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張文英 李麗娜 馮會民 吳麗梅 劉靜
【中圖分類號】R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2
護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護理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規章制度準許范圍以外的心理、肌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神經內科大多是腦血管疾病病人,年紀較大,常常伴有神志障礙,并且危重,發展較快,容易癱瘓,病程長且康復不佳。在臨床上,其導致死亡和殘疾的概率普遍很高,且我國社會不斷向前進步,人民的講課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也不斷提升,在護理過程中,人們對護理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醫療投訴也在不斷上升。能夠實時發現護理工作中隱藏的問題,同時給與積極有效的解決,這樣能夠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降低醫療事故率,同時能夠加強護理水平。
1 護理安全隱患
1.1意外受傷
1.1.1 墜床 新入院患者對住院環境不熟悉,夜間自行起床及對病床高度不適應,躁動患者沒有床檔防護,陪護與患者同床都易發生墜床。
1.1.2 跌倒 神經內患者大多年老體弱,神經系統疾病導致肢體癱瘓,步態不穩,藥物因素所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年輕患者麻痹大意及自尊心太強,如地面濕滑,衛生間未設置防滑墊,走廊無扶手,都是神經內科患者發生跌倒的主要原因。
1.1.3 燙傷、凍傷 由于感知障礙,患者使用熱水袋、頻譜照射不規范時造成皮膚燙傷或灼傷,腦卒中患者中樞性高熱時,使用冰袋降溫,若長時間不更換部位或使用不當,易造成凍傷。
1.1.4 自殺的意外 針對初次中風的較年輕患者,因角色改變,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失去正常的社交及住院治療所帶來的經濟負擔等,長期生病,易自責及消沉,產生抑郁情緒,隨之可出現自殺傾向。
1.1.5 走失 老年患者尤其老年癡呆患者出現定向力、記憶力等缺陷,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1.6 壓瘡 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肢體活動及意識障礙,失去自理能力,長期臥床不能自行翻身,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翻身,極易造成皮膚損傷,甚至壓瘡。
1.1.7 窒息 中風患者多數有假性球體麻痹,常伴有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加之老年人會厭部感知減退,吞咽反射降低,減弱了防止異物進入氣到的反射動作,容易發生食物誤吸,輕者出現嗆咳,重者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1.2 管理因素
1.2.1 對護理人員教育、培訓不重視 主要表現在僅重視護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視忽視的職業培訓,對護士的業務培訓不到位,職業道德培訓薄弱,管理監督不得力。這種情況一方面極易導致糾紛,另一方面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若不及時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專業的調整,將會嚴重影響到護理人員的行業形象,且威脅到患者安全。
1.2.2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工作量與護士比例失調,護士每天超負荷的工作,一方面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患者的問題,滿足不了患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長期如此,護士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傷害,也是構成護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設備技術因素
神經內科患者年齡較大,血管功能退化,長期靜脈注射刺激性藥物較易發生靜脈炎;同時近年來隨著臨床護理技術的進步,由于神經內科引進了大量先進的儀器,所以相關護理人員平時工作便需要操作這些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記錄儀器,這對他們來說能定添加了一定心理負擔,也使護理過程中風險大大增加,最終使護理事故的出現率大大提高。
1.4 環境因素
神經內科病房缺乏根據患者特點而安裝的相關防護措施,如病房走廊、浴室、洗手間扶手及防護欄等,患者如病情發作無法找到扶靠工具,就會產生摔倒、受傷等一系列問題。即便是打掃后,如果他們沒有看到積水或者地面濕滑的話,也會產生摔倒受傷的問題。
2 防范對策
2.1 加強安全護欄及法制教育
醫院應當定期組織學習護欄安全及法律知識講座,使護理人員清楚的了解護理工作中的權利及義務,在心中牢固樹立“安全質量第一”,依法護理,以及時刻注意預防等方面的概念,并且還要不斷的培養他們在努力保護患者權益的同時,同樣也重視自己的權益等思想。
2.2 強化護理規章制度建設
嚴格制定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并完善檢查獎懲制度。關于巡查、交接班等關鍵的臨床護理制度必須嚴格落實,這將對確保護理安全,降低危險發生的概率氣到重要作用:所以要將病房巡視工作重視起來,患者在住院期間要按時巡視病房,觀察患者有無異常。若發現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看診。同時要嚴格遵守醫院規定,加強對醫囑的查對,預防用藥有誤。同時還可以堅持每月開展護理安全研討會,對于一些安全隱患加以研究,并提出相關改正預防方案。
2.3 努力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特別是對年輕的新近護士,應當在常規培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高年資護士的帶教作用,從而讓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加強專業知識和提升操作技術水平。面對新引進的有關設備,也需要一些專業人員來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定期考試,以保證護理人員能夠熟練的操作,避免在治療搶救過程中發生意外。
2.4 注重患者護理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預防床上掉落,神經內科病床兩側應安裝床檔,對于煩躁不安、抽動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以進行必要的肢體限制。病床與地面的距離應低于50cm,防止病人墜落,并且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清楚,取得家屬的配合。(2)老年人容易跌倒,對于這類患者,應對其宣講“三個30”概念,即指清醒后到坐立,到站立,再到行走,這四個過程中,每個過程穩定在30s后,再進行下一個過程的活動。其次,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對于行動不便的病人應主動給與幫助。與此同時,還應對患者如何開展行走、站立等活動,給與科學的知道。最后,對那些有感知覺障礙的患者,需要主動講述局部熱敷的相關方案,關于熱水袋等必須讓溫度小于50攝氏度,不能直接接觸皮膚,并多觸摸熱敷處皮膚,防止燙傷發生。另外,定時翻身,變動身體,防止壓瘡。
結論
神經內科患者病情危重,并并發癥多,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且安全隱患多,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避免安全隱患發生對于改善神經內科護理工,落實優質護理服務極為關鍵。針對神經內科病人護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有針對性的為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并對相關的規范體制加以完善,盡可能強化護理從業者的整體水平,并提升患者護理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可以有效的規避護理安全的發生,顯著提升臨床質量,顯著改善護患關系,從而保證醫院長期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楊秋萍.神經內科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54-56.
夢雋,王麗華.神經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雜志,2013,16(11):106-107
盛群.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大家健康旬刊,2013,8(47):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