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雯
【摘 要】目的:探討兒童急性牙髓炎應用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效果。方法:應用隨機分組方法將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因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兒100例(共100顆牙)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根管治療,給予觀察組一次性根管治療,對比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兩年后總有效率以及治療前與兩年后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與疼痛程度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兩年后總有效率、生活質量顯著較高,疼痛評分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兒童急性牙髓炎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不僅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而且還能降低患兒治療后疼痛程度,改善患兒生活質量,臨床上推廣應用很有價值。
【關鍵詞】兒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急性牙髓炎在患兒口腔疾病中較為常見,,主要癥狀表現為浸潤牙髓內部炎性細胞、破壞組織、滲出組織液、疼痛劇烈等,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活質量。針對急性牙髓炎臨床上常給予根管治療,常規根管不僅治療時間長,而且復診率較高[1]。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次性根管治療被臨床廣泛應用。今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兒100例,以探討一次性根管治療在該類患兒中的臨床應用效果,今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門診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兒100例(共100顆牙)。患兒經口腔檢查與X線得以確診,均存在自發痛、夜間痛以及痛感延及面部等癥狀。患兒牙齦無紅腫、牙周組織良好、牙根尖組織正常。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存在全身性嚴重感染、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患兒。將所有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為4至11歲,平均年齡為(6.8±0.6)歲,乳磨牙與乳前牙分別有35例與1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4至10歲,平均年齡為(6.7±0.6)歲,乳磨牙與乳前牙分別有36例與14例。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中年齡、性別、患牙牙位等均無顯著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前對所有患兒給予X線根尖片拍攝,對患兒牙根吸收與牙根發育等情況進行掌握,對患兒患牙給予碧蘭麻局部浸潤麻醉。隨后開髓引流,去除冠髓并將根髓抽出,預備根管,3%次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溶液交替沖洗并做好消毒處理。對對照組50例采用常規根管治療方式,開髓封乳牙失活劑,丁氧膏暫封一周復診。若患兒存在急性癥狀,需給予引流開放,待患兒各癥狀緩解后再給予封藥處理。一周后去除失活劑,擴根管,沖洗,封木溜油棉球,一周復診。在患兒復診時,若各癥狀均消失且根管干燥無異味,則給予根管填充,否則便要繼續換藥,直至符合相關要求,治療次數一般為3至4次。對觀察組50例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應用Vitapex糊劑填充根管,。患牙根充完成后拍x片檢驗,若有欠填或超填需重新充填。若無超充與欠充情況,則要3日后及兩年后復查,評價患兒遠期與近期的治療效果,明確是否存在透射影增大或無縮小影像,在兩組患兒治療兩年后,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者出現瘺管情況,則需停止跟蹤觀察,重新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評價,顯效:咀嚼功能良好,自覺癥狀消失,無叩痛,X線檢查結果為牙周脫鈣區有鈣化修復,根管填充嚴密性良好。有效:自覺癥狀消失,牙齒松動度不足I度,咀嚼功能緩解,X線檢查結果為牙槽骨改善或停止吸收;無效:無法咀嚼有叩痛,存在嚴重并發癥,X線檢查結果為根周陰影擴大,牙槽骨吸收加劇。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②應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兒疼痛程度,分值為0到10分,0為無痛,10分為劇痛難忍,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強烈。③應用用SF-36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總體健康、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與情感職能,每項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本次研究取平均值。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特應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數據資料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用卡方檢驗,若p<0.05,即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與疼痛程度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兩年后總有效率、生活質量顯著較高,疼痛評分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表2。
3 討論
在牙科眾多疾病中,急性牙髓炎較為常見。該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牙周炎、外傷漏髓、齲齒等,當患者牙髓受到感染或被外界刺激,便會引起炎癥,炎癥牙髓釋放較多炎性介質,提高了血管通透性,致使血管中白細胞大規模游向組織。患兒臨床表現為急驟性疼痛等,不僅日常飲食受到影響,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而且疼痛也讓其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2]。
針對該病的治療,必須要將清除根管感染、阻斷感染源作為立足點。過去所采用的常規根管治療能夠有效清除掉牙髓中的炎性物質,但是該方式需要患兒多次復診,不僅損耗了患兒的時間,增加了家長的治療費用,而且還提高了感染的概率,很容易導致患兒發生化學性根尖周炎,讓疼痛感加重[3]。一次性根管治療術能將感染的牙髓進行清除,一次性徹底處理根管封閉,不僅減少了就診次數,而且還能防止感染擴散,避免了長期多次治療帶來的冠部微滲漏以及藥物對根尖周組織產生的刺激。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兩年后總有效率、生活質量顯著較高,疼痛評分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能將根管中感染物質有效去除。借助根管預備、消毒等方式以及無刺激可吸收材料來填充根管,能保證根尖快速愈合并保留患牙。應用Vitapex糊劑能對根管持續消毒,并保持根管干燥,對根尖修復十分有利。此外,該方式能減少器械使用次數、降低治療時間、避免感染風險與術后并發癥。
綜上所述,針對兒童急性牙髓炎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不僅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患兒治療后疼痛程度,而且還能改善患兒生活質量,臨床上推廣應用很有價值。
參考文獻
張桂珍.一次性根管治療小兒急性牙髓炎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7):59-60.
吳林.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小兒急性牙髓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3):44-45.
柳春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小兒急性牙髓炎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