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博
摘 要: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不可避免的使自然環境遭到破壞。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與被日漸破壞的環境之間已經產生矛盾。風水學是我國古人順應自然并在與自然的長期和諧相處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風水學涉及到現代氣象學、水文學、地理學、氣流學、小氣候、心理學、建筑學、生態學等學科,是一門準科學。本文對風水格局在建筑園林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增加人們生活文化內涵,促進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關鍵詞:風水格局;建筑園林;規劃設計;應用
風水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一種觀念,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對我國的各種營建活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近代第一次的世界文化浪潮中,風水被視為與科學相悖,被認為是迷信現象。而工業的發展等因素嚴重影響著環境的惡化。自然災害頻發、生態平衡遭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遇巨大挑戰的今天,人民深刻的認識到了人員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風水文化逐漸受到人民大眾的青睞。
1 風水格局概論
我國村鎮、城市建設中進行選址、規劃設計時一般都有看風水的傳統,特別是在基礎選址時,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格局已成為風水理論的基準,風水已發展成為一項兼具迷信色彩和一定科學理論的環境科學。其含義就是指選址基地要呈現左右有砂山護衛、前有曲水環抱、后有靠山的現象,也就是說選址基地要恰好位于山水環抱的中央,而且地勢平坦并有一定坡度。從而構成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風水格局。可以想象,這類自然條件下的環境封閉空間,非常有利于形成優良的生態及局部小氣候。背山可以阻隔屏擋冬日帶來的寒流,面水則可以接收夏日南來的習習涼風,朝陽則可獲充足的日照,近水可便于獲取生活、農業或其他生產活動所需用水,利于人們飲用及灌溉。處在河流階地上,除了耕作土壤肥沃這一天然有利條件外,還能夠防止洪水侵襲,而綠色植被在起到保持水土作用的同時,也能夠對局部氣候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因此,風水格局的自然生態環境對人類很多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有利,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人人喜歡的吉祥福地了。
2 我國風水格局的研究現狀
風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古人對生活、自然認知后的實踐總結,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五四運動與文革的影響下,風水逐漸被人們看作是科學進步的阻礙。直至改革開放后中國文化與國際的接軌,使西方先進的科學思想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接納,同時風水學也隨之重新回歸中國,并且出現了研究風水的熱潮。這不僅使得我國人民重新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審視,更讓我們對風水學中科學合理的地方有了新的認知。俞孔堅教授分別于1998年和2004年對風水與園林規劃之間的聯系通過文化與生物基因展進行了講解,對風水的模式與祈愿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是我們中國人內心深處與文化深處的理想景觀模式,激發了風水說關于風水理論的直觀思辨,并且附會了一套基于中國哲學的解釋體系。目前我國很多文章著作都對風水學理論進一步作出了科學合理的論述,指明風水學內容對建筑、園林以及人與環境中的和諧相處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指明了對風水園林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向,更為優化園林以及舒適生活環境的創造提供了指導思想。
3 風水格局在建筑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3.1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建筑園林對城市環境有美化、裝飾的功能,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是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功能。因此,建筑園林的設計上個總目標應是為游客提供休閑、怡人、舒適、生態的景觀環境,滿足人民大眾對娛樂休閑的需要,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筑園林的規劃設計要從人們的心理需求和行為感覺出發,要滿足人們對現代生活的交往溝通場所和活動空間的要求。在園林的規劃設計時,要先對人們接近園林的心態進行考慮,使設計出的園林基礎設施、綠化植物都能有親近感,所以要設計便利的入園通道。供人們交流的公共區域要充分考慮遮陽情況。廣場、道路、植物景觀、兒童游樂園等的設計要充分考慮位置的安排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實現園林的整體環境效果為目標,科學合理的對園林的娛樂設施與植物景觀進行構建,促進人與園林的和諧發展。
3.2 因地制宜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也復雜多樣,南北方的氣候不同,要考慮地域環境的差異,采用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建筑園林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1)江南風格。江南地區是長江中下游的河網地區。其庭院比較狹窄,組群比較密集。城鎮中大型組群很多,包括大住宅、會館、寺廟、店鋪、祠堂等,而且帶有樓房;小型建筑則比較自由靈活,包括一般住宅、店鋪等。建筑屋頂坡度陡峻、翼角高翹,雕刻彩繪很多,裝修精致富麗。其建筑風格總體來說是秀麗靈巧。
2)北方風格。北方地區是淮河以北黑龍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其組群方正規則,庭院較大但尺度合宜。沒有較大的造型起伏,屋身低平且屋頂曲線平緩。多由磚瓦建造,木結構用料比較大,裝修比較簡單。其建筑風格總體來說是開朗大度。
3)嶺南風格。嶺南地區是珠江流域山岳丘陵地區。其建筑平面較規整,房屋高大,庭院很小,門窗較狹窄,封火山墻較多,屋頂的坡度陡峻,翼角起翹風大。城鎮村落中的建筑封閉性很強,比較密集,其雕刻、才會富麗繁復,手法非常精細。其建筑風格總體來說是輕盈細膩。
3.3 坐北朝南
中國的特殊地勢決定了我國的氣候為典型的季風型氣候。此氣候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而冬天則有西伯利亞的寒流,一年四季風向變化不定。坐北朝南,不僅可以方便采光,還可以規避北風。風水學人為,風有陰風和陽風之分,要適當的規避西北風。所以,可以在園林的南部設置一些如廣場、老人活動區、兒童游戲區等的活動場地,將天然優勢充分利用。
3.4 順乘生氣
中國的傳統風水學其實就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而整理出的一套環境學問。在穴居時代,古人就已經對山川形勢有了很深的研究。總的來說,全球的表面,不是山就是水,而且是山水相依的存在形勢。古人在經驗中體會到了山中游走的龍氣,而水有界氣的作用,因此水的走勢決定著龍氣的走向。人類居住環境的好壞,其山形水勢非常重要。所以,風水就是對人類居住的環境中,龍氣與水勢的影響。所以風水中,風也就是氣,水就是水勢。氣候、風向、太陽出沒的變化,影響著生氣和方位的變化。在園林植物的配置中,我國要對氣象變更的規律進行掌握,依據四季的變化,選擇適合不同季節的不同園林植物進行種植,從而適應四季的動態變化。實現以動制動,豐富園林的內涵。在對功能區進行規劃時,也要根據風向與朝向進行設計。
3.5 綠化植物的種植方位
“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前不栽楊,后不栽柳”等風水口訣,都反映出園林綠化的植物栽種規則。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分析,確實是有迷信的表現,但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比如,在東方種植桃樹具有科學性,桃樹是開花較早的植物,種在東向可以使其獲取充足的陽光,有利于開花;又如門前不宜栽種大樹或密林,以科學解釋便是大樹或密林會遮擋陽光的照射。
4 結語
綜上所述,風水學在建筑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不只會對以后的眾多景觀設計技術產生重要影響,更會對城市規劃學及園林美學影響深刻。風水其實是對原有場地的尊重精神,是對每塊土地的尊重含義。每位設計師要在愛護土地與民族的基礎上,辨證的去研究、挖掘繼而應用風水理論。
參考文獻
[1]劉志軍,師曉燕.談風水理論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c,2016,(9):271.
[2]沈金輝.風水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3,(14):44-45.
[3]龐復秋.淺談風水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