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宇 林芳
【摘 要】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非傳染型慢性疾病取代急性傳染病成為影響現(xiàn)代人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類型[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病率高,治療難度大,周期長,截肢率、致死率、復發(fā)率高,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2-3]。但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促進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治療周期,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此,我院對糖尿病足護理進展進行研究,特作如下綜述:。
【關鍵詞】糖尿病足;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1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fā)生糖尿病足潰瘍或壞疽,約50%的糖尿病患者低位遠端截肢是由足部潰瘍導致的。糖尿病足不但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4-5]。患者多以皮膚潰瘍、足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原因病理因素和行為因素兩類,前者是指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及下肢血管病變引起,這也是糖尿病足最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傷口面積大、血糖水平過高也可能導致糖尿病足部出現(xiàn)壞疽癥狀;后者與患者自身不健康生活習慣和錯誤足部護理方式有關,控制血糖的效果也是影響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6]。兩種因素是可能同時存在的,因此在糖尿病足預防與護理工作中,不但要關注病理因素,對患者個人行為表現(xiàn)也應有所重視[7],并制定相應的糖尿病足護理方案,以降低糖尿病足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是護理的首要目標,現(xiàn)將糖尿病足的護理研究進展作如下綜述
1 飲食護理
臨床長期以來將科學合理飲食作為治療糖尿病的重點,其原則為控制總熱量,維持理想體,禁食油膩肥厚的食物,嚴格控制高糖、脂肪含量豐富的食物,同時確保飲食中維生素和蛋白質的含量以滿足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需要[8]。低熱、低脂、優(yōu)質蛋白質、戒煙限酒糖飲食原則被廣泛認同,其中高蛋白飲食促進可創(chuàng)面愈合,提高治療效果,在控制飲食攝入的同時應合理安排餐次,少量多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 健康護理教育
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使得患者在血糖控制、用藥、飲食峰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但缺乏對足部護理的重視度,患者自我監(jiān)控能力也比較一般[9-10]。研究發(fā)現(xiàn)[11],歸納總結糖尿病足高危致病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護理方案,以正確的方式護理足部可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產生,且可避免愈合患者再次發(fā)作。給予糖尿病患者有關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傳教育,能夠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降低糖尿病足發(fā)生率。指導患者穿脫鞋襪的正確方式,告知患者定期修剪趾甲和及時處理足部損傷的重要性,叮囑患者勤清潔足部,保持足部干凈衛(wèi)生:(1)每天睡前用37℃—40℃的溫水洗腳,時間不超過20分鐘,水位應至小腿肚,擦拭使需徹底,避免臟水造成感染,隨后可適當按摩下肢,加快下肢血液循環(huán)速度;皮膚干燥者,行及時涂抹潤膚霜或植物油保持足部滋潤;冬季洗過腳后,不宜直接烤火取暖或使用電熱器。(2)行走時間過長可能增大足部壓力,使足底形成繭子,導致足部發(fā)生潰瘍。有學者發(fā)現(xiàn)[12],赤足狀態(tài)下,行走時足部壓力值可達到最高,選擇合適鞋子夠可明顯降低,與普通平底鞋相比,網球鞋可使足部壓力降低近50%。(3)修剪腳趾甲應在泡腳后趾甲軟化時進行,既不能剪的過短,損傷足部皮膚導致感染,也不能留的過長,使得患者刮傷自己,及時處理胼胝。(4)建議老年糖尿病患者時常測試足部痛覺、觸覺、震動覺和壓力覺等足部感覺。(5)定期檢查足部,一旦出現(xiàn)溫度、顏色改變,趾甲改變,有異常感覺,局部紅腫疼痛,且有水泡出現(xiàn)時,需及時就診;若皮膚溫度、彈性下降,或過存在針刺感、麻木感或灼熱感時,應高度重視。
3 中藥熏洗浸泡
中醫(yī)理論認為[13],消渴糖尿病足應歸為“脫疽”、“脫癰”的范疇。巢元方等人所著《諸病源候論》一書記載:消渴器久病變,或發(fā)癰疽,或成水疾”,藥王孫思邈認為,消渴之癥超過百日,便不能采用灸刺之法,否則會導致瘡口流膿,形成癰疽[14-15]。現(xiàn)代中醫(yī)理論認為[16],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在于氣陰兩虛、淤血濁痰阻塞脈絡,導致濕熱邪毒發(fā)作。臨床堅持辯證論治原則,以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為目的在化瘀過程中蕩滌濁痰[17]。中藥浸泡是將藥物制成湯劑,通過機械作用、溫熱作用和藥理作用,對患處血管與神經產生刺激作用,使得血脈通暢、腠理通調,對腫瘍也存在消散作用,從而提高血液循環(huán)速度和周圍神經功能[18-19]。目前臨床多原則桃仁、川牛膝、當歸、丹參、雞血藤、黃芪、桃仁、紅花、川芎、甘草等可益氣補血的藥物煎制成湯汁,水溫通常控制在40℃左右,此法屬于外治法,可使藥效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藥物濃度高、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傷、不良反應少,藥材易得,患者樂于接受。現(xiàn)階段不同級別糖尿病足預防與治療工作正將中藥浸泡法應用于其中,其中0級糖尿病足是指患者足部存在嚴重自由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但無開放性損傷的糖尿病足[20]。作為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中藥熏洗、浸泡,可使藥效經皮膚表層直達經絡,起到活血止痛、消腫化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協(xié)調臟腑的作用。同時中藥熏洗浸泡還能夠促進患者足部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速度,使供血不足狀態(tài)得到改善,并緩解皮膚冰涼、麻木、感覺遲鈍等癥狀[20]。研究表明[21],中藥熏洗可明顯增加患者足背動脈血流速度、擴大動脈血管內徑,提示中藥熏洗治療糖尿病足效果顯著。對于已經出現(xiàn)潰瘍的糖尿病足,中藥熏洗浸泡同樣有明顯效果。
