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輝
【摘 要】目的:探究協同護理模式對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護理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07-2017.09入住我院的80例帕金森患者,并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和干預組(4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治療方案和復查項目。對干預組患者實施協同護理,包括心理治療、康復訓練、技能及知識指導等護理措施。3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干預效果。結果:通過3個月的護理,兩組患者各方面情緒、身體機能等自我管理和自我護理評分相比于護理前均有顯著改善,且干預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協同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帕金森患者的自我管理、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關鍵詞】協同護理;帕金森;自我管理;自我護理
【中圖分類號】R22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協同護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del,CCM)是由Lott等在Orem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護理模式,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干預護理,指導和幫助患者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引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同時醫護人員還應該為患者耐心講解,幫助患者堅持治療,積極面對,在疾病面前樹立青大的信心,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該護理模式充分考發揮患者本身以及主要護理者的照顧能力,現階段協調護理已在各種慢性疾病的臨床治療上取得較好的效果[1]。因此,本研究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護理,以期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和管理,改善患者預后和提升其生活質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制定的帕金森病診斷標準;(2)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能夠配合完成此次研究。排除標準:(1)無法配合完成此次研究患者;(2)合并惡性腫瘤患者;(3)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4)肝腎、心肺等器官嚴重病變;(5)繼發帕金森綜合征及帕金森疊加綜合征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患者40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2.3±5.2)歲,小學學歷5例,中學學歷24人,大學及以上學歷11人。干預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64.1±5.6)歲,小學學歷6人,中學學歷22人,大學及以上學歷12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內容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主要包括飲食護理、病情檢測、安全護理、用藥護理等。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干預,協同護理模式的具體內容主要有:(1)基礎知識技能指導 院方采取一對一的護理模式,給予帕金森患者疾病和知識的指導、進食原則、用藥不良反應及應急措施等。(2)心理指導,首先醫護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然后幫助患者建立樂觀的心態面對帕金森,為患者營造積極的治療氛圍。(3)日常生活自理技能指導 為患者提供交流、吃飯、穿衣、行走、洗澡、書寫、應對緊急情況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識指導。(4)功能康復訓練指導,帕金森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機能,教會患者及家屬維持平衡、安全出行、健康吞咽動作。
1.3 觀測指標
兩組均護理3個月,對兩組護理前后方面情緒、身體機能等自我管理和自我護理評分進行統計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并采用t檢驗。P<0.05被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3個月的護理,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護理評分均有顯著提高(P<0.05);且干預組兩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帕金森是一種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極高的老年性神經系統衰弱性疾病,帕金森又稱震顛性麻痹。帕金森發病緩慢,逐漸加重,難以治愈,在臨床上表現為肌強直、步行受阻、運動遲緩,該病癥嚴重影響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家庭、社會的負擔,這就要求帕金森患者在自我管理和自我護理方面承擔重要角色[2]。帕金森的治療是長期甚至是終身的,且患者大都來自周邊農村、城鎮,經濟收入、學歷水平均不高,所以的自我管理、護理能力較薄弱[3]。協同護理模式中醫護人員是醫囑的協調者、教育者、倡導者,不只是執行者,有助于提升醫護人員的成就感,進而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質量[4]。
本研究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對帕金森患者進行干預發現,經過3個月的護理,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護理評分均有顯著提高(P<0.05);且干預組兩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協同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自我管理、護理能力,提升其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參考文獻
石彩虹.淺談帕金森患者的護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146-147.
周秀麗,陳會敏.如何良好護理帕金森患者[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1):244-245.
楊秀坤.情感智能干預對帕金森病人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06):564-566.
劉海慧.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10):1252-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