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語文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特點,故初中語文教師,其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務必重視對學生語文及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學習語文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唯有學生基礎扎實,方能切實促進其語言理解、表達、思維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訓練基點
初中語文要想切實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除了需務必堅守“語言訓練”這一傳統陣地外,尚需積極探索語言訓練的新規律,繼而就語言訓練的方式與途徑予以不斷拓寬,如此方能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一、 讓訓練中的“導”與“學”互動,促進多元“對話”的發生
針對語文科學的學習,最重要之處莫過于語言方面的訓練。對此,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亦曾特別強調初中語文教學,應務必給“訓練”預留足夠的時間于空間。此外,錢夢龍先生還認為;對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訓練是最基本的教學形態之一,而所謂“訓”,實則是指教師的教學行為,其包括教師于日常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與輔導;而“練”則主要自學生身上來體現,包括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悟于成長。基于錢夢龍先生的教育觀,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則是強調需突出學生于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這恰好與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觀念相吻合,故而教師需積極遵循新課程改革思想及理念的指導,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此方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繼而在不斷提升學生語文科學素養的同時避免陷入讓學生陷入傳統教學機械式的學習氛圍中。
如針對學生朗讀以及詞語分析的指導,基于《石壕吏》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可首先要求學生自主進行課堂的朗讀,并嘗試以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詩詞大意。隨后,基于學生的初步感知,教師可要求其再次閱讀,并在此次閱讀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總結其中的關鍵字與詞。待學生完成此部分任務后,教師可讓學生再度自主去揣摩詩句的意味。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鼓勵學生勇于發問,自身則對其給予適當的指導,如此一來,既凸顯了學生于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又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詩詞的理解,且當學生在自主朗讀、概括以及質疑、釋疑的過程中,還能切實增強學生語感,從而可在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 瞄準合適的訓練點,恰到好處地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基于語文課程本身所具備的“工具性”特點,故相應地也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務必重視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亦需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如此方能讓學生的語文訓練過程變得有針對性。此外,在引領學生沉潛于浩瀚的文字海洋同時,教師還需做到對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控制,以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
例如,錢夢龍先生在執教《捕蛇者說》這一課例時,其最初是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讓學生能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而在隨后的教學過程中,錢夢龍先生首先是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予以了深度的解剖,而后提出了預先設計的一份有著極強目的性于針對性的教案。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他也始終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去引領學生,讓學生亦能與他一起遨游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其盡情領會文字中所透露出的美妙風光。最后,為幫助學生正確領會到文章文字含義,他還注重了與具體語言情境之間的結合,并以此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了封建統治者“毒于蛇”的賦稅帶給廣大勞動人民的沉重苦難。通過這樣的引導方式,學生在今后的自學過程中,亦將懂得該如何找準關鍵字,繼而圍繞關鍵字展開深入探索,從而更深切地領會到作品所表達的豐富內涵與情感。
三、 抓住文本語言,引領學生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間,培養語言感受能力
除了明顯的工具性特征外,人文性亦是語文學科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而要切實領會到語文學科中所蘊含的人文性,便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理解以及表達能力。對此,為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幫助學生重塑美好的心靈,教師應在組織學生開展朗讀訓練時,積極致力于對學生情感方面的激發,并切實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如此方能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與感悟能力,繼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例如,針對《散步》一文的鑒賞,為切實增強學生的語言概括及歸納能力,并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可基于促進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相互結合的目標,并圍繞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以及語言表達特點這一主要教學思想,讓學生自主于文本中的字里行間去穿行、感知以及品味,如此層層遞進、步步為營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切實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且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繼而促使學生在情感的熏陶下逐步發展自身的語文學科素養。
總之,要想切實保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除了要采取正確的訓練方法外,尚需找準訓練的著力點,促進學生的情感與思想的統一,繼而在彰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同時確保閱讀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文靜.以閱讀為基點的綜合性語文教學方式探究——以初中閱讀文本為例[J].語文天地,2014(23):29-30.
[2]崔林歆.獨立意識,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基點[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2).
[3]吳昊.論在校師范生教學能力素養的培育——以初中語文教學需求為基點[J].長江叢刊,2017(15):153-154.
作者簡介:黃賽花,江蘇省啟東市,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