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博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療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80例老年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腹腔鏡組患者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組患者則給予開腹手術,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指標、并發癥與應激水平。結果: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下地時間與并發癥率均明顯低于開腹組;術后3dCRP、BG、腎上腺素與皮質醇水平組間比較均明顯低于開腹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比較開腹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創傷更小,應急損傷更低,恢復更快,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手術;膽結石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2
膽囊結石泛指膽囊功能失調、感染或內分泌因素所引發的膽汁酸濃度失調而造成的膽汁瘀滯所形成的結石性疾病,是臨床上的高發病,可發生在老年人群,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第一時間予以手術治療[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是針對該病最有效的術式,但就其選擇的問題上臨床學者尚無定論,因此本研究為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療效,將我院80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80例老年膽結石患者以雙盲法并根據隨機號碼表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所有患者均≥60歲,且經腹部CT或B超確診為膽囊結石,同時排除[2]:(1)合并肝外結石或肝內結石患者;(2)合并惡性感染或凝血、愈合障礙患者;(3)合并心、肝、腎臟功能異常患者等。其中,腹腔鏡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為(70.4±6.8)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2±0.9)年;開腹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齡63~79歲,平均年齡為(71.0±7.2)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5.9±1.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與病程等一般情況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同術前處理,開腹組患者則給予開腹手術,即麻醉滿意后取右上腹肋緣下切口,逐層進腹,顯露膽囊后解剖膽囊三角,尋找膽囊動脈,予以雙重結扎后切斷,游離膽囊頸管,結扎縫合后從膽囊底部自肝床完全摘除,留置引流管后逐層關腹。腹腔鏡組患者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即全身麻醉滿意后取仰臥位,以三孔法建立人工氣腹,采用CO2以12~15mmHg壓力填充氣腹,取臍周、腹正中劍突下右側3cm與右肋緣下腋中線、腋前線作為Trocar穿刺點,解剖Calot三角區,膽囊管與膽囊動脈分離方法同開腹組,分清膽總管與肝總管后以鈦夾或合成夾分別夾閉血管與膽囊管,離斷后以電凝法止血,生理鹽水清洗術野,紗布吸盡后縫合各切口。
1.3 檢測方法 圍手術期指標包括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于下地時間;并發癥包括感染與肝功異常等。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測定、血糖儀與生化儀分別檢測C-反應蛋白(CRP)、血糖(BG)、腎上腺素與皮質醇水平等。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9.0分析數據并評價差異性。圍手術期指標與應激水平等計量資料()的與并發癥等計數資料(%)的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與并發癥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下地時間與并發癥率均明顯低于開腹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應激水平比較
腹腔鏡組術后3dCRP、BG、腎上腺素與皮質醇水平組間比較均明顯低于開腹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膽囊結石好發于40歲以上群體,其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增高,尤其好發于老年人群,包括膽固醇結石、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型結石與黑色膽色素結石等,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老年科消化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及時治療[3]。
手術治療是針對該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包括較為傳統的開腹手術與新型腹腔鏡手術等,其中開腹手術因其操作便捷、費用適中等特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肝膽外科手術技術,但其手術創傷較大,需要長時間術后恢復,其術后應激較為嚴重,嚴重破壞機體內環境,尤其對于抵抗力與抗應激力較低的老年群體而言,開腹手術無疑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因此需要臨床上格外注意[4]。腹腔鏡手術是近些年來開展的新型手術技術,具有治療時間短、恢復快、痛苦小等優點,符合現代醫學的微創概念,可達到最小化機體應激水平,減少手術的應急創傷,但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高,并且其費用相對昂貴,因此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5]。
為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療效,將我院80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觀察。數據顯示,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下地時間與并發癥率均明顯低于開腹組;術后3dCRP、BG、腎上腺素與皮質醇水平組間比較均明顯低于開腹組。可以看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明顯減少術中創傷,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控制術后應激,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綜上所述,相比較開腹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創傷更小,應急損傷更低,恢復更快,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付克倫.腹腔鏡與外科常規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療效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11,02(z2):25-27.
王潤亞,崔小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護理[J].哈爾濱醫藥.2014,34(2):161.
李建明,李志東.197例老年膽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123-125.
盧支儀,張克,劉從悅,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人結石性急性膽囊炎115例臨床分析[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5):520,522.
趙鋒.小切口手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在老年膽結石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4):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