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學逐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目前高職院校外語教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進行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思維活動,創新思維和外語教學效率有著極大的聯系。教師運用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理念,多元化的評價考核體系,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文重點討論了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這一課題,并且給出來有效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對廣大高職外語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職英語;外語教學;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作者簡介】譚丁(1991.12- ),女,漢族,河南濮陽人,濮陽職業技術學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引言
創新思維主要指的是非傳統、價值高并且機動性強的一種思維方式,其能夠更加具象化的分析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在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意義重大。學生如果具備創新思維能力,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水平,并且對學生在社會上的競爭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從而為社會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高職外語教學現狀
1.教學觀念陳舊。由于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外語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以往的教學觀念產生了一定的矛盾。以往的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反復的復習、引入新課、課堂小結、課后作業,并且在課堂上以灌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循規蹈距,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學生之間缺乏合作探究,缺乏實踐教學與創新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予重視,導致大多數學生認為外語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學生缺乏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創造力?,F階段,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忽略了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營造創新的學習環境,并且沒有為培養創新思維能力與大力的支持。很多學校所開展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過于形式化,沒有落到實處,很難真正的使學生具備創新思維的能力。
2.教學方式呆板。我國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學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通常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只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沒有考慮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很難得到培養。高職學生在畢業之后想要去獲得就業機會,需要英語的等級證書,但是卻沒有對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予以重視,對提升學生的外語綜合能力有著極大地制約。在高職的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學生作為外語課堂的主人公。學生在外語課堂的學習過程往往只是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這樣呆板的教學模式是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普遍狀況。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很難提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并且會消除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很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與教師都會對外語教學產生排斥的心理,很難提升學生的外語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具備主觀能動性,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3.考核評定方式單一。以往高職院校外語教學的考核評定體系過于單一,主要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考核評定的過程中主要通過筆試方式來進行,關于筆試的內容通常包括翻譯,寫作,閱讀,語言表達以及聽力。隨著近年來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課堂過程的評價也逐漸演變為考核評定體系的一部分。這種單一化的考核評定體系導致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是為了應對最終的考試,而學生卷面成績績代表的是教學中的一切。卷面成績高的學生會受到教師的青睞,卷面成績差的學生只會收到教師的冷落。長此以往,只會使學生喪失外語學習的熱情,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學生連外語的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缺乏創新思維環境。課堂學習氛圍往往過于沉悶乏味,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的外語課堂都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只注重灌輸的教學形式,將各種各樣的外語知識用填鴨的方式塞進學生的大腦,沒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舉一反三的能力。這種沉悶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變成了只會考試的機器。
二、高職院校外語教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1.教學理念革新,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過程中,應當將創新思維的培養融入到課堂當中。教師應當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良,具備創新思維意識,轉變以往落后的教學手段,以生為本,和學生進行生動的交流與互動,運用有趣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并且善用現代化先進的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技術,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構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課堂教學模式改良,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1)問題設置,激發學生求知欲。在高職院校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對于外語這門學科的熱情。只有學生具備了足夠的熱情,才能有效地提升他們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當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學生進行問題創設。使學生圍繞問題展開發散性思考,結合自己所學的外語知識以及自身經驗,不斷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2)教學手段創新,因材施教。在高職院校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深入地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對于口語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多對其進行辯論、演講,使學生的創造力與思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對于集體意識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的過程中,逐漸養成創新思維能力。針對比較喜歡自我表現的學生,教師應當在外語課堂上設置一定的情景劇,讓學生進行表演。這種創新的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運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定體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能夠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所以高職院校外語教師應當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定體系,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課堂學習環境是否良好,決定了學生思維是不活躍,對學生創造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開展外語教學的過程中,高職外語教師要能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當中具備創新能力。高職外語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習狀況,及時的予以反饋,鼓勵學生大膽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大膽的向教師質疑。教師應當對學生個性差異予以充分的尊重,通過分層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得到綜合全面地提升。對于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制定更高的目標,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對于能力普通的學生,教師應當適時的進行鼓勵,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樹立學生更高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所犯的錯誤,教師應當予以寬容,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這樣才能使各個階段的學生都具備創新思維能力。
三、結語
在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學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具備競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學英,張紅.大學外語教育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8(04):205+204.
[2]于翠葉.基于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外語教學模式改革[J].外語學刊,2016(04):147-150.
[3]羅建明.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0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