4 創(chuàng)面護理
4.1 皮膚水泡的護理
水泡形成應保持水泡的清潔,減輕足部壓力,避免受壓,預防感染及壞疽。對張力性大的水泡可用碘伏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液,液體較多時分時,分期抽液,切勿切開,避免感染。對小水泡可用無菌紗布包扎,待微循環(huán)改善后可自行吸收。
4.2 潰瘍創(chuàng)面護理
(1)清創(chuàng) 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處理原則:組織清創(chuàng);控制感染;濕度平衡。每次換藥都要決定是否清創(chuàng),需了解組織類型,明確解剖結構,避免損傷血管、神經等組織。清創(chuàng)后可用封閉性濕性敷料包扎。傷口處的滋潤度有利于傷口的愈合,減輕疼痛,避免傷口感染。
(2)創(chuàng)面負壓治療護理 技術在糖尿病足治療中廣泛應用。該技術是用薄膜和泡沫材料組成復合型敷料作為引流管與創(chuàng)面的中介,在負壓裝置的作用下,既促進分泌物的排出。持續(xù)負壓可促進創(chuàng)面血液循環(huán),減輕組織水腫。封閉敷料可有效防止污染及感染[22].負壓引流過程中要觀察透明膜是否塌陷,引流管是否通暢,維持負有效的負壓.
綜上所述,通過飲食護理,健康護理教育,中藥熏洗,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對足部護理的重視,能有效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對潰瘍創(chuàng)面的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可防止創(chuàng)面的感染,有利于糖尿病足創(chuàng)口的愈合,減少截肢率、致殘、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帕力旦木·米孜熱甫,馬麗莉.健康教育在社區(qū)慢病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10):381-382.
李永潔,李莉,嚴勵,等.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遠期預后的研究現(xiàn)狀[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5,9(10):520-523.
張秀坤,王波,王哲,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糖尿病足的影響因素及其預防對策[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8):77-78.
戴建英,鮑艷芳,周冬玲.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綜合臨床,2016,32(2):301-302.
于海燕,胡敏慧,黃璐璐,等.糖尿病足病患者32例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6(1):219-220.
郭茵,張鵬飛.糖尿病足病的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6,14(9):146-148.
羅莉,陳華凝,黃凌.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足部潰瘍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2014,v.34(13):3541-3543.
謝麗,李燁琦,楊艷,等.糖尿病飲食治療現(xiàn)狀及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1):75-77.
孫月明,王曉娣,姚寧.授權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6):58-60.
蔡理軍.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對足部護理知識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雙足與保健,2017,26(1):36+38.
種青.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24):192-192
徐艷芬.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6):96-97.
李健生.消渴癥的中醫(yī)治療及效果初步評定[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9):41-41.
曹輝琴.中醫(yī)護理在消渴癥(糖尿病)病人的應用分析[J].光明中醫(yī),2016,31(15):2269-2270.
陳顏顏,謝雁鳴,黎元元.中醫(yī)藥治療2型糖尿病處方規(guī)律的現(xiàn)代文獻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17(11):4036-4038.
任明明,方朝暉.益氣養(yǎng)陰活血治療在糖尿病血管病變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19(3):321-323.
王軍鋒.淺論“活血行瘀法”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7,36(12):195-198.
符顯昭,許靖,李春燕,等.活血解毒降糖方對糖尿病急性冠脈綜合征非血運重建患者促炎/抗炎因子平衡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6,23(1):6-10.
熊珂玉.黃芪桂枝五物湯合桃紅四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v.29(1):46-48.
羅艷.中藥泡足聯(lián)合足底按摩治療糖尿病0級足50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3,20(3):322-323.
王會英,李薇,李丹.中藥熏洗治療糖尿病足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17):123+126.
陳惠,賈潤宇,創(chuàng)面負壓治療糖尿病足的護理[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6,31(增):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