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鳳 米蘭萍 王玉良
【摘 要】分析目前門診分診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及其發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護理對策,實行在分診過程保證就診流程流暢,減少就診等候時間,分診中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好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工作,這些措施使安全隱患逐年減少,從而降低了護理差錯事故及糾紛的發生率。
【關鍵詞】門診分診;安全;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分診工作是門診最常規的工作之一,就診病人多,病種且復雜,特別是心腦系統等老年性疾病。近兩年來,我院日就診量均在4000至5000人次以上,包含各個系統疾患,為了確保就診安全,通過對就診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使安全隱患降至最低,從而減少了護理差錯事故及糾紛的發生,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現將具體的做法[1]。總結如下。
1 分診安全隱患因素分析
1.1 病情復雜 門診有初診和復診患者,病種構成復雜,有單系統疾病,又有多系統疾病,病程長短不一,病情輕重不同。
1.2 就診集中,出現“瓶頸”現象
我門診來者不拒,就診病人多,病人高度集中在上午,特別是上午10:00――13:30,時間短,就診環節多,并且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每日都出現“瓶頸”高峰期,至使患者易出現急躁等不良情緒,可誘發病情變化。
1.3 就診程序復雜
一個患者就診藥經過以下環節:掛號(排隊)――候診(排隊)―― 就診(排隊)――檢查劃價繳費(排隊)―― 檢查(排隊)―― 等候檢查結果報告單――再次就診――拿到藥房劃價繳費(排隊)―― 西藥(排隊)―― 中藥(排隊)―― 治療、注射、輸液。患者不熟悉醫院環境到處問詢,看個病至少要十個環節,最少要花4至5個小時才能結束。
1.4 門診醫生更換頻繁:
專家門診醫生天天更換,每人每周一次,病人就診一般需要當天完畢,否則必須下周再來。不能當天出檢查報告單:常規檢查一般當天都能出報告單,但還有一部分需要第二天才能出檢查報告單,如CT、MIR等影像學報告、甲亢全套等檢驗報告,使患者在取到檢查報告后不能及時再次就診,可使在這期間發生病情變化
1.5 分診過程中忽略了病情觀察
分診過程中經常忽略了病情觀察,尤其是就診高峰時,注意力往往過于集中在分診過程,從而忽略了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出現病情突變的機率比較高。
1.6 缺乏護患溝通技巧
就診等候大廳環境嘈雜,人流量大,護士的情緒容易急躁,有時護士只注意安排診室的就診次序,而忽略了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忽略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2]。
1.7 巡視不及時
有些病人發病急,病情變化快,因為巡視不及時而錯過搶救時間造成嚴重后果。特別是老年心臟病患者,一旦就診過程中發生不適,不能用語言清晰準確地表達,若護士巡視不及時,未發現病情變化,將延誤搶救時間。
1.8 不重視健康教育
由于有些患者和家屬缺乏醫學常識,特別是年邁患者,就診前不用餐,在等候過程中可出現低血糖等不適癥狀;或是一些l歲一3歲的幼兒好玩好動,部分患兒無法在等候區安靜,家長因缺乏醫學知識或擔心孩子哭鬧加重病情,便會順從孩子的意愿帶其到戶外走動或逗留,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可導致受涼或者其他意外。
2 預防分診安全隱患的措施
2.1 制定規范化的分診流程
2.1.1 完善服務制度 制訂有預檢分診崗位責任制度,對預檢分診護士的素質和醫風醫德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選聘預檢分診護士應具備的素質,即豐富的臨床經驗,穩定的心理素質,良好的醫風醫德。要求預檢分診護士早上崗、早準備、早迎接;主動接待、主動問候、主動解決問題。
2.1.2 分診流程流暢,縮短等候時間 護士收取掛號處方單后,首先與患者核對所需掛號醫生姓名是否有誤,核對無誤后方可放置在導醫臺。發現有疑問及時與患者溝通,告知其所需就診醫生出診時間及診室,并告知退號程序,對行動不便或語言不通患者給予協助退號,這樣大大不僅增加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而且保證患者就診流暢。護士要提高溝通能力,善于處理就診過程中的人際關系,營造輕松和諧的就診氛圍,善于觀察患者的體態語言,適時作出反應;注意語言表達技巧;避免語言失度,為了確保就診流程的通暢,使患者快捷、順利的完成就診過[3]。
2.2 實行門診信息化管理
2.2.1 門診大廳:為病人選擇醫生提必要的幫助,除了門診大廳公示全部專家門診一覽表外,還在顯眼處進行電子顯示屏不間斷對當日坐診專家滾式播放,患者根據自己疾病的需求,選擇科室、醫生。
