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少數村干部在精準扶貧中利用職務便利進行違法犯罪的情況比較突出,這些蠅貪蟻貪直接侵吞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性質非常惡劣,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開發工作,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和社會和諧穩定。其職務犯罪主要原因,一是其思想政治素質低,法制意識不強;二是相關監督機制缺失或監督不到位;三是農村群眾法律意識薄弱,使犯罪分子有恃無恐;四是信息公開不到位,農村群眾對國家政策不熟悉。因此,本文認為必須強化農村廉政文化教育,切實提高農村干部群眾法律意識;完善教育機制,增強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建立專門的信息公開平臺,推進信息公開;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從制度上防范村干部的貪污腐敗。
關鍵詞 村干部 職務犯罪 特點 原因
作者簡介:韋國有,中共肇慶市委黨校懷集分校(中共懷集縣委黨校),副校長,政治講師,研究方向:社會科學、文化建設等。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29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黨中央著眼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明確了重點、指明了方向。
行政村是農村最基礎的基層組織,是黨同人民群眾直接聯系的紐帶,是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的基礎力量。當前,隨著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源源不斷的投入,村干部手中掌控的資源也越來越多,權力尋租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大量涉農資金使用和監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這對預防村干部職務犯罪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懷集縣人民檢察院查辦的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中,在為群眾辦理扶貧當中的危房改造、低保等過程中利用職務便利進行違法犯罪的情況比較突出,這些蠅貪蟻貪直接侵吞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性質非常惡劣,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開發工作,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和社會和諧穩定。下面,筆者就以懷集縣人民檢察院查辦的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為例,深入分析新時代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和主要原因,并根據當前農村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預防對策,為新時代的“扶貧攻堅”保駕護航。
一、新時代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
2017年,懷集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稱該檢察院)共立案查處職務犯罪案件13件17人,其中涉及農村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案件12件16人,而發生在村級的案件有9件12人,占所立案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總人數的70.59%。綜合分析這些案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村干部犯罪案件多為貪污、受賄罪
被查處的12個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主要涉及的是貪污和受賄罪。其中以貪污罪查處的有6個村干部:其中5個村干部是以兄弟、子女或父母的名義虛構、隱瞞事實,騙取低保財政補助資金并予以侵吞, 1個村干部是以該村的1位老人名義申請五保戶救濟金并予以侵吞。以受賄罪查處的6個村干部都是在為群眾辦理申請危房改造扶持資金過程中,以索取的方式向住房危改戶收受賄賂。
(二)涉案金額雖然不大,但均為扶貧款項
從被查處的12個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上看,案值最大的是非法向39戶索取危房改造的好處費共206000元,最小案值的是騙取國家五保戶救濟金19510元,而大部分案值都是20000元到70000元不等,這些村干部侵吞或受賄的款項均來自國家扶貧救濟資金。
(三)犯罪手段公開但影響惡劣
在查處的案件中,有3件6人公開向危房改造戶索取好處費,每戶3000元至8000元不等。有的一次性索取,有的還多次進行索取。有6件6人通過擠占低保申請的名額并隱瞞其近親的被申請人,成功申報為低保戶,從而領取侵吞低保金,其犯罪手段公開但影響極其惡劣。
(四)犯罪主觀故意比較明顯,有著較強的貪腐欲望
村干部職務犯罪的目標以及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利用手中權力,在同意村民列為危房改造戶,或是同意村民列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戶時,要求村民承諾事成之后給予相應數額的“感激費”作為給予申辦的條件,從而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有的是利用手中權力,瞞騙國家,虛構事實,隱瞞自己家庭收入情況,將資料做成符合申請低保條件或危房改造條件,騙取侵吞國家扶貧資金。有的假借為群眾辦事,騙取相關證件后偷偷地把他(她)辦成低保戶,然后將其低保金長期非法占為己有。
(五)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
一是犯罪數量呈上升趨勢。2016年-2017年,該檢察院在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中,發現農村基層干部職務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村干部犯罪立案數由2016年占同期立案總數的54%上升到2017年的占同期立案總數的70%。二是涉案金額呈上升趨勢。近幾年查處的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案值少則幾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多則達20萬元。涉案金額明顯增加,不容小覷。
二、村干部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質低,法律意識不強
調查發現,被查處的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平時不注重黨性修養,放松了政治理論和法律知識的學習,沒有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置黨紀國法于不顧。正是由于村干部法律意識不強,加上平時鎮(鄉)對其疏于法紀教育,因而使某些村干部濫用手中權力,為了金錢利益鋌而走險,導致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頻繁發生。
(二)相關監督機制缺失或缺位
