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幸怡
【摘 要】目的:對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的臨床應用效果予以分析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痰涂片、結核抗體檢驗,對比分析兩種檢驗結果。結果:結核抗體陽性檢出率、靈敏度、準確性明顯高于痰涂片,且特異性更低,兩種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痰涂片、結核抗體兩種檢驗方法各有優劣,對于肺結核的檢驗,結核抗體檢驗準確率、敏感度更高,但是在特異度方面痰涂片更高,這就需要臨床檢驗人員基于患者實際情況選取最佳的檢驗方式。
【關鍵詞】肺結核;痰涂片;結核抗體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肺結核是一種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傳染性高,不可忽視其危害性。相關研究[1]指出,目前全球大約有34%的人被結核分支桿菌所感染。現階段,肺結核患病率高,且發病機制復雜,發病誘因較多。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使得肺結核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上,關于肺結核的診斷方式較多,傳統方法雖然能夠確診疾病,但是誤診、漏診現象較為普遍?;诖耍狙芯繃L試對比分析了結核抗體、尿沉渣分析儀、痰涂片檢測肺結核結果,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接受診斷均與肺結核臨床診斷標準相符,通過對病史進行綜合分析、檢查體格以及實驗室檢查確診,60例患者均體征消瘦、肺濕羅音、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76歲,平均年齡(55.1±0.33)歲。
1.2 方法 痰涂片:收集患者早晨第一口痰液中膿性、干酪樣部分,對其實施抗酸染色。本研究采用貝索試劑手工染色,嚴格遵照試劑說明書、《結核病診斷試驗室檢驗規程》[2]進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分支桿菌則顯示為紅色,其他細菌則顯示為藍色。陰陽、陽性評價標準為:從300個不同視野進行觀察都沒有發現分支桿菌則為陰性,反之則為陽性。
結核抗體:本研究采用結核分枝桿菌(TB)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主要檢驗程序為:(1)將試劑緩慢地從原包裝中取出,必須在1h內使用,特別是高溫環境中;(2)使用加樣環蘸取1.0 ul左右的痰液中膿性、干酪樣痰液部分,并慢慢地注入到試劑加樣孔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操作過程中加樣環的環形體應輕微地觸碰膜,從而有助于加樣;(3)將120ul緩沖液滴注到緩沖液孔中,然后進行記時;(4)待到出現紫紅色條后,再等十分鐘查看測試結果,十分鐘后所得結果無效。檢驗過程應在無菌環境中實施,且嚴格遵守操作規定進行,以此來確保檢驗的準確性。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檢驗陽性、陰性結果進行記錄,同時總結分析血液檢測的特異性、靈敏性與符合率。特異性=真陰性例數/陰性例數×100%;敏感性=真陽性例數/陽性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表示,并用方差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據統計得知,痰涂片共檢測出28例陽性,32例陰性,陽性率為46.67%;結合抗體共檢測出55例陽性,5例陰性,陽性率為91.67%;兩組陽性率對比,結核抗體高于痰涂片(P<0.05)。同時,痰涂片靈敏度為45.00%,特異度為96.00%,準確性為76.88%;結核抗體靈敏度為90.00%,特異度為88.00%,準確性為88.75%。分析兩組數據得知,結核抗體靈敏度、準確性明顯高于痰涂片,且特異性更低,兩種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諸如增生性病變、干酪樣壞死、滲出性病變等均屬于肺結核的病理變化,而增生性病變喝滲出性病變常常是同時存在于這部分病變中。就滲出性病變而言,滲出炎性物質為其臨床主要表現,經過治療會形成不同程度的飛纖維瘢痕組織。干酪樣壞死是一種特異性病灶。而結核性肉芽腫(結核結節)為增生性病變的臨床主要表現[3]。一旦身體與結核菌相接觸,則分泌物就會經過支氣管向外傳播,進而讓增生性病變出現,通過治療,肺結核患者的病變位置有瘢痕組織形成。若支氣管不暢通,就無法排除干酪樣壞死液,讓干酪性病灶產生。作為一種擁有極強傳染性的疾病,肺結核現在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說危害性非常強,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盡快確診肺結核,以讓第一時間快速治療肺結核患者。現階段,痰涂片檢驗、結核抗體檢驗、影像學檢驗等是診斷肺結核的幾種常用方式。本次研究為患者的提供便主要是痰涂片檢測和肺結核抗體檢測兩種檢測方式。
在各結核病實驗室中,最常使用的一種細菌學檢查方法就是痰涂片,其優勢在于簡便快速的操作方法,且價格低廉,可對結合傳染源予以明確,同時對結核病的傳播進行積極控制,所以長時間以來臨床上在診斷肺結核方面都主要采用這一方法,是一種肺結核的金標準。快速發展的實驗室診斷技術,也逐漸突顯出痰涂片的劣勢,主要表現在檢出率不高,無法較好的診斷肺結核陽性。近年來,肺結核診斷開始用到結核抗體檢測這一方法,其優勢主要表現在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診斷,具有較好的重復性,不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積極促進了結核病的診斷。在本次研究中,60例肺結核患者分別接受了痰涂片檢測與結核抗體檢測,兩種方法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46.67%與91.67%,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相較于痰涂片,結核抗體診斷具有更高的陽性檢出率,能夠較高的檢出肺結核,使結核病漏診與誤診的發生幾率大大降低。所以,臨床在對結核病進行診斷時,采用結核抗體檢測,能夠將由于痰涂片檢測而出現的漏診與誤診事件大大減少,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同時,核抗體靈敏度、準確性明顯高于痰涂片,且特異性更低,兩種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關于核抗體特異性低于痰涂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患者以前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通過有效治療后病情改善,然而血清中依然保留了大規模的結核抗體,使得出現假陽性現象;(2)患者可能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時間尚短,臨床癥狀不明顯,且機體還未產生結核抗體,從而出現假陰性現象。基于此,臨床檢驗工作中,醫務人員針對存在一定肺結核癥狀患者,但是痰涂片檢驗結果為陰性,針對這一類患者可采用結核抗體予以確診;針對難以確診者,應采用聯合診斷,以此來提高診斷效果。
參考文獻
黃秋賢.肺結核患者結核抗體與痰涂片檢驗效果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1):48.
熊淑薇.肺結核患者結核抗體和痰涂片檢驗效果對比[J].實用臨床醫學,2016,17(12):5—7.
王元霞.結核抗體與痰涂片檢驗肺結核患者的比較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6(31):5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