2.2.2 掛號處:當天掛號當天有效。掛號單上顯示病人姓名、日期、就診科室、專家姓名、順序號。
2.2.3 診室:醫師實行無紙化電子處方。所有影像學檢查可通過電腦傳輸給各相關科室,病人可省去等候結果時間來進行進行就診。
2.2.4 電子口q號信息系統:各候診區設有大屏幕顯示屏,電子叫號的信息都能顯示在上面,并同時語音播報。
2.2.5 取藥:取藥處通過信息化傳輸,形成藥等人現象。
2.3 實行人性化服務
2.3.1 在各個樓層不僅均設置收費處,咨詢臺及導醫,而且還配置輪椅及開水方便與患者。
2.3.2 建立醫患聯系卡:對于等待檢查結果沒有取到的患者,可給予醫患聯系卡,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
2.4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2.4.1 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護士的業務素質。護士不僅要掌握一般病情相關知識理論,還要掌握急救相關知識和技能。組織護士學習常見疾病的病情觀察及急救處理方法,對于分診中可能出現的急救,制定不同樓層相關的處置流程。例如:猝死、休克、低血糖及癲癇大發作等處置流程等。護士長經常對護士不定期進行口頭提問,并實地演練操作演示,使每位護士熟練掌握。加強基本技能的培訓,提高護士急救能力水平。
2.4.2 相關知識的培訓。對護士進行人文關懷的知識培訓,并指導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護理工作中;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就診環境,加強衛生清潔管理,需要有醒目的引導語方便患者就診,縮短就診時間,并在櫥窗內張貼就診服務流程圖、門診就診須知及健康教育處方等;組織護士定期學習護理安全相關知識,提高醫療防范意識和應急能力,從而保證來診病人安全就診[4]。
2.5 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首先,分診過程我們遵循:分清主次,輕重緩急原則。對于病情危重的病人應優先就診,必要時可選派專人陪護,以保證安全。分診護士在分診過程不僅要關注等候就診患者病情變化,而且并用每30分鐘詢問是否有不適感。護士要通過敏銳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認真觀察患者的面色、表及體態等,隨時發現病情變化。其次,強化護士專業素質提高加強醫學科普知識、各專業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預防保健知識及健康指導等方面的學習,熟悉各科其臨床特征和癥狀、檢驗正常值及相關檢查目的、臨床意義、適應癥、禁忌癥、及檢查前的注意事項關;注危重患者的分診,通過詢問病史,根據患者的主訴做出初步診斷。
2.6 建立“綠色通道” 我院建立了一套緊急病情變化的綠色通道流程,對于病情突變患者可執行綠色通道方案,以保證一最快時間進行搶救患者。
2.7 深入開展健康教育
門診的健康教育應重視預防保健知識的健康宣教,利用候診時間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促使患者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的健康。門診的分診護士充分利用患者候診時適當地進行一些健康教育,如發放健康處方及健康知音資料,宣教欄、黑板報、電視宣教等;對個別患者做具體的健康指導,如糖尿病要控制飲食和合理用餐,適當運動;潰瘍病要禁煙酒,生活要有規律,使患者學會了自我保健、預防和自我護理等知識,使患者對護士越來越信任,護患關系更加密切。將健康教育處方的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滾動播出,在中途穿插孩子愛看的動畫片或喜歡聽的音樂,這樣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懼感。同時,口頭、書面和電視宣教兩者相結合,使患者在氣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就診過程[5]。
3 結論
在門診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護理安全措施不僅僅停留在對護理人員法制觀念的教育,以及各種規章制度的學習,重要的是落實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規范化,做好分診患者的巡視工作,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可有效保證就診的順利完成,以有效降低患者在就診過程中的補安全因素
參考文獻:
劉義蘭,王桂蘭,趙光紅.《現代護理教育》[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
章美華.人性化護理管理[J].實用全科醫學,200_
林麗萍,閏翠卿,孔淑,等.分診護士的導醫行為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2):278.
林淑端,聞來寶,黃秀英.綜合醫院門診分診糾紛的原因和對策[J].現代醫院,2005,5(9):111-112.
朱粉芳.醫院人文關懷護理及護患溝通的現狀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