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