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珺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OEC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間在我院骨科進行治療的患者230例和1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時間的奇偶性將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11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實施OEC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操作評分。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的操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骨護理管理中應用OEC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對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的素質能夠起到促進作用,該護理方式應在臨床應用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OEC模式;骨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在護理過程中,應對每一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并對其護理工作進行規范化、細致化,最終將護理行為能夠落實到每一位骨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去這種管理模式我們就稱之為OEC管理模式[1]。該種護理模式主要是將護理工作分為三個部分,即:指定可實施的護理方案、落實護理方案、鼓勵護理人員能夠切實完成護理計劃。本文將對OEC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現將探究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探究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間在我院骨科進行治療的患者230例和1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患者中,男性者為65例,女患性者為50例;平均為(49.58±3.56)歲;護理人員的平均工齡為(6.32±2.01)年,護理人員的平均年齡為(32.56±3.4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63例,女性患者為52例;平均為(48.44±3.91)歲;護理人員的平均工齡為(6.32±2.01)年,護理人員的平均年齡為(32.56±3.45)歲;兩組上述一般資料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能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實驗患者實施OEC護理模式,護理內容具體如下:第一點,首先,對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明確分工,由護士長在工作開始前向每一護理人員講解起工作內容,細節問題要進行重點講解。在制定計劃以及制度的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能夠在真正意義上約束到護理人員的行為,應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并通過該計劃能夠使對護理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最終達到降低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第二點,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將計劃中的內容落實到每一位骨科患者身上,并將對每一位患者的護理內容記錄下來,也利于醫師掌握患者病情。第三點,建立護患溝通制度,護理工作進行的同時,應與患者積極溝通并進行深入交流,使患者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并能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向護理人員傾訴,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進行解答,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第四點,建立獎勵與監督制度,監督小組成員可以由多年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及護士長組成,隨時都能夠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抽查,工作結束后,應的工作內容的進行總結,將一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總結出適合的解決方案,對工作中較為優秀的護理人員應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使其能夠始終保持對工作的熱情。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操作評分。
1.4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主要分三個等級: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操作評分主要從護理人員的態度、技術已以及其成度進行判斷,每一項滿分為10分,總分為30分,得分越高,護理人員操作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操作評分以()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以百分率(%)表示,行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操作評分比較
實驗組護理人員的操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5例患者不滿意,80例患者非常滿意,30例患者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95.65%,對照組患者中,20例患者不滿意,60例非常滿意,30里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82.6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0.001,P=0.003)。
3 討論
通過實施OEC護理管理模式,能夠使本科室的護理質量得到提升,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對節約我國醫療資源也有著重要意義。通過OEC護理模式,能夠將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一位護理人員身上,能夠明確其工作職責,并提出相應的獎勵措施,從而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2]。
在骨科護理中實施OEC護理模式,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點,根據本科室的護理特點,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使護理人員的行為得到約束;第二點,將護理計劃落實到工作中,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夠得到更加優質的護理,并能夠使患者從生理上獲得滿足,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第三點,建立獎勵制度,通過獎勵能夠使護理人員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也是對優秀護理人員工作的一種肯定[3]。從本文探究可以了解到,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護理人員的操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骨護理管理中應用OEC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對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的素質能夠起到促進作用,該護理方式應在臨床應用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谷劍濤.OEC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6):257.
王麗娜.淺析骨科護理OE C模式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16(12):516-516,517.
來守翠.OEC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