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玲
【摘 要】應激性胃潰瘍是在急性病變和應激情況下產生的胃部急性潰瘍和炎癥,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潰瘍的嚴重程度與其原發病有關,原發病越重,應激性胃潰瘍的發生率和病情就越兇險。應激性潰瘍的治療除了要積極的處理原發病外,還應通過抑酸藥物、胃粘膜保護劑等藥物減少應激反應造成的損傷,隨著臨床醫學的進步,應激性潰瘍的治療藥物也選擇也比較廣泛,本文將主要對應激性胃潰瘍的藥物治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藥物;應激性胃潰瘍;炎癥;胃粘膜保護劑;乙酸劑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02
應激性胃潰瘍是指機體在術后、創傷、休克以及全身嚴性感染后發生的胃部潰瘍,多伴有出血癥狀,其病變部位散布在胃體和胃底含壁細胞的胃酸分泌部位,在病情發生嚴重惡化時可累及胃竇部[1]。其發病機制與機體免疫力降低,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增加以及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作用有關,在內緣性與外源性攻擊因子的作用下引起胃粘膜細胞的損傷、血液循環分發生障礙,自由基的產生增加,粘液、黏膜屏障被破壞,各類炎性介質不斷產生[2.3]。目前在對于應激性潰瘍的治療中主要以抗炎藥物、抑酸藥物、胃粘膜保護劑藥物為主,本次將針對藥物治療應激性胃潰瘍的臨床研究資料進行綜述,結果如下:
1 調節胃酸藥物
抑酸藥物主要是通過綜合胃酸,調節胃內的PH值,以減少強酸環境對胃粘膜造成的損傷,臨床常用的抑酸藥物有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阻滯劑是通過與胃壁細胞上的H2受體結合,抑制組胺刺激細胞的鉍酸作用,從而減少胃酸的分泌[4],臨床常見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以及法莫替丁等。質子泵抑制劑是通過抑制H 十-K 十-ATP 酶的活性,阻斷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最后環節,降低胃酸的分泌,臨床常用的藥物為奧美拉唑、泮多拉唑、蘭索拉唑等[5.6]。在姜勝法的研究中對112例應激性潰瘍患者應用分別應用西咪替丁(觀察組62例)治療和安慰劑(對照組50例),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0.3%,顯著高于對對照組的64.0%,且治療后觀察組的PH值也優于對照組,說明西咪替丁治療應激性潰瘍可較好的調節胃內的PH值,提高治療效果[7]。在王鵬的研究中分別應用奧美拉唑與蘭索拉唑預防股骨頭置換術后的應激性潰瘍[8],結果顯示兩組的應激性潰瘍發生率均勻較低,且差異不顯著,說明質子泵抑制劑對于預防和治療應激性潰瘍具有確切的療效。隨著臨床對于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阻滯劑的廣泛應用,發現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應激性潰瘍的效果優于H2受體阻滯劑。楊麗采用隨機平行對照組研究對80例應激性潰瘍患者分別應用半托拉唑治療和雷尼替丁治療[9],結果泮托拉唑組的治療效果及各項指標均優于雷尼替丁組。包慧敏對實驗組的34例應激性潰瘍患者應用奧美拉唑治療[10],對照組的34例應激性潰瘍患者應用西咪替丁治療,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的胃內PH值、胃泌素水平和止血時間均優于對照組,以上研究說明質子泵抑制劑對于應激性潰瘍的治療效果由于H2受體阻滯劑[11]。
2 胃粘膜保護劑
胃粘膜保護劑的作用是通過保持消化道為黏膜屏障和促進黏液的分泌,增強黏液的屏障作用。常用的胃粘膜保護劑有膠體鉍、施維舒、硫糖鋁、麥滋林等。張春林對8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膠體果膠鉍膠囊+常規治療[12],其治療有效率高于僅予以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潰瘍出血病變的愈合也由于對照組,說明應用膠體鉍可提高度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放大鑫的研究中對49例消化性潰瘍應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治療[13],結果其潰瘍愈合率與幽門螺桿菌清除率均優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治療的對照組,說明膠體鉍不僅可提高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還可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清除率。
3 抗炎藥物
研究資料表明機體在發生嚴重應激反應時,炎癥反應被激活,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1(IL-1)等大量的炎癥因子被釋放[14]。臨床常用的抗炎藥物主要有甾體抗炎藥和非甾體抗炎藥,甾體抗炎藥主要為激素類藥物,可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具有抗炎、抗休克、抗毒的作用,主要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藥所不及的病癥[15.16]。非甾體抗炎藥常見的為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此類藥物的抗炎作用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終生成前列環素(PGI1),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等炎癥因子的水平[17.18.19]。王建義通過回顧性分析發現在嚴重創傷、休克、感染、燒傷及大型手術治療后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有降低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說糖皮質激素治療應激性潰瘍具有較好的效果[20]。
