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課堂小練筆的形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文本空白處、課本插圖、生活體驗等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課堂小練筆;切入點;習慣
課堂練筆,是指教師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提升學生寫話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當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起來,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為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課堂練筆作為一項難度較小,靈活方便的讀寫結合模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滲透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這種課堂練筆的形式,不會對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產生學習上的壓力和負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寫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礎。在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找準寫話的切入點,讓學生充分把握寫話的技巧,不斷夯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以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分析課堂小練筆的幾個科學切入點: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小練筆的意義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每個人而言,任何一項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課堂小練筆的實施,具有如下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極為關鍵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應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技巧、學習習慣培養,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課堂小練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師主要是通過日常的讀寫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奠定基礎。和傳統的寫作訓練相比,小練筆的方式,形式靈活,難度較小,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畏難情緒,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力,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眾所周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性、持久性缺失,而這樣的學習狀況,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課堂小練筆的方式,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種拋磚引玉的方式,能夠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效的訓練,慢工磨細活,讓學生形成寫作的良好的習慣,最終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三)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說基本是一張“白紙”。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往往缺乏寫作的素材和寫作的積累,進而使得寫作于小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課堂小練筆的運用,有利于讓學生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夯實寫作素材,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 課堂小練筆的幾個有效切入點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課堂小練筆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在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切入點的選擇至關重要。以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課堂小練筆的幾個有效切入點:
(一) 立足文本空白,發揮學生想象能力
以文本空白處作為課堂小練筆的切入點,對于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知道,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文本的“空白點”,而這些空白點,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有待讀者去發現和闡釋的意蘊空間。這種文本的空白點,有利于激發讀者的想象能力,給予讀者很大的發揮空間。因此,教師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應當善于找準這種文本空白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寫話,激發學生的思想和靈感,實現好的寫話效果。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草原》一文時,首先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結合配樂朗讀深刻理解草原之廣闊,然后讓學生結合文本內涵,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所看到的草原景象。這種發散性的課堂練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
(二) 立足課文插圖,培養看圖寫話能力
在語文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看圖寫話可以說是學生寫作的入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精美,形象生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課本插圖,利用這些形象鮮明、活靈活現的美麗插圖,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同時,看圖寫話的過程,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一株紫丁香》時,就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然后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是一幅老師在燈光下批改作業的圖片,窗外紫丁香開得格外燦爛。教師在要求學生寫感受之前,首先粗略地給學生講解了這幅圖的含義。學生們在寫感受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立足點和切入點是不同的,而這種發散性的寫作方式,對于訓練學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立足生活體驗,寫出真情實感
可以說,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素材的積累幾乎為零。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感而發,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可以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切入點,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從根本上講,這種以生活體驗為切入點的課堂練筆形式,是學生傾吐自己“積蓄”的過程,同時不同的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積蓄”。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誠實的孩子》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寫一個自己做“誠實的孩子”的小事件。這樣的課堂練筆形式,學生們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因為基本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總體而言,以學生生活體驗為切入點的課堂練筆形式,有助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課堂小練筆是培養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夯實學生寫作基礎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的過程中,應當科學地找準切入點,如文本空白處、課本插圖、生活體驗等,巧妙的切入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夯實學生寫作基礎,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周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埔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