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不愧是當今教育界的熱詞,無論是哪個學科,文學或理學都致力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特別是閱讀課程來說,所謂的核心素養就是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理解詞句,品析語句,能夠通過文章感悟其中的情感,并且做到自身的拓展訓練。但是當前語文開卷,特別是高年級的小學語文面對極大的困境。文章將從核心素養對于小學開卷的困境展開討論,結合詳細的開卷課程教學來提出相應的訓練策略,使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核心素養;訓練策略
一、 引言
語文是中國的文化,眾所周知開卷有益,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一個人的外在涵養,但是如何使得開卷的益處真正被學生所吸收,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我們擺在眾多小學中的難題。語文素養的培育和其他科目有著不同歷史和必然性,是作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要求。本文將從核素培養的問題和困境出發,發現當前存在在中高年級的培育困境,并且針對這些困境,從語文學習的關鍵、品析、感悟、積累、情感熏陶,以及擴展閱讀等來探討具體的策略。
二、 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困境
要使得開卷有益就需要先達到開卷有效,需要教師保證課堂上的閱讀教學的高效性。為了使得應用策略更加有目的、有針對性,需要我們先明確當前面臨的主要瓶頸和困境。第一,中高年級的學生的開卷興趣感薄弱。在信息技術高速運轉的當代社會,教育界都充斥著各種的智能設備,而高年級學生由于具備一定的閱讀情感和文字能力,對于外界的電視、手機、電腦等娛樂設施產生了超乎尋常的興趣,這些興趣直接導致了學生能分給開卷的時間和興趣大大減少。第二,開卷效果不理想,效率低下。小朋友還未從低年級過度,對于開卷和閱讀還處在朗讀的階段,效率十分不理想。第三,開卷數量有限。隨著年級和年紀的提高,對于語文閱讀的要求數量越來越高,但是目前的中高年級的學生均不能達到規定的開卷數量。
三、 切實提高開卷能力的教學實踐—語文核心素養培育
發現了從興趣到效率再到數量和質量以及心理方面等的問題,我們作為教師就需要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動性,為學生打造一片核素培育的溫床和天堂。
(一) 語感和詞句的結合,開卷核心素養的基礎
在語文的學習中語感的出現頻率直接超過了其他的任意一個詞匯。那么什么是語感呢?語感顧名思義就是語言的感覺、直覺。通過人們對于表述出來的話語或者文章,看到文字背后的復雜的情感,這就是語感。當然從表述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語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達到這種程度,首先需要的是學生對于語言的一種熟練度,能夠準確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并且懂得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推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訓練呢?這就需要教師的不斷思考了。
第一,字的推敲。例如在學習《推敲》這一課時,賈島為了一個僧人如何打開一道大門而徹夜難眠,廢寢忘食,到底是“推”還是“敲”呢?這種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思考,發揮想象。在深夜,本來應該“敲”門以示禮貌的,但是,深夜并無重要的事情,如果敲門必然打擾到住宅中的人。“推”又顯示出了當時朝代的文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如,在學習《泊船瓜洲》的時候,春風到底是怎么到達江南岸的?讓學生來比較“綠”和“到”兩者的優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字詞使用的技巧。再來,在普通的閱讀課堂中,對于景色的描寫,如“小草冒出葉子”和“小草長出葉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動詞之間的優劣。
第二,字詞的修飾。中高年級需要接觸一定的修飾手法了。在字詞的學習中,讓學生比較有修飾語句和沒有修飾語句的異同和優劣,并且引導學生來逐漸學會自我識別和應用。比如,以“我有一個勤勞,勇敢,開朗愛我的爸爸。”和“我有一個爸爸。”這兩句話讓學生來比較優劣,發現更加喜歡哪個句子,并且引導學生將語句寫得更加的具體。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發現各種運用修飾手法的語句,備用,并且懂得在不同的文章中將獲得的句子進行對比。
(二) 積累語言,感悟人生,開卷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語文的開卷中最關鍵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開卷達到行萬里路的目的。小小的年紀尚未擁有許多的情感和感觸,沒有見過太多的景色,而這些正是開卷所希望帶給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在《海倫凱勒》的學習中,學生對于海倫的痛苦和努力不是很能理解,也無法發現她著作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偉大。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音頻和視頻的展示讓學生來了解盲人的艱辛。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見過或者閱讀過的書籍,盲人是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的。有積極也有消極,就像我們一樣。但是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的情緒,努力面對悲傷的人生。
(三) 文本擴展和文字訓練,開卷核心素養的拓展
閱讀要不拘泥于課本,要開卷,要開闊視野。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拘一格,不僅僅懂得使用課堂的教材還要懂得結合課外的素材、圖片、文本、音頻,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和《埃及金字塔》等課文的學習中,當中有許多的文字描述這些景色和遺跡。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和歷史來介紹這些景色。然后,讓學生自己來進行描述考驗學生的積累量和語言的表達。再引進閱讀,讓同學自行發現文章中優美的描寫,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
四、 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核素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光靠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需要的是眾人的努力。要實現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就需要教師、家長的觀念引導,真實增強核素訓練覺悟。當然在覺悟的前提下,要堅持不懈地試驗,不斷地創新閱讀教學的模式和方式,最終創造學生開卷的天堂。希望通過不斷地實驗創新,能夠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創造一個新天地,為學生打造語文閱讀的春天。
參考文獻:
[1]胡朝燕.閱讀教學以“讀寫聯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初探[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142.
[2]朱鵬宇.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9):16.
[3]趙忠會.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64.
[4]朱麗玲.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2017(3):00033.
作者簡介:耿青兒,福建省福鼎市,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