4 小結
應激性胃潰瘍的發生機制是機體復雜生理變化所致,比較復雜,其具體發生機制臨床尚不明確,目前應激性潰瘍的發生與機體防御能力的下降和損傷因素的增加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應激性胃潰瘍的預防治療中除了要積極的治療原發病,消除應激原,進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療,同時還應做好患者的胃腸道檢測,通過抑酸劑、胃粘膜保護劑及抗炎藥物進行治療,更好的促進患者的轉歸。
參考文獻:
陳志軍,葉蘭芬,彭宙,等.探討重型顱腦損傷后應激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及防治措施[J].中外醫療,2013,32(23):20-22.
肖蘭青,李星,熊曉虎.交通傷患者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2012,28(9):833-837.
林金鋒,劉紅梅,楊志洲,等.危重癥患者應激性潰瘍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14,15(10):582-585.
鄧婕,張其彬,史道華.H2受體阻滯劑與硫糖鋁預防重癥患者應激性潰瘍的系統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3,33(19):1623-1627.
戈水根,聶清海,歐陽美秀.質子泵抑制劑聯合荊花胃康膠丸治療消化性潰瘍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2,12(4):28-29.
胡學軍.87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并發應激性潰瘍的預防與治療[J].首都醫藥,2014,41(24):49-50.
姜勝,鄧群.西咪替丁治療應激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0,20(6):354-355.
王鵬,季平,俞瑜,等.兩種質子泵抑制劑預防股骨頭置換術后應激性潰瘍對比研究[J].中國藥業,2015,24(16):19-21.
楊麗,余海清,黃秀蘭.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應激性潰瘍療效及安全性的觀察[J].醫學信息,2015,29(23):307-307.
包慧敏.應激性潰瘍應用奧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健康必讀旬刊,2013,12(9):324-324.
Azab M,Doo L,Doo D H,et al.Comparison of the Hospital-Acquired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Risk of Us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versus 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Stress Ulce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2017,11(15):2019-1021.
張春林.膠體果膠鉍與雷貝拉唑聯用在消化性潰瘍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31):211-212.
方大鑫.評價膠體果膠鉍在治療消化性潰瘍中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1):2030-2031.
薛翔,劉紅梅,邵旦兵,等.JAK2/STAT3信號通路在應激性潰瘍大鼠胃黏膜炎癥反應中的作用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4,15(11):678-682.
張嬌.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J].藥品評價,2017,14(1):26-28.
衛生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實用防盲技術,2012,28(1):38-45.
應雪瑾.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后并發應激性潰瘍的早期動態觀察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5-6.
王建義,孫鳳蓮.埃索美拉唑防治應激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9):1239-1240
田愛云,周莉紅,劉紅華.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胃病的預防和治療[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6):838-840.
程新富,張志強,陳紅慶,等.創傷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激性潰瘍預防性治療的臨床觀察[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3,27(4):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