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紅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老年性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性腦梗塞患者,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為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2.6%,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老年性腦梗塞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有利于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關鍵詞】腦梗塞;優質護理;老年
【中圖分類號】R473.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腦梗塞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據數據資料表明,腦梗塞致殘率超過70%[1]。該疾病的產生是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誘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導致大腦出現缺血、缺氧癥狀,引起腦組織壞死[2],患者需及時接受治療,緩解疾病癥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將46例分為兩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齡在61~81歲,平均年齡(73.21±6.21)歲,輕度10例、中度7例、重度6例。觀察組為優質護理,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齡在60~82歲,平均年齡(73.38±6.67)歲,輕度10例、中度8例、重度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常規的病情觀察、病房巡視等護理,對患者的肝腎功能、尿常規、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結果詳細記錄,指導患者的用藥,告知患者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優質護理如下。
1.2.1 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療養環境 護理人員必須確保病房內通風、光線良好,對病房內的空氣濕度、溫度進行調整,可根據患者喜好播放音樂,為患者營造良好療養環境,可使其心情舒暢。
1.2.2 心理護理 腦梗塞發病較急,且老年患者機體功能減弱,再加上受腦梗塞病情的影響,出現了肢體活動、吞咽功能、言語等各方面的障礙,生活質量下降,患者極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給予心理疏導,對患者進行開導,緩解其不良情,獲取患者信任。
1.2.3 康復護理 患者要接受主動訓練與被動訓練。腦梗死患者在臥床療養期間,為了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的情況發生,家人需定時給予按摩,讓患者的關節部位被動訓練。除此之外,在患者擁有活動能力的情況下,還需參與主動鍛煉,例如指導患者進行提腿、伸膝、站立等操作,待患者可行走后,需將行走距離加長,在鍛煉過程中,患者不要操之過急,要對康復訓練充滿信心。
1.2.4 健康宣傳教育 患者及其家屬要多了解與腦梗塞相關的疾病知識,叮囑其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患者出院后,醫院要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用藥與治療情況,叮囑患者定期入院復查。
1.2.5 日常生活能力培養 指導患者完成進食、洗臉、洗澡等動作,患者在洗臉時,可先用健手洗臉,然后用患側洗臉,指導患者自行排便,合理控制患者的洗澡時間,不宜太長?;颊呖蓞⑴c簡單的家務勞作,例如掃地、擦桌子等。
1.2.6 加強觀察 在急救期間,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瞳孔的變化,還應該密切觀察呼吸、脈搏的變化,每15~30min觀察一次,以便能夠及時了解到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果患者的昏迷程度由淺入深,而且瞳孔散大,可能使患者的顱內壓增高或者是病情加重;如果患者有一側瞳孔散大,并且無光,則可能形成腦疝;如果患者的兩側瞳孔均散大,并且無光,很有可能是患者的腦干受損,非常危險,應該立即向醫生匯報,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1.3 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3]:滿意: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生活能力有很大提升,功能障礙減輕;較滿意:經護理干預后,生活能力改善,功能障礙有所改善;不滿意:經護理后,生活能力與功能障礙無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6.0)分析,不同類型的數據資料采用不同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給利用χ2檢驗表檢驗,P<0.05表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中有23例患者護理滿意,總滿意度為100%。對照組中有20例患者護理滿意,總滿意度為82.6%。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優質護理是在傳統護理方法上的更新,將患者作為中心,護理人員需擁有專業的護理技巧,不斷提升自身護理技能,滿足患者需求。腦梗塞患者通常為老年人,當患病后,患者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必須給予心理干預,開導患者,使其不良情緒得以緩解。在患者中,有些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此,降低患者的血壓也是治療本病的關鍵。對于血壓明顯升高的患者,應該將10mg碾成粉末的心痛定倒入到患者的舌頭下面,如果患者的口腔特別干燥,可以用少量的溫水將其濕潤。服藥后30min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如果血壓沒有下降,可以重復使用本藥繼續降壓。但是切記再降血壓的過程中,血壓不宜降的過低,如果血壓過低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另外,還需給予飲食干預,注重控制飲食,不可食用辛辣、酸冷等刺激性大的食物,還要參與康復訓練,患肢部位要進行被動與主動鍛煉,便于取得更好的肢體恢復效果[4]。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100%,與對照組相比存在較大差異,這表明這種護理模式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滿足患者需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付永紅.優質護理在老年性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1986-1987.
張貴群.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塞患者中的實施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05):101-102.
朱麗.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9):130-131.
邵丹,邵靜,徐錫春.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2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