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既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革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本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來看,依然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知識灌輸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嚴重束縛了學生的發展。現行社會形勢下,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基于人才需求,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革新教學方法,以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
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促使學生做一名合格、守法的公民。創新能力是現代人才必須具備的一項素質,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培養智能型人才的關鍵。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要和迫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僅要注重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教育,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勇于探究、鉆研、創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長期以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實施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結構,在這種課堂結構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受到了極大的打壓,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步伐來學習,從而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進而更好地發揮其能動性,促使其主動去學習。如針對“網絡犯罪”這一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負責該知識的講解,先給學生準備的時間,讓學生去查閱資料,準備課件。在學生準備好后讓學生站在講臺上講解這一知識。由于課件是學生自己準備的,學生在準備這些課件的過程中也是自我學習的一個過程,有利于學生不斷挖掘新知識,發散學生的思維。
(二) 案例教學
所謂案例教學就是以案例為核心,讓學生分析案例、探討案例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組織者,沒有人告訴學生該怎么辦,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創造,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生動,讓學生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形成能力。如,在教習“犯罪”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選用一些經典的犯罪案件作為題材,讓學生去研究這些案件,讓學生找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原因。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轉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思考,繼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創新,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能力。
(三) 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能力的培養取決于意識的高低,在創新能力培養中,要想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去學習,形成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設想,敢于對同一事物產生質疑,敢于對同一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提出的質疑,哪怕學生的質疑是錯誤的,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引導學生多從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問題,進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去創新。
(四) 互動教學
以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問什么,學生就回答什么,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進而造成教學比較沉悶,而在這種沉悶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互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有效的互動,可以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互動,讓學生認識到互動的好處。如學習《維護國家利益》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的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展開互動,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創新,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
(五) 加強實踐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理論性較強,而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教育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重視實踐,結合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內容,設置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能力。如在學習《積極奉獻社會》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在校內組織關愛他人的活動或者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創新和發展。
三、 結語
綜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形成能力,進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旺生.淺談思品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7(03):145.
[2]席興會.論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J].新課程(上),2014(07):138-139.
[3]張紅偉.細雨潤物 潛移默化——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培養之我見[J].新課程(中學),2013(06):167.
[4]董生榮.提高中學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14):123.
作者簡介:
吳鑫,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