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娟 劉雯 林寶英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與呼吸道護理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兒中抽選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49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49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呼吸道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縮短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肺炎;健康教育;呼吸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肺炎是小兒常見病與多發病,受體質弱、免疫力差的影響,患兒一旦發病則病情進展迅速,容易發展成重癥肺炎[1]。雖然臨床中有較多方法治療小兒肺炎,但是患兒年齡較小,治療期間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治療依從性較低;同時,患兒的抗病能力較差,治療期間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最常見的即為呼吸道感染。若要促使患兒早日康復出院,則需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選取98例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在患兒中的應用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病例均為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兒,共98例。采用簡單隨機法將98例肺炎患兒分為兩個研究小組,每組49例。觀察組:男23例,女26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5.35±0.62)歲;病程2-12天,平均(5.17±1.14)天。對照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5.44±0.57)歲;病程2-12天,平均(5.20±1.34)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基礎護理、病情觀察、靜脈輸液護理及觀察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1)健康教育。①針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很多肺炎患兒尚無自我護理能力或溝通能力,因而護士應加強對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首先,護士應向患兒家屬說明患兒的病情,解釋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其次,護士要耐心解答患兒家屬的疑問,為其講解肺炎相關知識,比如肺炎的發生原因、是否有傳染性、治療方法、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預防方法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患兒家屬的疾病知識認知水平[2]。最后,護士應針對患兒家屬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安撫患兒家屬的情緒,告訴患兒家屬肺炎是可治愈的疾病,不必過于擔憂。②針對患兒的健康教育。對低齡患兒,護士可通過肢體語言等與患兒進行溝通交流,安撫患兒的不良情緒,防止患兒哭鬧,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對年齡較大、具有一定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患兒,護士可直接向患兒進行健康教育,告訴患兒肺炎的相關知識及日常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叮囑患兒多參加體育鍛煉,并鼓勵患兒積極配合治療。(2)呼吸道護理。①護士做好病房環境護理,調節好病房的溫度及濕度,防止患兒受寒致使病情加重;②每天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每次15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3]。②將床頭抬高30°左右,使患兒保持半臥位;每隔2h為患兒翻身一次。③定時給患兒拍背,之后使用吸痰器吸出痰液及其他氣道分泌物,吸痰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④如果患兒的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則可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治療,進食前后各治療一次[4]。⑤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患兒發生呼吸道感染則及時予以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及呼吸道感染情況,并進行對比。評估患兒的治療依從性,評估等級分為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3.0統計軟件包。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依從27例,部分依從20例,不依從2例,依從率為95.92%。對照組:依從22例,部分依從15例,不依從12例,依從率為75.51%。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P<0.05)。
2.2 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
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5.47±0.73)d,憋喘緩解時間(3.25±0.45)d,肺啰音改善時間(4.58±0.67)d,住院時間(12.58±1.22)d。對照組:咳嗽緩解時間(7.20±1.13)d,憋喘緩解時間(4.65±0.53)d,肺啰音改善時間(6.42±0.86)d,住院時間(15.69±1.43)d。觀察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2.3 呼吸道感染情況
觀察組有3例(6.12%)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對照組有12例(24.49%)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觀察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6.376,P<0.05)。
3 討論
小兒肺炎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威脅其生命安全[5]。近年來,臨床中出現了多種治療肺炎患兒的有效方法,但是仍有很多患兒死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患兒年齡較低,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較少,治療依從性較差,沒有得到規范化的治療;或者是因為并發癥加重了病情。為提高患兒的健康水平,促使其早日痊愈出院,本研究選取98例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與采用常規護理的患兒相比,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的患兒其治療依從性明顯更高,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更短,呼吸道感染率明顯更低。本研究中,對肺炎患兒實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患兒及其家屬對肺炎的了解程度,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警覺性,防止復發;同時,改變患兒的行為習慣,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鞏固治療效果。對肺炎患兒實施呼吸道護理的目的在于改善患兒的呼吸道癥狀,預防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健康教育和呼吸道護理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楊惠茹.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在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4):229-230.
羅燕妮. 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55):10966.
李淑清. 肺炎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39).
張科春, 王忠平. 優質化護理在重癥肺炎患兒中的應用及對血氧飽和度與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11):261-263.
顏麗萍. 綜合氣道護理在重癥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 醫療裝備, 2016, 29(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