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不少問題。針對這些教學問題,現代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教育理念,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促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新課改;教育改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基地,農村教育體制的改革事關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不可否認,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促使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但是,和城市的基礎教育相比,農村的基礎教育尚有很大的差距。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育教學設施的落后、師資結構的不合理等,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同時,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數學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計算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探索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一、 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直以來,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是教育不公的一個直接體現。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無論是在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師資力量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
1. 農村小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在教育設施上,農村小學的基礎教育設施是比較薄弱的。如校園圖書館的建設、教育信息化發展、多媒體教室等等,相對而言都比較薄弱。正是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導致在部分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落后的狀態。如黑板、粉筆等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工具,這種低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難以跟上現代快節奏的社會發展。
2. 師資力量建設薄弱,師資結構不甚合理
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不公不僅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建設上,還體現在師資力量分布不公上。一般而言,優質的教育資源都集中于經濟發達的地區,而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難以吸引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使得在農村基礎教育上,師資力量建設薄弱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同時,在師資結構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例如,教師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在年齡結構的分布上,農村小學存在著師資力量“老齡化”的現象。這樣是師資建設,這樣的年齡結構,往往導致農村小學教師在學習上缺乏動力,缺乏激情,從而難以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難以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最終影響了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
3. 應試教育普遍存在,素質教育貫徹落實不足
當前,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強化了現代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夯實學生的知識為基礎,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結果,強化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由此可見,相比較傳統的只關注學生知識形成的教育模式而言,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2015年,“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更加明確了現代教育中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而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程改革理念、素質教育理念、核心素養理念等新時代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明顯不足,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極大地影響了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體制應當與時俱進,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在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時代,教師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不斷改革創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與時俱進。
1. 不斷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
有俗語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由此可見,在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素質得有多么的重要。針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師資力量建設薄弱,教師綜合素質不高、年齡結構分布不平衡的現象,筆者認為:不斷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質、繼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是促使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專題講座、優質課等方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為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為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奠定基礎;其次,開展教育教學評比活動,督促教師自主去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全校形成一個競爭性的教學氛圍,改變過去死氣沉沉的教育現狀,獎懲分明的教育評價模式,能夠調動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促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2. 引入自制教具,克服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現狀
農村小學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是影響農村小學教育發展滯后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想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不那么容易,基礎設施的建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如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對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比例等等。而對于教師而言,以自身的力量并不能影響農村小學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通過自制教具的引入,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所帶來的教育困境。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通過自制教具的引入,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這種自我創作的方式,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和實踐的欲望,為促進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3. 創新教學評價,促使教學改革
教學評價是改革創新教學方式的有效手段。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評價模式落后、教學評價流于形式,極大地影響了教師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因此,不斷創新教學評價模式,方能有效地促進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例如,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改變過去單一的知識評價模式,將能力要素、價值觀要素等與知識要素有機統一起來,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有助于促使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多樣化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的教育理念落后,知識灌輸成為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針對教學存在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對策。
參考文獻:
[1]鞠桂蘭.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2):53.
作者簡介:黃丹,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鴨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