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
【摘 要】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收集本院內分泌科收治94例糖尿病患者,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為研究時段,分試驗組、對照組,每組樣本容量47例。對照組采納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納全程健康教育護理血糖變化以及治療依從性。結果:兩組護理前的HbALc、2hPG、PGF指標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HbALc、2hPG、PGF指標比較,試驗組較低,與對照組治療依從性比較,試驗組較高,具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治療依從性,效果確切,值得借鑒。
【關鍵詞】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內分泌科;糖尿??;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2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胰島素代謝以及胰島素分泌不足是該病主要的發病機制,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該病病程較長,病情易反復發作,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用藥,治療依從性與患者病情的預后以及生活質量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1]。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為了分析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特隨機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內分泌科收治94例糖尿病患者查究,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隨機收集本院內分泌科收治94例糖尿病患者,均滿足《內科學》中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為研究時段,以入院順序奇偶性分組,分試驗組、對照組,每組樣本容量47例。試驗組女性20例,年齡27例,年齡區間是36-70歲,平均年齡為(53.5±9.7)歲;病程區間是2-12年,平均病程為(7.6±3.4)年。對照組女性21例,年齡26例,年齡區間是38-71歲,平均年齡為(54.2±9.2)歲;病程區間是3-12年,平均病程為(7.9±2.9)年。兩組基線資料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優異的可比價值。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遵醫囑治療,觀察病情,告知患者飲食宜清淡。
1.2.2 試驗組:制作個性化的糖尿病健康宣傳冊,內容涉及到降糖藥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運動常識、飲食常識、危險因素、病因、臨床特征等,發放給每一位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進行個性化的健康宣教,耐心、詳細回答患者問題,告知其自行增減藥物或者更換藥物劑量的危害,引起患者重視,提高其治療依從性[2]。指導患者科學的日常飲食,低鹽低脂,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甜品等,切忌暴飲暴食,告知患者定量、定時進食。④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對患者健康危害極大,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早的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慰與疏導,促使其正確的看待自身疾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情緒[3]。⑤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例如廣場舞、跳繩、散步以及慢跑等,運動強度以患者耐受為主,每次30min即可,每周4次左右。
1.3 觀察指標
1.3.1 血糖變化:包括兩組護理前后的HbALc(糖化血紅蛋白)、2hPG(餐后2 h血糖)、PGF(空腹血糖)。
1.3.2 治療依從性:主要從定期監測血糖、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掌握糖尿病知識四方面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4.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血糖變化),是t檢驗,用 表示;計數資料(治療依從性),行 檢驗,以n/%表示,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指標對比
HbALc、2hPG、PGF護理前兩組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的顯著較對照組的低,具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治療依從性:試驗組的顯著較對照組的高,具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患者想良好的控制血糖,則必須遵醫囑按時、正確、合理用藥,在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治療過程中,將近一半的患者缺乏對自身疾病專業的認識,無法有效的遵醫囑用藥,導致各種急性、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其依從性勢在必行[4]。隨著護理服務模式的不斷普及和發展,護理服務模式多種多樣,層出不群,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更加注重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協助患者正確的認識自身疾病,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最大限度的消除其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識以及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促使患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全程健康教育加強了對患者運動、飲食等方面的干預,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運動,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降糖藥物的使用量,減輕了腎臟的負荷,安全性更高[5]。本文研究示:試驗組的血糖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具統計學差異,P<0.05。在王曉麗[6]的研究中,HbALc、2hPG、PGF指標觀察組的顯著較對照組的低,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證實了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借鑒、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采納全程健康教育護理,使得患者血糖明顯降低,且趨于穩定,治療依從性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安全可靠,廣大患者值得信賴并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鄭艷, 何文雯. 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6(10):179-182.
禹媛華. 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6):153-154.
李會芳. 全程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實施效果[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6.24(18):132-133.
周云彩.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價值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4):154-155.
吳晶. 糖尿病護理管理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20):106-108.
王曉麗. 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38):761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