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莉 李波
摘要:英語閱讀是學習者語言輸入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學習目標語言能力水平的重要體現,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作為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已經有了重大的革新和發展,在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新的問題有待解決。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育者,我們應當在展望英語閱讀教學前景的同時,反思存在的問題,開闊實踐創新局面。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發展與趨勢
1,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就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綱將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英語應用水平的重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掌握和學術視野,決定著學生信息獲取的數量和質量,甚至還關乎著學生未來的專業或職業(吳耀武)。閱讀能力的培養始終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反思其理論和實踐研究,對進一步推進英語閱讀教學的發展十分必要。
2,英語閱讀教學方式的革新
英語教學研究者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式上,不斷革新,脫離傳統教學方法,提出了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學法,(genre-based approach)體裁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Tasked-based language teaching)等,在這些教學方法中,教師不在是閱讀教學的中心,而是充當好指導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設計的任務要圍繞教材內容,努力契合學生“最近發展區”上,活動直接面對學生生活和社會問題以引發他們參與的興趣,同時也要注重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閱讀材料。在英語教學模式上,近年來研究者主要推行基于圖示理論視域下的閱讀教學,從“至上而下”到“至下而上”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他們成為獨立的閱讀者。同時,采用語篇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運用,升華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在閱讀理論的實踐探索上,合作學習理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對其有效地運用,需要首先考慮“合理的分組教學”和“得當的語言因素及非語言因素輸入”兩個問題; 將文學交感理論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結合的閱讀模式,從關注閱讀的文本、技巧、過程、感悟和信息傳遞五個方面提出關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導向,重視閱讀教學的導向,審美意義和情感交流。在閱讀策略上,提倡用快速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準確率與效率。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進行差異性研讀,采用與學生認知風格相匹配的閱讀材料和活動。
3.英語閱讀教學環境的變化
在網絡信息化的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的教學背景是外語教學的實踐重點。英語研究教學者采用網絡教學支撐平臺,也別是移動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擴展閱讀,提供學生包括翻譯工具,查閱單詞工具,和搜索引擎等工具在內的指導工具,讓師生,生生之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閱讀交流和互助,這種閱讀環境可以“化整為零”,碎片化學生的閱讀學習,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4,英語閱讀評價體系的探索
傳統的英語閱讀評價體系主要是終結性評價,集中在對學生詞匯量大小,復雜句子的理解程度等的考核重點,閱讀理解的答案也具有固定性和單一性,不利于檢測學生整體閱讀水平的高低,還可能錯誤引導學生向應試教育上發展,過度在乎“得分技巧”,最終忽視語言能力的掌握。因此,當今的教育者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來綜合評價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重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交流合作,成果產出,已經進步表現。結合學生課堂課外表現,全面的綜合的評估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終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英語閱讀教學的展望與趨勢
盡管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探索,但任然有很多不足之處,阻礙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將基于當前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展望。首先,我們需要夯實英語閱讀教學的理論研究,落實實踐探索。理論的討論本身需要有較高研究水平的英語教師,因此,高校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專業水平,同時應依托學校和學生資源和優勢,將個人的教學研究聯系實際,展開實踐探索和理論的探討,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個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為提高效率的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理論導方向。其次,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無論是從教學方式,策略,還是模式上進行探討,都是在宏觀角度上的討論,在一定意義上,缺少了客觀性與科學性。因此,未來的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向微觀上靠攏,從實證研究出發,著重細節上的研讀,例如關注詞匯量,語素,句法之間的關系,關注教師個人能力的培養,關注外閱讀與課堂閱讀活動之間的關系等,研究應該致力于每種個體因素之前的相互作用和量化關系,并且科學的分析,系統的總結,從而開辟英語閱讀教學的發展新趨勢。再者,英語閱讀教學需重視文化交流,培養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的前景下,立足自身的文化土壤,進行英語國家文化的感知的能力,使得自身可以系統的了解外語文化背景,有效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會賞析,形成多元化的價值取向,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以英語為母語的寫作特點。
6.結語
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需要在不斷的反思和批判中尋求新的突破,開辟新的道路。只有不斷踐行科學的方法論和價值觀,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貫徹高質量的大學英語教學。