一是“三官一師”直聯村居制度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這項制度在提高基層依法治理實效的重要作用,使村干部在公共事務管理中失去了法律監督。二是沒有充分發揮鄉鎮紀檢組織的監督作用。雖然很多地方都推行了村賬鎮管,但平時只檢查村級財務開支票據是否規范等情況,而紀檢部門對村級重大事項,特別是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的檢查監督,沒有起到真正的制約監督作用。再加上鎮政府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尚不完善,對低保戶補助資金的監督不到位,使某些村干部有機可乘。
(三)農村群眾法律意識薄弱,使犯罪分子有恃無恐
一些偏遠山區的信息比較封閉,加上因為文化比較落后等原因,很多農民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村干部在村中都算是能人、比較強勢,所以農民都比較畏懼村干部,他們不懂得干部的哪些行為是違法違紀的,即使利益受到侵害也不知、不敢揭發舉報。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些特點,騙取侵吞扶貧或低保補助資金。
(四)信息公開不到位
近年來,國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大了對貧困戶的幫扶力度。但是,由于當地政府和村一級的扶貧信息不夠公開、透明,導致群眾對國家政策不熟悉,無法知道政府撥款的具體數額,無從知道投入的資金支出情況,更談不上進行有效的監督。且群眾對扶貧政策不了解,聽任犯罪分子操作,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三、新時代村級職務犯罪的預防對策
鄉村振興,農村基層建設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村干部的職務犯罪侵蝕著黨的執政基礎,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對村干部職務犯罪問題絕不能輕視,必須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綜合治理才能有效。
(一)強化農村法律文化教育,切實提高農村干部群眾法律意識
要深化“三官一師”直聯村居工作,切實發揮“三官一師”(特別是檢察官)的重要作用,讓“三官一師”主動參與農村普法工作,培育農村法律文化,開展法律咨詢、法制宣傳工作,增強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同時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服務,調處矛盾糾紛,為農村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滿足群眾基本法律服務需求,以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干部群眾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監督效能。
(二)完善教育機制,增強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
一是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鄉鎮黨委要切實加強對村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黨紀法紀教育,增強村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從根本上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二是強化典型示范。大力發掘正面典型,宣傳優秀村干部的先進事跡,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引導村干部為民服務,干凈干事。三是強化反腐倡廉教育。鎮黨委政府必須加強對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法律意識,遏制村干部的貪污腐敗思想,使村干部從“不敢貪”、“不能貪”發展為“不想貪”。同時鎮黨委也要加強對村干部的紀檢監察,抓好談話提醒制度建設,構建抓早抓小工作機制,針對村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鄉鎮領導及紀檢部門要對癥下藥,及時進行警示談話,及時提醒,敲響警鐘。縣黨委也要把這項工作一并列入對鎮黨委的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
(三)建立專門的信息公開平臺,推進信息公開
要繼續加強村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可以考慮全縣統一在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專門的LED信息公開平臺、在各自然村人流比較集中的地方重新建立村村通的廣播電臺網絡,用于進行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宣傳和有關信息的公開,使國家政策和有關信息做到家喻戶曉。鎮政府和村兩委也要將支農惠農政策宣傳到位,并把群眾申請扶貧資金的情況、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資金及使用情況、農村集體資產以及資源處置情況等事項納入信息公開的范圍,讓群眾及時了解,從而有效監督村干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從制度上防范村干部的職務犯罪
一是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制度。可參考懷集縣人大的做法,對村級的重大事項討論都邀請村民代表列席旁聽,參與監督,但要注意每次列席的人員不能完全相同。要明確村務監督機構職責權限,落實保障措施,促進村務監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重點加強對村級財務管理、資產處置、土地發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分配和精準扶貧開發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督。二是強化村級財務審計制度。把村級財務納入年度審計和離任審計的范圍內,強化村級財務的監督。三是建立健全鄉鎮紀檢監察機制,強化鄉鎮黨委政府對村干部的監督。可以參照縣直單位派駐紀檢組的做法,健全重大事項議事機制,對“三重一大”進行集體討論并邀請鎮紀檢人員參與,對村一級的財務重大開支、資產處置、土地發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分配和精準扶貧開發資金使用等進行有效的監督。同時,要把行政村一級也列入新時代的巡察監察工作范圍,定期對村級事務特別是精準扶貧領域進行專項巡察檢查,強化巡察監督。要創新和完善精準扶貧開發資金的運行管理機制,避免村干部直接管錢管物,杜絕貪污、挪用及不合理開支。四是要強化村級紀檢監察信息員制度。由縣紀委在各行政村聘請村級紀檢監察信息員,并規定村紀檢監察信息員對村、組重大事項擁有知情權、咨詢權、建議權、反映權;對村級重大事項進行全程監督,特別是對村干部勤政廉政情況進行深入監督檢查。
參考文獻:
[1]黃臻.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對策.職工法律天地.2016(4).
[2]吳菁敏.村干部貪腐防范制度存在問題及完善對策.莆田學院學報.2016,23(6).
[3]呂周林.村干部“微腐敗”現象分析及對策建議.參考網.2016(19)[2017-04-17].http:// www.handmsg.com/page/2017/0417/1766469.shtml.
[4]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華律網.(2015-08-29)[2017-10- 18].http://www.66law.cn/tiaoli/974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