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利 冉強
【摘 要】化療藥物的不斷開發與應用,使很多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得以延長,生活質量得以提高。但是化療藥物在殺傷或抑制癌細胞時,對機體正常的組織器官的損害尤為嚴重,目前,我國化療藥物在臨床廣泛應用,但卻沒有完善的防護制度出臺,護理人員自身防護也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要求護士在接觸化療藥物的操作規程中必須遵守操作規程,正確采用安全防護措施,以加強護士的職業防護。
【關鍵詞】化療藥物;腫瘤科護士;職業危害;職業防護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由于腫瘤患病率的升高及越來越多化療藥物的使用,使腫瘤科護士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容易造成職業性損傷。而職業性危害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潛伏期”,很容易被忽視。尤其是近幾年新的化學藥物臨床應用,使腫瘤科護士常常暴露于多種職業危害因素之中,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嚴重威脅著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等待解決的問題。化療是惡性腫瘤的治療手段之一,靜脈用藥為主要途徑,它可以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促進腫瘤細胞的分化,對原發灶、轉移灶和亞臨床轉移灶均有治療作用,目前,我國癌癥患者有逐年遞增的趨勢,護理人員接觸化療藥物的機會越來越多,由于化療藥物具有近期和遠期毒性,這類藥物的靶器官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而且其中的某些藥物已被證實在治療劑量下有致突變作用,甚至致癌作用[1],嚴重危害著工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因此,對化療藥物的配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極其重要,介紹如下:
1 職業危害的原因
化療中應用的大部分抗腫瘤藥物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有的甚至沒有明顯的界限,尤其是環磷酰胺,操作者在配置過程當中,可通過皮膚接觸、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攝入三種途徑而受到低劑量藥物的影響,產生致癌、致畸和臟器損害等潛在危險。
2 職業危害的防護措施
2.1 加強基礎防護措施
①強化培訓,提高防護意識,腫瘤科護士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化療的基本知識、潛在的職業危害和防護措施等,從而提高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潛在危害的認識,并掌握規范的化療防護操作規程,是減少抗腫瘤藥物對操作人員危害的重要環節。②建立和規范抗腫瘤藥物配置,正確使用生物安全柜,防止混有藥物氣霧的空氣流入室內,安全柜吸風口應保持通暢,經過濾處理后空氣方能排出室外。所以護士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時各類物品必須嚴格有序、標準統一地放置于生物安全柜內,必須控制最小化。
2.2 專業人員管理
化療藥物配置工作必須由經過專門訓練的護理人員實施操作。上崗前必須加強專業人員職業安全教育,使其全面掌握并規范化療防護操作程序,增強防護意識。對接觸化療藥物的專業人員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定期體檢一次。對專職配藥護士要求每半年檢查肝、腎功能,每季度監測白細胞及血小板,一旦出現毒副作用征象立即撤離。專業人員在妊娠及哺乳期應避免直接接觸化療藥物。護士的職業安全是關系護理隊伍穩定的重要因素[2]。
2.3 化療藥物的運送
運送之前需將化療藥物包裝完善,并放在無滲透性密閉裝置,標明警示標志進行運送。運送人員需了解藥物的危險性及藥物外濺的處理方法,一旦遇到藥物外泄需立即按其程序予以處理。不要使用易造成藥物滲出的輸出方式。
2.4 化療藥物溢出處理防護規則
(一)操作者誤觸化療藥物的處理:(1)操作者不慎接觸藥物立即脫去手套,以大量清水沖洗雙手。(2)如果眼睛內濺入化療藥物,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持續沖洗5分鐘[3]。
(二)化療藥物外濺后處理:(1)正確評估暴露在有溢出物環境中的人員,如果接觸者皮膚或衣服直接接觸到藥物,必須立即用清水沖洗被污染的皮膚及衣物。(2)化療藥物外濺后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避免其他人員接觸。
(3)清除溢出物時護士必須戴一次性帽子、N95口罩、防護目鏡及雙層手套,并穿好防護大衣,做好個人防護后方可處理污染區。
2.5 化療廢棄物處理
2.5.1 配制完成后的藥物空瓶,用密封的塑料袋封好后連同配制好的藥液放于治療車上,再次核對,正確后將配藥的一次性注射器、安瓿及空瓶棄于帶蓋防漏的專用垃圾桶內,由專人做毀形焚燒處理。
2.5.2 接觸化療藥物的用具、污物及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廢藥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防滲漏專用(紅色)袋(雙層)中封閉處理,并注明標記。一次性銳器物品如針頭,頭皮針等,用后裝入銳器盒里封閉再裝入專用紅色袋中與其他化療廢棄物一起集中轉運,高溫焚燒處理。
2.5.3 非一次性物品如隔離衣、褲等應與其他物品分開放置,經高溫處理[4]。
2.6 人體排泄物的安全處理
2.6.1 在處理化療后48小時之內病人的排泄物時,護理人員必須戴口罩、手套,穿防護衣,以免藥物沾染皮膚及衣物。防止交叉感染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護士洗手每天不少于35次[5]。
2.6.2 傾倒排泄物后立即蓋上馬桶蓋,連續沖水2次;若需保存尿液則將其置于有蓋的集尿瓶中。
2.6.3 如果手套被污染后立即丟棄。
2.6.4 如果工作服被排泄物污染后立即脫去,按藥物外濺后處理。
2.6.5 為了減少化療藥物對環境污染,醫院內必須設有污水處理裝置。
2.7 靜脈滴注藥液時應采用密閉式靜脈輸液法,提倡使用精密輸液器
綜上所述,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腫瘤護理專業的進步,也使醫護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腫瘤治療的職業危害。應高度重視護士職業防護問題,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腫瘤科護士要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在護理患者、化療藥物配制操作過程中注意個人防護,增強自我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生活中加強體育煅煉,增強體質,只要遵循化療的防護原則,認真執行自我防護的具體內容,可以將化療藥物的職業危害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楊愛民,高國紅.護理人員針刺傷的自我防護意識與預防對策[J].吉林醫學,2006,27(6):679.
尤偉文.護理人員的職業損傷及防護進展[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5):659-660.
元秀梅,朱念瓊.從健康促進的角度看我國護士職業防護存在的問題[J].現代護理,2006,12(6):507-508.
胡亞英,宋青萍,葛秀琴,護士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3,9(10):731-732.
賈曉燕,李榮香,許蘊林,等.化療藥物對護理人員職業性危害因數調查[J].護理研究,2001,1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