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敬 陳仁花
【摘 要】目的:分析腦梗死后繼發癲癇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后繼續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BI指數為(78.43±4.5),癥候評分為(1.2±0.3)分,各項數據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梗死后繼發癲癇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腦梗死后繼發癲癇;綜合性護理干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R23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腦梗死后繼發癲癇是腦梗死常見的后遺癥,對患者生活存在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患者死亡[1]。研究發現,綜合性護理干預手段能夠通過多層面的護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進一步明確腦梗死后繼發癲癇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我院對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腦梗死后繼續癲癇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其內容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后繼續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每組34例患者。實驗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56~80歲,平均年齡(63.4±1.5)歲,患者病程1.2~6.8年,平均病程(4.2±0.4)年;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3.5±1.3)歲,患者病程1.5~6.8年,平均病程(4.3±0.4)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患有腦腫瘤等腦部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包括: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生活管理;病情觀察;癲癇發作護理等等。實驗組患者則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手段,其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應當使用適當的語言安慰患者,告知患者癲癇并不是不可治療的,只要全力配合治療,就可有效的控制病情。同時,通過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轉移其注意力,比如組織患者聽音樂、看電視、下象棋等。(2)癲癇發作護理。癲癇發作時,應當快速松開患者的衣扣和腰帶,保持空氣流通,佩戴義齒患者應取下義齒,保持患者平臥,頭部偏向一側,以紗布包裹壓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齒之間,并按住其下頜,同時穩定患者呼吸,患者抽搐時,采用輕壓方式抵抗,切忌強行壓制。(3)飲食護理。保持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多食用蔬菜水果,盡量的不食用辛辣食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同時叮囑患者戒煙戒酒,保持作息規律。(4)用藥護理。用藥方面,應保證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且不能夠服用處方以外的抗癲癇類藥品,鼓勵患者堅持用藥治療,同時爭取獲得患者家屬的幫助,讓家屬監督患者按時用藥。(5)不良反應監測。注意觀察患者的癲癇發作頻率和時間、瞳孔、面色、脈搏等體征,記錄患者每日尿量,隨時做好搶救措施;指導患者加強運動,避免長期臥床造成壓瘡;進行吞咽功能訓練;需人工喂養患者,應將患者床頭抬高后再進食,并采取少量多喂的方式,以防止發生嗆咳。
1.3 觀察指標
使用BI指數評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經護理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兩組患者的癥候評分,按照癲癇發作的頻率、次數和持續時間采取逆向評分方式,癥狀越輕,評分越低,計分0~4分之間,取均值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本實驗使用SPSS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使用(%)表示,計量資料使用()表示,分別以和t值檢驗,P<0.05表示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BI指數為(78.43±4.5),癥候評分為(1.2±0.3)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后BI指數為(65.42±4.6),癥候評分為(2.6±0.6)分,實驗組各項數據均優于對照組(P<0.05,t=11.7887/12.1692)。
3 討論
腦梗死后繼發癲癇主要是由于腦組織受損、梗塞早期腦部急性卻缺氧而導致的,以神經細胞膜通透性增加、代謝產物堆積、腦水腫、過度去極化等為主要的病理特點[2]。
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不僅能夠從病情上給予專業護理,更是能從人性化角度出發,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懷和幫助,通過心理護理,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保持患者心態積極平和,以提高治療依從性;飲食管理則可以加強患者的營養供給,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減少并發癥;不良反應監測則是為了時刻把握患者的病情[3]。
在本次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后BI指數為(78.43±4.5),癥候評分為(1.2±0.3)分,各項數據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后繼發癲癇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黃玉萍,劉素芝,楊麗華等.腦梗死后繼發癲癇的不同護理干預方法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93-95,99.
時婷婷,傅炎炎.對比分析不同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繼發癲癇患者的影響[C].//2017《中國醫院藥學雜志》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325-326.
趙文霞.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腦梗死后繼發癲癇患者中應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5,(2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