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琴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互聯網對傳統信息傳遞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近年來,大數據概念的不斷深入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信息的傳遞方式變革,推動了文化產業的數字化發展,數字文化館的建設也應運而生。筆者在分析了傳統文化館和數字文化館的基礎上,對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模式和服務方式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對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建設模式;數字文化館
數字文化館就是基于數字化技術和理念,重新構建文化館的文化空間和職能,是一種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的新體驗、新形式。數字文化館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館的發展趨勢,借助數字技術和手段,能提高傳統文化館的服務水平,豐富文化館的表現形式,使文化館能更好地實現其職能,發揮其作用。
文化館作為一種公益文化服務機構,其作用就是滿足大眾的文化訴求,這就需要文化館不斷提升自身的用戶體驗,以適應大眾的文化需求,也就是不斷加強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數字文化館是通過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建立一種完整的、數字化的文化服務模式,這種模式能滿足大眾的多種文化需求,具有傳統文化館無法比擬的先進性、開放性、便利性。
一、大數據時代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模式思考
1.普遍性和精準化服務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打通了以往的信息傳遞之間的壁壘,實現了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且能滿足大眾的個性化文化需求。第一,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文化館利用各種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手段,對文化館內的各種資源、設備、服務進行整合,線上、先下服務相結合,文化服務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且數字文化館的運行模式更加先進,終端化的總分館體系能實現公共文化的全區域覆蓋,使文化館的服務實現了普遍性。第二,數字文化館以大數據為基礎,有強大的數字網絡平臺,信息發布渠道多樣化,這就使數字文化館的文化服務具有個性化,也就是說數字文化館具有精準化的服務。
2.覆蓋面積廣泛以及文化內容豐富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文化館通過互聯網的渠道提供全新的服務模式和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為群眾帶來更先進、更廣泛、更便捷、更普及的公共文化服務。數字文化館的建設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服務成本,整合與利用了更廣泛的資源,而且受益群體得到有效擴展,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權益將得到真正兌現。
3.文化服務傳播多樣化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文化館完成數字課件、交流信息的編制、在線培訓、互動直播等,良好的傳播策略及市場推廣同樣決定產品是否成功。所以,數字文化館信息發布平臺的構建、不同服務終端通道的選擇、服務終端形式的設定,將直接影響數字文化館服務的成效。在大數據時代,可通過移動數字化平臺、數字媒體、其他多媒體等網絡通道的傳輸,達到全區域的有效覆蓋,實現文化服務傳播的多樣化。
二、大數據時代下數字文化館服務方式思考
1.增強線上線下服務體驗
大數據時代下的數字文化館的建設目標是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和文化體驗,這就需要數字文化館不斷豐富自身的產品內容,包括線上和線下產品的豐富,最終提高大眾的體驗滿意度。隨著大數據和云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數字文化館的內容信息在傳遞、服務的基礎上,也在研究“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分析大眾的文化需求特點、獲取的途徑、文化體驗感的需求,促進數字文化館的信息服務質量的提升,使文化館的服務模式更貼近大眾的個性化需求。另外。還應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數據分析,根據用戶的資源使用記錄、搜索記錄,深度挖掘用戶的特點、需求,準確地掌握用戶的文化需求。
2.以便捷式服務為重點,研發特色應用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互聯網電子產品的普及,大眾對文化的需求模式也將館內體驗逐步轉化為隨時體驗,也就是說,數字文化館的發展趨勢將向移動終端轉變。文化服務的特色和個性化將逐漸突顯出來,數字文化館的建設也應注重移動終端的特色開發,注重數字文化館內容的個性化配置,實現向移動用戶的延伸。依據大數據這個平臺,能掌握用戶的文化需求,有相關報道顯示,當前大部分大眾更傾向于使用手機等終端設備獲取文化服務,獲得文化體驗,因此,大數據時代的數字文化館應著力于特色應用的開發,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發布文化信息。
3.加強文化館網站資源建設
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文化資源素材化。為了針對性的推出文化服務及產品,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和匯總,開發針對性的服務和內容。二是基于標準化技術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今后文化館的網站首先是真實、全面、及時地發布本地的文化新聞資訊,建立起包含活動、事件、項目、品牌、人物以及作品等在內的一套地方文化記憶存儲資源庫,然后互動板塊增加點評功能,既可以增強觀眾和作者的交流,還能及時督促場館等信息的更新與修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數字文化館的轉型是必然趨勢。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步,大數據的應用給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提高了數字文化館的服務水平,實現了文化館的文化服務主旨。因此,數字文化館應加大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文化館的服務水平,真正實現滿足大眾個性化文化需求的,同時能傳播先進文化、引領公共文化發展的數字文化館。
參考文獻:
[1]蔣君卉.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化文化館建設漫談[J].大眾文藝,2014(23).
[2]李國新.對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克拉瑪依學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