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當前形式、滿足新型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實現學校課堂的有效教育,提供更具特色的職業教育服務,多數學校已經實現了數控車削的一體化教學,或是也進行了教學改革。但是數控車削作為一個實踐要求很高的課程,許多高校依舊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通過教學策略進行改進。
關鍵詞:教學;數控;實踐實操
1 引言
隨著現代工業制造技術的發展,數控車削加工課程已經是高職院校數控專業的一門核心職業技術課程, 各高職院校在數控車削教學中加大了投入力度,主要培養學生數控車床加工工藝分析和編程的能力。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在保留原有工種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工種,如數控車削加工、數控銑削加工等。
為了適應新的形式,打造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合作下,理實一體化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將理論與實訓融于一體進行組合教學, 形象、直觀, 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當前還有存在一些問題沒有進行解決的問題。
2 教學現狀
作為中職機械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傳統的教學一般采用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理論課就是課堂教學,前期在教師進行數控車削相關的教學,按照課本的順序通過多媒體和計算機軟件進行教學。理論教學后進入車間進行實訓、實操訓練。但是通常學校內車間數控機床設備都和學生、班級數量不匹配,無法安排所有人和所有課程都進行實踐。導致許多課程依舊是停留在理論上,造成實踐和理論脫節,在教授理論課程中教師在認真的教,但是學生能否完全接收課本上的理論和單純的多媒體教學內容,教師并沒有特別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夠明確,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不足,最終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實踐性如此之強的專業課程,需要因地制宜,也就是說要結合當地社會的企業生產來進行培訓實踐,但是傳統教學總是普遍性太強,往往會產生技能和企業不能對接的現象。由此可見數控車削教學還需要一些趕緊的策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需要。
3 教學策略
3.1利用“評價反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職階段的學生難以形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識的對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評價,其中包括學生自我的評價、相互之間的評價以及教師的評價。教師也不能“一錘子打死”來肯定或者否定學生的能力,學習作為一個過程,評價最好也要在階段中進行,參考各項指標對每一個階段進行評價,不管是實踐還是理論接受。自我反思和評價,然后自我改進是評價反饋的目標,但是不能把反饋評價當成教學主要內容,要注重其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比如實踐中的失敗,善于總結,而不是進行反面教材宣傳。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就夠可以,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實踐實訓中,教師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在專業技能中的表現,使學生能從中正視自己的不足,認識到操作規范或團隊協作過程中存在的失誤,進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求評價項目要進行細分,從專業技能、方法能力、理論接受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整體評價。
3.2注重課程教學效果
在數控車削加工的教學過程中,多采用仿真軟件的使用,虛擬機床的加工, 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灌輸理論知識,而感到生動,既容易理解又記得牢。通過實訓車間的數控加工,學生能夠加工出實物,有一種成功感。同時通過理論一體化的教學增加了師生的面對面交流,教師能比較直觀地了解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的程度,能夠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導,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3.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數車的訓練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基本功訓練、綜合工件訓練、創新提升訓練階段,三個階段要相互銜接,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在進行這三個教學訓練階段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不要單純的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單獨指導或者集中指導交替進行。教師要逐漸培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高職學生自律性稍差些,強迫學習往往適得其反,教師要風格幽默,調整教學方式,用通俗的語言講解復雜的問題。其實數車教學在教師理論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難以理解,所以恰當的比喻和生動的語言顯得十分重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惑于學生。數控車削注重實踐,但是實踐實訓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內心的理解,所以實訓和實踐中教師要有自己的獨特的方式,比如實操前講什么,實踐過程中的教學節奏如何把握,適當留出懸念和學生的探索的能動性,進行第二次實踐。總體對學生做到嚴格而又寬容,原則堅持而又靈活。
3.4編寫一體化教學配套教材
一體化教學是當前數控車削教學最為普遍采用教學方式,所以一套能夠與時俱進的一體化教材就很重要。教材要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所以需要進行行業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符合企業實際需求。通過實踐專家進行實踐工作的分析,找出教材的重點和實踐點,召開專家會進行實施效果的討論。同時設計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設計方案,形成一體化課程標準。最終定稿的教材在形式上采用活頁式的樣式;在內容上采用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來進行教學。大體框架由機械零件加工編程,機械零件的數控車削加工;機械零件的檢驗與質量分析;工作總結與評價幾個方面組成。
3.5發展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創建校外實訓基地
數控車削課程需要大量的實訓設備和場地,但是許多學校都有著同樣的困難,就是實訓場地不足的問題,如何能夠既實現實訓場地足夠,又節省高校資金資源成為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實現學生實踐的多元化、多形式可以將高校與企業合作,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本著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進行教學實踐融合。企業里不僅有設備和場地,更多的是有著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這可以說是用金錢難以換回來的財富,他們可以介紹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構造原理,使學生能夠更加了解生產的過程,通過主觀能動性將理論知識與生產結合起來;自然而然的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理解就有所提升,特別是在對生產設備、工藝與流程了解的過程中,對企業的工作程序也有所認識。學校方面本身不易建設較大的實訓場地,也難以實時更新自己已有的設備,這樣和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既有利于學校減少實訓場地建設的大量資金投入,又有利于企業選擇出優秀、適合企業的人才,也有利于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技能,更加符合企業單位的用人要求,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狀態。
4 結語
數控車削是注重實踐實操的課程已經成為共識,一體化教學也是根據這個特點進行設計的,但是不同的地區和學校依舊有著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所以不能夠因為實施了一體化教學就忽略了其中隱藏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的建議也不是普適的,教師教學要學會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在建議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提升數控車削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鄧劉生.淺談數控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2
[2]劉敏.數控車削加工教學方法的探討[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6(11)
[3]習燕玲. “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與數控加工專業的結合[J].科技與創新. 2016(18)
[4]陳助振.數控實訓教學改革探討[J].機電技術. 2009(02)
作者簡介
王志堅(1970-),男,浙江杭州人,漢族,浙江科技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機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